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 宋·苏轼 如梦令

这首《如梦令》,毛氏汲古阁本题作《有寄》,傅干本调下注云:“寄黄州杨使君二首,公时在翰苑。”当是元祐元年(1086)九月以后,元四年三月以前,苏轼在京城官翰林学士期间所作。词中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是作者当时特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及流露。
首二句“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以明快的语言,交待他在“玉堂(翰林院)深处 ”,向黄州东坡表达思念之情,引起下文。这两句的语气,十分亲切。在苏轼心目中,黄州东坡,俨然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思念之意才如此殷切。
次二句“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是“传语”的内容,是苏轼对别后黄州东坡的冷清荒凉景象的揣想。先设一问以避免平直。有此一问,便摇曳生姿,并能引出下文。“雪压小桥无路”,仍承上句带有问意,似乎是说:别后有没有人来?是雪压住了小桥,路不通吗?以景语曲折表达之,既富于形象性,委婉深曲。是与否之间,都表现了对别后黄州东坡的无限关心。
末三句“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 ,归去 ”,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
“江上一犁春雨 ”,是说春雨喜降 ,恰宜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 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
“一犁春雨”四字,使人自然地想起他所作《江城子》词“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的意境。“一犁春雨”四个字更是“皆曲尽形容之妙”,妙就妙在捕捉住了雨后春耕的特殊景象,情感轻快。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颇多气势磅礴之作;但在他一生中也有很多淡雅清秀的词作,显示了东坡创作风格的多样性。这首《如梦令》便代表了苏轼创作清淡的一面,词中不设奇险之语,清新淡雅而自然。(类似词句)为向东坡传语
【为向东坡传语】《出市得鳜鱼成六言》郑清之·宋
(类似词句)人在玉堂深处
【今在玉堂深处】《八声甘州 送吕总管》何梦桂·宋
【闻人在画堂深处】《无梦令》蒋敦复·清
【人在玉壶深处】《宴桃源/如梦令》米友仁·宋
【玉堂人在五云深】《至吴仲毅投家书就假张应奉天香集》吴景奎·元
(类似词句)别后有谁来
【自玄真去后有谁来】《八声甘州》叶梦得·宋
【于湖去后有谁来】《宿建德驿追次张于湖壁间韵》许及之·宋
【别后谁来旅梦中】《寄徐季秉》阮阅·宋
【别后无书有梦来】《一剪梅 忆别》李石·宋
【别后重来未有期】《题画寄徐州陆九皋二首》刘溥·明
【别后有谁为酒徒】《寄杜宣卿长官》俞紫芝·宋
【别后有谁能顾我】《寄王士贵》华岳·宋
【别后有谁亲几席】《和朱世同咏梅》吴芾·宋
【别后有谁怜】《如梦令 忆别》李石·宋
【自别后有谁能共】《夜行船》欧阳修·宋
【孤山别后有谁怜】《和李蓝溪梅花韵》黄庚·宋末元初
【紫薇别后有谁怜】《鹧鸪天》谷海鹰·当代
(类似词句)雪压小桥无路
【雪压小桥溪路断】《蝶恋花 次韵张子原寻梅》侯寘·宋
(类似词句)江上一犁春雨
【江上一犁春雨】《鸣鹤遗音 苏武慢 并序》凌云翰·元末明初
【陇上一犁春雨足】《牧牛词》顾绍敏·清
【岂识一犁江上雨】《和叔崇清明后四绝》王柏·宋
【莫将江上一犁雨】《谢君寄一犁春雨图求诗为作绝句二首》陆游·宋
【江上春归雨一犁】《送赵国呈赴金坛》陈文蔚·宋
【夜来江上一犁雨】《依紫崖韵和彬卿》王都中·元
【雨收江上一犁足】《布谷篇》凌云翰·元末明初
【春满一犁江上雨】《寄题乡友聂长义沧浪轩四首》邓林·明
【一犁江上趁初春】《田家即事》利登·宋
【同歌江上一犁春】《次韵犁春》韩淲·宋
上一篇:春郊风物自清嘉,于野同人兴转赊;蓂荚当阶开七叶,梨园布暖吐千花 | 明·邓云霄 人日小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