天师府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天师府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和祭祀神灵的地方,也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以及历代张天师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它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后来又经过十多次改、扩建,现存的木结构建筑都是清朝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的遗物,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首先看建筑布局与风格。天师府是一个建筑工艺群,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占地40000多平方米,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同时它也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L。此外,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是道教的独有建筑风格。再来看这座建筑的规格。古时候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龙虎山天师府的建筑规模是全国所有私家府第中唯可与孔府相媲美的。天师府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规格,与张天师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有关。从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开始,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了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是我国一姓酮教时间最长的道教教派,企盼江山永固的历代帝王对这一点都十分推崇。
上一篇:八仙庵为什么改名八仙宫?
上一篇:八仙庵为什么改名八仙宫?
道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