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
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
--- 宋·叶梦得 贺新郎

此词上片是静景,并在静景中体现出作者的内心幽情 ,下片为想象 ,承上“旧恨”展示心头情感波澜。
上片起首三句描绘词人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时分,忽闻莺声婉转,“流莺语”,以细聆莺啭来突出环境的幽寂,也即“鸟鸣山更幽”之意。环顾四周,但见地上点点青苔,片片落花,说明春光已尽,令人不胜惋惜 。“吹尽”两句,进一层描写庭院景象,通过残花吹尽 、杨柳自舞的物象 ,勾勒出暮春时节的寂寥景况,渲染出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渐暖霭 ”三句 ,先从时节转移写起。春去夏来,暖风带来初夏的暑热,由于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宝扇:这是一把布满尘灰的扇子,但它上面那隐约可见的那位月宫“乘鸾女”却使他陷入了沉思。关于“乘鸾女 ”,原本有着一个月中仙女的传说。据说唐明皇在九月十五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鸾”(《 龙城录》)。那扇面上模糊的素衣仙女画像,引起他的联想 ,勾起了他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旧恨”,使他自己也感到惊讶的是那“ 旧恨”,竟会如此猛烈地涌上心头。
过片“江南”三句,是说昔年乐事已成而今“旧恨”,伊人远去,犹如乘鸾仙女,无由再见。“江南”,是昔日相会之地 ;“梦断”则是说旧时情事如昨梦前尘,已成过去,故言“断 ”。梦已断而复思之,意承上“惊旧恨”而来,以下即写所思江南其地其人。洲渚横江,江水绿涨,江浪拍天,化为半空烟雨。先写江景,为下文铺垫。李白《襄阳歌》:“遥看江水鸭头绿 ,恰似葡萄初酦醅。”这里“葡萄涨绿”即本李白诗 。“无限”三句,遥想伊人倚楼凝望,但见烟波苍茫,情思无限,能采苹花寄我否?“采蘋”由上“江渚”生发,所谓“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 ”(柳恽《江南曲 》)。而采苹以寄所思之故人 ,古诗中不少见。“谁采蘋花寄与”从男子方面着想 :果采蘋花寄与我否?采得后能寄到否?我也只能怅然想望着她泛兰舟容与于江上吧。这里意思当从《楚辞·九歌》化出。《湘夫人》云:“搴汀洲兮杜若,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容与”多义词,此为闲暇自得貌 ,言欲寄无由,只能从容等待。“万里”两句,更深一层,写两人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舟船难通,只能目送征鸿,黯然魂销。结末两句深恨无人为自己唱起《金缕曲 》。《金缕 》即杜秋娘所唱《金缕衣 》。其辞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有深悔年少光阴虚过之意。
关注在《题石林词》中对叶梦得的词评论道:“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突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 ”。此词风格婉丽,是叶氏早期之作中的精品。(类似词句)睡起流莺语
【睡起流莺过语声小】《感皇恩》葛郯·宋
【落花起舞流莺语】《送李秋堂赴京口酒人》朱继芳·宋
【东风唤起流莺语】《新春试笔》苏仲·明
(类似词句)乱红无数
【乱红无数点苍苔】《春晚》喻良能·宋
【乱红无数落征衣】《送镇叔》强至·宋
【乱红无数扑人衣】《游智者寺》林季仲·宋
【乱红无数点人衣】《泊舟延平二绝》陈渊·宋
【翠径乱红无数】《朝中措 和吴子似》韩淲·宋
【流水乱红无数】《如梦令 惜春》王行·元末明初
【无数乱红看不足】《娄塘里桃蹊即事三首》娄坚·明
【明日乱红无数】《摸鱼儿 过天香楼,忆同崔格卿旧游,感而赋此》张惠言·清
【乱红无数】《齐天乐 春晚同诸子游祖园》曹贞吉·清
【乱红无数】《倦寻芳·京口阻潮》杨葆光·清
【无数乱红飞上柳】《几日人閒蝶却忙引人花底款游廊伤春正忆昨年事迎面一枝红海棠》洪亮吉·清
【忍见乱红无数】《长亭怨慢 杨花》钱孟钿·清
【刬地乱红无数】《长亭怨慢·和忍盦春尽书怀之作,即题春蛰吟后》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却遣乱红无数落】《江城子》邓嘉缜·清末近现代初
【任瞥眼乱红无数】《绮罗香 春感并怀侯镇庭》邓桐芬·近现代
(类似词句)吹尽残花无人见
【野梅吹尽无人见】《移寓南安郡楼》俞明震·清末近现代初
【落花吹尽无人见】《蝶恋花》姚鹓雏·近现代
(类似词句)宝扇重寻明月影
【宝扇重寻明月影】《题扇集句五首》陈造·宋
(类似词句)半空烟雨
【半空烟雨有无间】《紫霄亭》吕声之·宋
【人在半空烟雨间】《题碧落堂》文天祥·宋
【风扫半空烟雨】《临江仙 陈守美任》陈韡·宋
(类似词句)无限楼前沧波意
【欲识沧波无限意】《再赋》叶梦得·宋
【眼中无限沧波意】《鹧鸪天 威如属和,得远树二语,为足成之》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无限楼前伤远意】《浪淘沙令》毛幵·宋
(类似词句)万里云帆何时到
【西梁万里何时到】《句》胡枚·宋
上一篇:循例家家拜玉皇,半求名利半安康;不知案上司香吏,曾否分明达上苍 | 清·郑鹏云 新竹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