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 宋·苏轼 西江月 梅花

《婉约词》:
①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②倒挂绿毛:似鹦鹉而小的珍禽。
③幺风:鸟名,即桐花凤。
④涴: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评解】
此词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
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
【集评】
杨慎《词品》: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冷斋夜话》谓东坡在惠州作《梅花》时,时侍儿
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为朝云作也”。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 、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 ,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 、神仙般的风致 。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 ,引起了海仙的羡爱 ,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 )。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 ),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 ”,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 :“体物稍真 ,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 ,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 ,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类似词句)玉骨那愁瘴雾
【玉骨那忧瘴雾昏】《二子继韵复赋二首》李光·宋
【玉骨那堪瘴雾伤】《梅花十咏 嗅》段成己·金末元初
(类似词句)海仙时遣探芳丛
【海仙时遣探芳丛】《霜禽欲下先偷眼》赵时韶·宋
(类似词句)倒挂绿毛么凤
【绿毛么凤只倒挂】《记梦》胡寅·宋
(类似词句)高情已逐晓云空
【多情已逐晓云空】《吊朝云墓》张应申·明
【高情忽逐晓云空】《春意五绝》欧阳澈·宋
【高情已逐落花空】《浣溪沙 梦山未释然,再作》张孝祥·宋
(类似词句)不与梨花同梦
【不与梨花同梦】《月上海棠》张侃·宋
【甘与梨花同梦】《念奴娇 飞涛其年云客既庭御之枉叙草堂和飞涛韵》尤侗·明末清初
【却与那梨花同梦】《珍珠帘 白燕》沈纕·清
【见说梨花不同梦】《吊朝云墓用归善陆令公韵》张萱·明
【不与散花同梦】《西江月 和苏庭藻》张元干·宋
【自不与杏花同梦】《花犯》饶宗颐·近现代末当代初
【不与梨云同梦看】《梅花庄诗为朱明仲赋》龚诩·明
【不与梨花同样】《西江月 和孙子绍拒霜词》周紫芝·宋
上一篇:宦游吊古,经陶渊明黄山谷故里;老去填词,与张玉田姜白石同流 | 清末近现代初·沈曾植 挽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