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降霜”季节,气温降低,当下的北方地区早中晚温度差大,防冻保暖很重要。那麼降霜的气候特征有什么呢?接下去就由黄历吉日来为大伙儿解释,且随我编一起来掌握掌握吧!

气候特点
因为冻则有霜(有时候没霜则称“黑霜”),因此 把秋露和春霜通称霜降。霜降节气带有气温渐冷、刚开始降霜的意思。层面偏南的沿海地区,平均温度多在16℃上下,离初霜日期也有三个节令。在华南地区南边谷地地区,则要到寒冬季节,才可以见霜。
自然,即便 在层面同样的地区,因为平均海拔和地貌不一样,贴地质构造气体的溫度和环境湿度有差别,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降霜季节,清凉的秋雨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地区东北部、内蒙古东部地区和大西北大部分平均温度已在0℃下列。
“降霜始霜”体现的是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度霜日来讲,云贵高原上的一些地区即便 在夏天也是有风霜,年霜日都会200天之上,是在中华霜日数最多的地区。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区、青海省南边、柴达木盆地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峨嵋、阿尔泰山区、新疆北疆中西部山区地带、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等地年霜日都超出一百天,黄河、汉水南端、云贵高原苏东坡东侧的众多地域均在50天下列,北纬度25°南端和四川盆地仅有10天上下,福州市南端及两广沿海地区均值年霜日不上1天,而云南西双版纳、海南省和中国台湾南边及南海岛礁则是沒有降霜的地区。
秋天出現的第一次霜称之为初霜,初霜愈早对农作物伤害愈大。在中华全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大山向平原区慢慢延迟的。除全年度有霜的地域外,最开始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地区东北部,一般8月底便由此可见霜;东北地区大部分、内蒙古和新疆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霜寒已出現在沈阳市、承德市、大同、昌都至拉萨市一线;11月初胶东半岛、郑州市、西安到滇西北已由此可见霜;在中华东部地区北纬30°上下、汉水、云南北纬度20°上下的地域要到12月初才刚开始见霜;而厦门市、成都到百色市、思茅一带见霜时已经是新春之后的一月下旬了。
霜是路面的水汽碰到严寒气温凝固成的,因此 降霜并不是降霜,只是表明天气寒冷,地面将造成初霜的状况。用科学研究的目光看来,“露结成霜”的叫法不是精确的。露滴锁定而成的冻露,是硬实的小冰珠。而霜降就是指因为溫度剧降而造成的农作物冷害状况,其致害溫度因农作物、种类和生长期的不一样而异;而产生霜,则务必路面或等高线的溫度降至0 ℃下列,而且贴地质构造中空气中的水蒸气成分要做到一定水平。因而,产生霜降时不一定出現霜,出現霜时也不一定就会有霜降产生。可是,由于见霜时的溫度早已较为低,如果再次制冷,便非常容易造成 霜降的产生。
二十四节气 霜降
上一篇:小雪节气的特点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