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 宋·欧阳修 木兰花 其十三

这首词是作者的早期作品。它受五代花间词的影响,以代言体(即女性第一人称方式)形式表达了闺中思妇深沉凄婉的离情别绪。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词境委婉曲折、深沉精细而又温柔敦厚。
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亦即无时无处不如此。“多少”,“不知多少”之意,以模糊语言极状其多。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叠用了个“ 渐 ”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 ,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而雁绝鱼沉,无处寻踪。“无书 ”应首句的“ 不知”,且欲知无由,她只有沉浸在“ 水阔鱼沉何处问”的无穷哀怨之中了。
“水阔”是“远”的象征,“鱼沉”是“无书”的象征。“何处问”三字,将思妇欲求无路、欲诉无门的那种不可名状的愁苦,抒写得极为痛切。
词作从过片以下,深入细腻地刻划了思妇的内心世界 ,着力渲染了她秋夜不寐的愁苦之情 。风竹秋韵,原是“寻常景物”,但在与亲人远别,空床独宿的思妇听来,万叶千声都是离恨悲鸣,一叶叶一声声都牵动着她无限愁苦之情。“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况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梦终未成,而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灯又烬”一语双关,闺房里的灯花燃成了灰烬,自己与亲人的相会也不可能实现,思妇的命运变得像灯花一样凄迷、黯淡。词到结句,哀婉幽怨之情韵袅袅不断,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染。
刘熙载云:“冯延巳词 ,晏同叔得其俊 ,欧阳永叔得其深”,此语精辟地指出了欧词婉约深沉的特点。以此词而言,这种风格表现得极为明显。全词抒情与写景兼融 ,景中寓婉曲之情,情中带凄清之景,将闺中思妇深沉凄绝的别恨表现得深曲婉丽,淋漓尽致。(类似词句)别后不知君远近
【不知君远近】《从军行》谢泰·清
【不知君心别后变】《拟鲍参军行路难》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渐行渐远渐无书
【而今渐行渐远】《驻马听》柳永·宋
【渐行渐远入佳境】《看花之会已成七律三章朝来耑木分笺属赋七言歌行再作一首》查慎行·清
【渐行渐远渐不穷】《双塔峰歌》查慎行·清
【渐行渐远似相送】《顺风挂帆连下浈阳香炉清远三峡》查慎行·清
【渐行渐远微茫】《临江仙·望天都》陈家庆·清
【渐行渐远愁无迹】《踏莎行》袁克文·清末近现代初
【渐行渐远尘侵】《清平乐 新都道中》唐圭璋·近现代
【渐行渐远向天涯】《浣溪沙十首》沈祖棻·近现代
【渐行渐远是春山】《浣溪沙》周燕婷·当代
【渐行渐远渐成灰】《入边缘上的空间临屏戏赠寤堂偕BaoEr锲而不舍精诚至可使铿锵铁石开是为序五首》张月宇·当代
【渐行渐远】《夜飞鹊慢 春夜忽放的白玉兰》添雪斋·当代
(类似词句)万叶千声皆是恨
【万叶千声皆是恨】《玉楼春》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故欹单枕梦中寻
【莫敧单枕故相寻】《玉楼春 分和小山韵,同半塘、伯崇》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梦又不成灯又烬
【梦又不成灯又黑】《蝶恋花 九月初二夜雨过垂虹桥,书感同梦西》周星誉·清
【梦又不成灯又尽】《玉楼春》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上一篇:泰山流落一豪芒,过眼云烟讵易忘;自到平泉留秘本,人閒不数戏鸿堂 | 清·钱大昕 梁秀才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