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 | 宋·周邦彦 兰陵王 越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 宋·周邦彦 兰陵王 越调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 | 宋·周邦彦 兰陵王 越
①柳阴直:指隋堤上杨柳排列整齐,阴影很直。
②烟:即雾。丝丝弄碧:柳条随风飞舞,闪弄其嫩绿的姿色。
③故国:故乡,亦指旧游之地。
④梨花榆火催寒食:此交饯别是在梨花盛开的寒食节前。古代寒食节禁火,朝廷于
清明赐榆火予百官。
⑤迢递:遥远。
⑥津堠:码头上供了望歇宿的处所。

【评解】

此词以“柳”为题,托物起兴,抒写离情。全词首段写景,二段写别时的感想,三段写别后的愁怀。通篇构思工巧、严谨,各段之间,既有内在联系,又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咏柳和送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虚入实,情景交融,恰当地表达出词人缠绵忧伤的情怀。

【集评】

毛?《樵隐笔录》: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唯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
其谱传自赵忠简家。忠简于建炎丁未九日南渡,遇宣和大晟府协律郎某,叩获九重故谱,因令家伎以习之,遂流传于外。
陈延焯《白雨斋词话》:美成词极其感慨,而无处不郁,令人不能遽窥其旨。如《兰陵王》云:“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语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之句,暗伏倦客之恨,是其法密处。故下文接云:“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柳过千尺”。久客流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此,以下便直抒愤懑矣。
美成则不然,“闻寻旧踪迹”二叠,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直至收笔云:“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
周济《宋四家词选》:客中送客,一“愁”字代行者设想,以下不辨是情是景,但觉烟霭苍茫。“望”字、“念”字尤幻。
梁启超《艺蘅馆词选》:“斜阳”七字,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振起。
陈洵《海绡说词》:托柳起兴,非咏柳也。“弄碧”一留,欲出“隋堤”;“行色”
一留,却出“故国”;“长亭路”应“隋堤上”,“年去岁来”应“拂水飘绵”,全为“京华倦客”四字出力。
谭献《谭评词辨》:“斜阳冉冉春无极”十字,微吟千百遍,当入三昧,出三昧。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这首词以柳为题,但它是托柳起兴,用来写离情的,是一首很能代表周邦彦词的特色的作品。此词写于作者最后一次出京时 。词中托柳起兴,抒写了伤离别恨之情和身世飘零的喟叹。词写欲留不得,非去不可,以柳发端,以行为愁,回想落泪,极回环往复之致,具沉郁顿挫的风格。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写的是作者此离开京华时在隋堤上所见的柳色 。所谓“柳阴直”,极类绘画中的透视画面:时当正午,日悬中天,柳树的阴影不偏不倚直铺在地上,而长堤之上,柳树成行,柳阴沿长堤伸展开来 ,划出一道直线 。“烟里丝丝草碧”转而写柳丝:新生的柳枝细长柔嫩,象丝一样;它们仿佛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飘拂着以显示它们的美,而柳丝的碧色透过春天的烟霭看去,更有一种朦胧的美。
这样的柳色已不止见了一次,那是为别人送行时看到的。
隋堤上 、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为汴河是隋朝开的,所以称隋堤。“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柳“拂水飘绵”如送行色。这四个字锤炼得十分精工,生动地摹画出柳树依依惜别的情态。那时词人登上高堤眺望故乡,别人的回归触动了自己的乡情。
这个厌倦了京城生活的客子的凄惘与忧愁有谁能理解呢 ?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飘绵表示惜别之情,并没有顾到送行的京华倦客。
接着,将思绪又引回到柳树上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 ,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这几句表面看来是爱惜柳树,而深层的涵义却是感叹人间离别的频繁。
“寻 ”是寻思、追忆、回想的意思。“踪迹”指往事而言 。当船将开未开之际,词人忙着和人告别,不得闲静。而这时船已启程,周围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闲下来了 ,就很自然地要回忆京华的往事。“又酒趁哀弦 ,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意思是:想当初在寒食节前的一个晚上,情人为他送别。在送别的宴席上灯烛闪烁,伴着哀伤的乐曲饮酒。这里的“又”字是说从那次的离别宴会以后词人已不止一次的回忆 ,如今坐在船上又一次回想到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写明那次饯别的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 ,旧时风俗,寒食这天禁火,节后另取新火。唐制 ,清明取榆 、柳之火以赐近臣 。“催寒食”的“催”字有岁月匆匆之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这四句是作者自己从船上回望岸边的所见所感 。“愁一箭风快 ,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 ”,风顺船疾 ,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 ,只见一个难辨的的身影 。“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
第二叠写乍别之际,第三叠写渐远以后。“凄恻,恨堆积!”“恨”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船行愈远,遗憾愈重 ,一层一层堆积在心上难以排遣 ,也不想排遣。“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从词开头的“柳阴直”看来,启程在中午,而这时已到傍晚 。“渐”字也表明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不是刚刚分别时的情形了。这时望中之人早已不见,所见只有沿途风光。大小有小口旁通叫浦,别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 ,那里水波回旋。“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 。因为已是傍晚 ,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景物与词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阳冉冉西下,春色一望无边,空阔的背景越发衬出自身的孤单 。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携手 ,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月榭之中,露桥之上,度过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宛如梦境似的,一一浮现在眼前。想到这里 ,不知不觉滴下了泪水。“暗滴”是背着人独自滴泪,自己的心事和感情无法使旁人理解,也不愿让旁人知道,只好暗自悲伤。
此词在构思和章法布局上颇具匠心。全词由实入虚 ,实虚不断转换 。开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对往昔送别的回忆和久离京师的身世之感,又由回忆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离席;由离席再生发开拓出去,预为行者设想别后愁思,又由预为行者设想为归入现实中自己的别后之思;最后,又由现实引发出对昔日相聚时的回忆。未别之时,回忆离别之苦;己别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而诗人的久客淹留之感,伤离恨别之情,完全在这种回旋往复的描叙中展示出来。(类似词句)曾见几番

【松花曾见几番开】《都梁十景诗 八仙台招隐》米芾·宋
【向尊前几番曾见】《水龙吟 听房氏自然歌,求词为赋》张翥·元
【曾见几番华实】《苏武慢 次虞韵,写怀一十二首》夏言·明
【曾见几番圆缺】《转应词二首》徐庸·明
【露甃几番曾见】《月华清 题余秋室画《晚香玉》便面,为南海叶南雪前辈赋》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问曾见几番兴替】《贺新郎·西湖》陈凡·当代

(类似词句)登临望故国

【登高望故国】《江南怀古》叶颙·元末明初
【登楼望故国】《送客东南楼月中》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登高休望故国】《六幺令·重阳卧病,和清真》黄侃·近现代
【登楼望故国】《听香斋感兴》金鉴才·当代
【登楼望故国】《东汉万秋不败砖砚》钱之江·当代
【故国登临后】《金山寺》黄玄·明
【登临怀故国】《同许少玉秋夜联句拟唐十二首 太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缪祐孙·清
【到处登临怀故国】《玉楼春 城西楼晚眺》郑文焯·清
【登临怀故国】《看花回 秦邮晚眺,春意荒寒,用夏剑丞太守韵》陈锐·清末近现代初
【登临故国】《渡江云 晦闻南归,匆匆数面,言仍当北去及芍药期,为词促之》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故国登临】《燕山亭》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携恨登临怀故国】《玉楼春 晚眺》溥儒·近现代
【故国登临多少恨】《临江仙 庚辰秋望》朱庸斋·近现代末当代初
【何处登临望乡国】《苍梧旅次与易中文》岑徵·明
【我亦登临望南国】《酬惠州李东园见寄》杨雪窗·当代
【借尔登临望故乡】《闻子与欲诣问诗以代柬》李攀龙·明

(类似词句)年去岁来

【年去岁来频览为】《念奴娇》沈瀛·宋
【岁来年去】《点绛唇 潘致中为余作填词图便面,云以博海绡一小词迨词成,去致中之没五年矣》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岁来年去匆匆】《水龙吟 丁丑除夕》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年去岁来离又合】《木兰花》乔大壮·近现代
【年去岁来还故我】《南乡子二首 岁暮自青岛赴济南,欲归无计,小住为佳》顾随·近现代
【年去岁来风雨里】《减字木兰花》李祁·近现代
【岁来年去东风展】《玉楼春 喜季行归穗赋赠》邓桐芬·近现代

(类似词句)闲寻旧踪迹

【或可重寻旧踪迹】《桃源行》姚勉·宋
【再此搜寻旧踪迹】《寄姚文发》郑刚中·宋
【闲访旧踪迹】《徵招》高士奇·清
【閒寻踪迹总成悲】《浣溪沙 宿乌鸦岭梦亡友》程千帆·近现代
【闲寻旧迹】《月下笛 次韵》曾允元·宋

(类似词句)又酒趁哀弦

【巷底哀弦趁酒】《西江月》袁克文·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灯照离席

【残灯照离席】《旅中别赵璞》释智圆·宋

(类似词句)梨花榆火催寒食

【榆火渐催寒食节】《即事》陈允平·宋
【千家榆火催寒食】《春游三首》吴志淳·元末明初

(类似词句)愁一箭风快

【一箭马当风快】《八声甘州 二十七年七月奉命再至汉上,将赴鄂东战场监纪,时战事将迫武汉矣》王陆一·近现代

(类似词句)望人在天北

【那堪人在天北】《霜天晓角》华岳·宋
【居人在天北顿辔】《君黄马》卢龙云·明
【人在天南天北】《百字令 寄怀陈君克明》陈述元·当代
【北望燕京在天末】《为被虏妇作》潘文虎·宋
【北望人何在】《广州试越台怀古》黄滔·唐
【望人在水西云北】《琐窗寒》仇远·宋末元初
【望人在天涯那边】《柳梢青》濮文绮·清

(类似词句)沉思前事

【沈思十五年前事】《丁酉八月十三日夜以经筵官番宿翰苑予十五年前曾为学士》史浩·宋
【沈思前事】《莺啼序》蒋敦复·清
【沈思前事断人肠】《荷叶杯 拟韦相》龙榆生·近现代


上一篇:西岭忆初识,正值雁飞天;莫论当日何日,尘世抵千年;安得乘风重去, | 当代·吴金水 水调歌头
古诗词相关文章
江左开基后,人争艳霸图;衣冠垂六姓,襟带到三吴;对客挥谭尘,当筵 | 清·裘曰修 江行怀古

江左开基后,人争艳霸图;衣冠垂六姓,襟带到三吴;对客挥谭尘,当筵 | 清·裘曰修 江行怀古

江左开基后,人争艳霸图;衣冠垂六姓,襟带到三吴;对客挥谭尘,当筵击唾壶;风流与割据,此...

装点寒林别样新,卧残纸帐共谁论;颇宜魏晋谈禅处,似薄羲皇后代人 |  清·刘鸿谟 梅花

装点寒林别样新,卧残纸帐共谁论;颇宜魏晋谈禅处,似薄羲皇后代人 | 清·刘鸿谟 梅花

装点寒林别样新,卧残纸帐共谁论;颇宜魏晋谈禅处,似薄羲皇后代人;淡月影分孤岭瘦,微风...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供佛添新水,持经 | 宋·李之仪 宿汤泉示真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供佛添新水,持经 | 宋·李之仪 宿汤泉示真

睡美不觉晓,蜕然犹恋床;未能忘夜旦,已自懒衣裳;供佛添新水,持经续旧香;不知门外路,何...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  唐·吕岩 绝句 其三十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 唐·吕岩 绝句 其三十

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生生世世常如此,争似留神养自身;...

晚菘早韭谩连群,过眼终无爱惜人;照日舞鸾情款曲,趁风飞燕势停均 | 宋·陆佃 依韵和双头芍药

晚菘早韭谩连群,过眼终无爱惜人;照日舞鸾情款曲,趁风飞燕势停均 | 宋·陆佃 依韵和双头芍药

晚菘早韭谩连群,过眼终无爱惜人;照日舞鸾情款曲,趁风飞燕势停均;名归本草千方秘,职在...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湲 | 唐·吕牧 泾渭扬清浊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湲 | 唐·吕牧 泾渭扬清浊

泾渭横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润,万户映皆清;明晦看殊色,潺湲听一声;岸虚深草掩,波...

苏子徐州忧国疏,丹心百载尚依依;青山昔日黄楼在,赤壁何年白鹤归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黄楼

苏子徐州忧国疏,丹心百载尚依依;青山昔日黄楼在,赤壁何年白鹤归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黄楼

苏子徐州忧国疏,丹心百载尚依依;青山昔日黄楼在,赤壁何年白鹤归;西绝峨眉那复得,东还...

寻晓梦,立玫阶;刻意伤春,海棠同在天一涯;那人归后不曾来,一枝微 | 当代·冯永军 遐方怨

寻晓梦,立玫阶;刻意伤春,海棠同在天一涯;那人归后不曾来,一枝微 | 当代·冯永军 遐方怨

寻晓梦,立玫阶;刻意伤春,海棠同在天一涯;那人归后不曾来,一枝微雨里,为谁开;...

神仙楼阁翠参差,暇日游观慰所思;丹灶烟生文武火,碧梧春老凤凰枝 |  明·陈琏 梓橦观

神仙楼阁翠参差,暇日游观慰所思;丹灶烟生文武火,碧梧春老凤凰枝 | 明·陈琏 梓橦观

神仙楼阁翠参差,暇日游观慰所思;丹灶烟生文武火,碧梧春老凤凰枝;洞房昼寂人来少,华表...

蛮花红重,漫裂颓墙春已痛;啜泣提琴,夜半琉璃裹月沈;镜中生灭,影 | 当代·汪洋 减字木兰花

蛮花红重,漫裂颓墙春已痛;啜泣提琴,夜半琉璃裹月沈;镜中生灭,影 | 当代·汪洋 减字木兰花

蛮花红重,漫裂颓墙春已痛;啜泣提琴,夜半琉璃裹月沈;镜中生灭,影听潮头呼不歇;局外流鸥...

古诗词知识图解
欣逢四海承平日,秩秩宾筵列讲堂;总谓圣朝兴盛典,要令风化遍遐方 |  明·陈琏 乡饮

欣逢四海承平日,秩秩宾筵列讲堂;总谓圣朝兴盛典,要令风化遍遐方 | 明·陈琏 乡饮

欣逢四海承平日,秩秩宾筵列讲堂;总谓圣朝兴盛典,要令风化遍遐方;笙歌间作声音美,俎豆...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 |  清·程景伊 中秋前五日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 | 清·程景伊 中秋前五日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管弦近接扶风帐,书卷...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吊哭新居启,封题 | 宋·梅尧臣 哀石昌言舍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吊哭新居启,封题 | 宋·梅尧臣 哀石昌言舍

朔日望颜色,衣冠朝帝阍;西灵未生魄,东岱已收魂;吊哭新居启,封题旧箧存;善人吾不见,何...

睡足起无事,开扃步中园;中园复何有,花草蔼已繁;飞红被行路,山鸟 | 宋·张耒 睡起效韦苏州

睡足起无事,开扃步中园;中园复何有,花草蔼已繁;飞红被行路,山鸟 | 宋·张耒 睡起效韦苏州

睡足起无事,开扃步中园;中园复何有,花草蔼已繁;飞红被行路,山鸟时一喧;时雨副耕稼,农...

依山临水结儒宫,翠壁青波偃卧中;回合云屏千嶂晓,涟漪晴縠半溪风 |  明·游朴 恭和先人南阳

依山临水结儒宫,翠壁青波偃卧中;回合云屏千嶂晓,涟漪晴縠半溪风 | 明·游朴 恭和先人南阳

依山临水结儒宫,翠壁青波偃卧中;回合云屏千嶂晓,涟漪晴縠半溪风;春秋弦诵优游岁,左右...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缅思西京事,聊开 | 宋·李彭 读西京杂记十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缅思西京事,聊开 | 宋·李彭 读西京杂记十

南风吹新竹,密密复疏疏;脱冠眠北窗,兴不减精庐;缅思西京事,聊开稚川书;千古纳眼界,恍...

就学经年客会稽,父兄应久怪归迟;故知子学优来日,想得人看胜旧时 |  宋·陆佃 送诸张

就学经年客会稽,父兄应久怪归迟;故知子学优来日,想得人看胜旧时 | 宋·陆佃 送诸张

就学经年客会稽,父兄应久怪归迟;故知子学优来日,想得人看胜旧时;食蔗已甘佳境近,为山...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 | 宋·梅尧臣 送王克宪奉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 | 宋·梅尧臣 送王克宪奉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江上定多闲,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