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宋·柳永 满江红 其一

在这首词中,柳永首创《满江红》调名,此调全用仄韵,宜抒悲壮情怀。柳永这首词写的就是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悲愤之情。
“暮雨初收”几句写的是,天将暮时,又下起雨来了,雨一歇,夜幕就已降临,船泊江边,江水是那样澄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长川”即桐江,在今浙江中部,是钱塘江自建德县梅城至桐庐一段的别称。水蓼和芦苇都于秋天繁盛开花 ,可见时间是在萧瑟的秋天 ;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萧索”是风吹芦苇之声。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
至“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态,写的是天更加黑下来,渔人们驾着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在夜空里,映照在江水中 ,在黑暗中向前飞行 。“几许”犹云多少。黑暗中,一切都看不见,惟见灯火闪烁,才知道这是渔舟 ,“尽载灯火”四字,点出渔舟夜归之神。
这里的动,反衬出整个环境的静寂,因为只有在静寂黑暗中,飞动的灯火才显得特别鲜明。渔人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心情是喜悦的,“飞短艇”的“ 飞 ”字,就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又更加反衬出在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三句。“回程”指由原路回去。渔人的家庭生活的欢乐,使作者更加感到自己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回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过片几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从烟、波、山着笔,语简意丰,最是传神。写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桐江上空,腾起一阵广漠浓密的晨雾,江中碧波似染,岸边峰峦如削;船过严子陵滩,只见白鹭在船尾飞翔,鱼虾在船旁跳跃。“鹭飞鱼跃”,亦在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作者对于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 游宦 ”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 区区 ”有跋涉辛苦之义;“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游宦生涯既是如此,自然便兴起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意念,况是早有此愿。看到这桐江的美丽景色,缅怀古代的严光,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末尾即以渴望归隐的感叹作结。“归去来 ”之“ 来 ”是语助词,加强感叹的语气,无义。
“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 ,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用以代指作者对飘泊生活的怨恨和怀乡思归的心情。柳永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只做过余杭县令、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小官 ,死后由别人出钱埋葬 ,景况极为凄凉。在这“ 归去来 ”的悲叹声中,实在饱含着无限辛酸。整个下片是回叙白天旅途中之所见并抒发由此而生的感慨。
这首词在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回肠。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类似词句)暮雨初收
【暮雨初收霁】《贺新郎 赠送行诸客》魏庭玉·宋
【暮雨初收新水满】《书馆即事》黄庚·宋末元初
【暮雨初收夜气凉】《八月初三秋丁斋宿偶赋》陈琏·明
【暮雨初收月正斜】《新凉》缪公恩·清
【暮雨初收】《疏影 帆影和米楼韵》郭麟·清
【濛濛暮雨初收】《高阳台 雨中送别,归来都无意绪,灯下成此》王蛰堪·当代
(类似词句)绕严陵滩畔
【严陵滩畔香醪好】《虞美人 自兰陵归,冬夜饮严州酒作》葛胜仲·宋
【君不见睦州严陵滩畔兜率寺里有个陈蒲鞋】《偈颂一百零二首》释慧远·宋
【肯借严陵滩畔石】《寄严州张同知》胡奎·元末明初
【家在严陵滩畔住】《送富阳李孝子》胡奎·元末明初
【严陵滩畔栖鹤村】《送富阳李孝子》胡奎·元末明初
【回首严陵滩畔】《水调歌头二首·辛丑重阳访周谷城于淮海公寓,放怀高论,莫逆于心,率赋此词,藉倾积愫》龙榆生·近现代
【梦到严陵滩畔】《好事近 淞滨长夏有怀马蠲叟丈西湖》龙榆生·近现代
(类似词句)鹭飞鱼跃
【鱼跃鹭飞寒苇深】《舟中次珍书记韵》李彭·宋
【鹭飞鱼跃石齿齿】《桐江行赠江致一少府》李纲·宋
(类似词句)游宦区区成底事
【自笑区区成底事】《元夕有感》王寂·金
【游宦半生成底事】《戏用东坡先生韵二首》张侃·宋
(类似词句)归去来一曲仲宣吟
【归去来一曲为君吟】《满江红》李婴·宋
上一篇:貂裘新礼法王回,明媚春风着意催;入郭始知僧虑静,看山从此道情开 | 明·释今无 谷日喜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