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 宋·贺铸 小重山

此词抒写情侣离别相思的情怀。词中于上片虚而若实,写梦中相会;下片实中有虚,写梦回凄凉。全词通过叙写别后经年。相思成梦。梦回凄凉的真实情景,从设想和现实两方面表出了主人公对爱人的诚挚深情。整首词化景物为情思,语弥淡而情弥深,读来别有一番风味。
上片起首一句 ,“疑”字用得极妙。这个“疑”,不仅写出男主人公之“疑”而且表明是梦中之“疑”。
相别日久,朝思暮想,以致因情生幻 ,“灵魂出窍”,在梦中跋涉千里,来到了过去曾经和心上人欢会的旧地。夜阑人静,月明星稀,看着那花木繁茂,曲折幽深的花园 ,不禁心生疑虑 ,种种忐忑不安的测度借“疑无路通”表现出来,写得迷离惝恍。
碧纱句 ,重点在“芙蓉”上。《西京杂记》卷二说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以后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强整娇姿临宝镜 ,小池一朵芙蓉”(李珣《临江仙》)等句,都是以“ 芙蓉 ”来喻美人,此处袭用前人的这种用法。在“芙蓉”之上加以“玉”字,前面又限以“碧纱窗影下 ”之绝美环境,真是形神俱现,呼之欲出。
主人公拂柳穿花 ,孑孑前行 ,刚刚绕过那幽雅的回廊,已经看到心上人伫立在如梦如幻的朦胧碧纱窗影下,似玉琢芙蓉,袅袅婷婷,顾盼生辉,笑颜以待。
“当时”句写良夜何其,欢娱很短,正当两人意惬情浓、热烈缠绵之际,东方已白,晓钟发动,这怎能不使人产生“ 偏恨 ”的感慨呢!冠以“当时”二字,应是既指今梦,亦指昔时,动荡变幻之中,虚实莫变。
“分携”句谓在晓钟的声声催促之下,两人在户外执手依依,洒泪相别,那清冷的月光斜照在帘栊之上,更增添了别离的痛苦和感伤。
换头一句承上启下 ,由虚入实 。用宋玉《高唐赋 》梦怀王与神女在梦中相会之典 ,故词句以“楚梦”借指上片的情事。蓦然惊觉,梦冷踪沉,残月残烛,空虚寂寞。眼前精心绣制的金缕双枕,反衬出主人公此时的孤独;身边空荡荡的半床鸳被,更使他黯然销魂 。这两句是全词的词眼结拍两句 ,又化实为虚,从对面写起。“凤城”,即京城,男主人公这时正远在天涯,而他所恋的女子却远在京城东边一角。由上句的“双枕”、“半床 ”,很自然地联想起对方对自己的思念 。词人以楼前杨柳几度秋风 、几度凋零来暗示女方的失望和憔悴,赋情于物,亦物亦人,更得含蓄蕴藉之妙。(类似词句)碧纱窗影下
【碧纱窗下绣床前】《邻女》白居易·唐
【碧纱窗下启缄封】《答外》郭晖妻·宋
【经下窗棂换碧纱】《古断肠曲三十首》周端臣·宋
【走向碧纱窗下睡】《玉楼春》欧阳修·宋
【碧纱窗下水沈烟】《阮郎归》苏轼·宋
【碧纱窗下读毛诗】《春日夫人阁》罗公升·宋
【初见碧纱窗下绣】《窗下绣/一络索 窗下绣》贺铸·宋
【碧纱窗下水沈烟】《集句》闻人祥正·宋
【碧纱窗下修花谱】《玉楼春 赋双头牡丹》汪元量·宋末元初
【碧纱窗下折缄封】《答外》韩氏·元
【碧纱窗下无消息】《春词和韵》胡天游·元
【高卧碧纱窗下】《如梦令》许有壬·元
【窗下香清绕碧纱】《宴仁和聂广文东轩次刘邦彦韵》倪谦·明
【碧纱窗下韩檠短】《翠微书舍为卞庭阑作》徐庸·明
【故向晴窗下碧纱】《学小楷口占》赵佩湘·清
【碧纱窗下】《风流子三首》史承谦·清
【且向碧纱窗下】《喝火令》吴藻·清
【碧纱窗下】《忆秦娥》吴藻·清
【消魂处向碧纱窗下】《沁园春 眉》孙云凤·清
【碧纱窗下正相思】《浣溪沙 咏梅》张振·清
【碧纱窗下小徘徊】《阑干》梁绍壬·清
【懒向碧纱窗下把琴调】《虞美人 冬夜有怀蓉溪嫂》陈珍瑶·清
【碧纱窗下沈擅爇】《菩萨蛮 端午日咏盆中菊》顾太清·清
【碧纱窗下倩君题】《燕归梁 自题画杏》顾太清·清
【碧纱窗下剪灯论】《浣溪纱 元旦复澄、旭东、望洋见过》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碧纱窗下影沉沉】《浣溪沙·夏景》王韶生·近现代末当代初
【碧纱窗下幕沈沈】《阮郎归·初夏》林修竹·当代
【碧纱窗下晚犹凉】《一剪梅 夏闺》林修竹·当代
【碧纱窗影】《献金杯/厌金杯》贺铸·宋
【扇扇碧纱窗影乱】《竹枝词 当湖十首 南村书屋》沈懋嘉·明
【碧纱窗影叠】《菩萨蛮 钩月将沉,窗灯未灺,仿回文体填此,以遣旅况》宗婉·清
【碧纱窗影浸山茶】《浣溪沙 山塘即事》陈维崧·清
(类似词句)斜月小帘栊
【斜月小帘栊】《水调歌头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白朴·元
【斜月帘栊】《一丛花令》张先·宋
【斜月帘栊酒醒时】《离怀》田锡·宋
【觉来斜月隔帘栊】《西江月》仇远·宋末元初
【斜月帘栊透】《醉花阴》吴皎临·清
【斜月帘栊惜漏残】《鹧鸪天四首》沈祖棻·近现代
【好是小帘斜月地】《临江仙》王策·清
【小帘斜月孤寻】《清平乐》寇梦碧·近现代
(类似词句)一双金缕枕
【金缕一双红豆】《窗下绣/一络索 窗下绣》贺铸·宋
(类似词句)憔悴几秋风
【憔悴吟秋风】《拟水西寺东峰亭九咏 临轩桂》梅尧臣·宋
【秋风不管人憔悴】《秋夜客中》徐孜·元
【却将憔悴托秋风】《题瘦马图》刘崧·元末明初
【秋风色憔悴】《赠程仲宁》唐桂芳·元末明初
【客里秋风易憔悴】《送俞本之山人还金昌》徐熥·明
【秋风憔悴侍臣颜】《怀明卿》李攀龙·明
【秋风憔悴捧心人】《荅殿卿》李攀龙·明
【光荣憔悴共秋风】《酬彭进士羡门二首》释函是·明
【只今憔悴秋风里】《听朱乐隆歌》吴伟业·明末清初
【为怕年来憔悴见秋风】《虞美人 孟夏停吴氏馆见桂花开雨中寄调赋之》李雯·明末清初
【憔悴秋风泪满巾】《秋怀》丘逢甲·清
【憔悴秋风泪满巾】《秋怀》丘逢甲·清
【秋风那管人憔悴】《高阳台 秋夕有怀》吕采芝·清
【秋风致憔悴】《病疟四章》姚燮·清
【年年憔悴泣秋风】《隰州道上》曾旭·清
【秋风憔悴感同袍】《寄吴霁轩军台阳》杨浚·清
【憔悴当秋风】《蛟川包节妇诗》费淳·清
【漫言憔悴秋风里】《友人咏物诗颇有寓意,依其原韵,次第和之 红叶》刘凤梧·近现代
【不须憔悴怨秋风】《丁未七月十五夜与连仲甫小万柳堂宴集二首》廉泉·近现代
【我亦秋风憔悴客】《登楼》曹大文·近现代
【一夕秋风憔悴】《鹊桥仙十四首》添雪斋·当代
【十年憔悴哭秋风】《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韵》袁思古·当代
上一篇:风急梳松堕碧钗,雨多及榻长青苔;趁虚阿段阿稽去,挟册宗文宗武来 | 宋·朱翌 园中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