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觞曲水相环映,鳞瓦华榱起郁嵯。自是沧浪最清澈,四时长听濯缨歌。
丹崖石壁倚层峰,别是人间天一重。流水白云长自在,苍苔翠藓漫堆封。
仙人跨鹤归何处,游客携琴喜见逢。自古传闻三十六①,谁知此地有灵踪。
巉岩卓立几千秋,云气长时迥不收。散漫乘风如擘絮,冥濛成雨若浮沤。
朝疑巫峡重重起,暮见苍梧蔼蔼浮。灵运当年曾作咏,白云抱石两悠悠。
幽亭翼翼起岩峦,谁植良材自结团。翠叶轻罗翻古砌,香枝森玉拂阑干。
清阴不独祛炎暑,瑞世偏宜宿凤鸾。坐久薰风飘动处,琅然疏越入清弹。
仙人遗世杳难招,天路瞻望岁月遥。径入深林车辙少,泉鸣幽涧玉声调。
恍疑跨鹤来三岛,宛若垂虹下九霄。闻道石桥壮台岳,是谁移架在吾潮。
山脊峨然一柱撑,风吹铃铎远闻声。层檐有级堪跻蹑,诸圣无由识姓名。
千里江山来远近,四时日月漏光明。风光不减慈恩寺,列俊题名荷宠荣①。
何年北斗降元精,绝嵿云根似砥平。品列象形虽地造,安排次舍自天成。
经年不见随杓转,入夜应须伴月明①。我辈几回同眺望,恍疑云汉上参横。
何人筑土拥平冈,知是游雷此地藏。曾鼓乾坤施号令,能驱风雨迅威光。
道人奉法时瞻礼,过客祈灵每谒望。忽听一声天外动,轰然直在此山阳①。
--- 明·刘玘 东山八景并序 水帘亭

【注】潮阳为滨海之邑,峰峦之秀,景趣之幽者,东山其最也。一山之中,佳景有八。古迹名胜,皆前贤之所游咏而镌题于石,班班可考焉。观其阿阜宽平,岩谷深邃,泉溜联珠,引以为流觞曲水。而鳞瓦翼然于其上者,曰水帘亭也。石壁嵯峨,岑崖高架。扃日月而锁烟霞,阅岁年而隐冬夏。清虚旷达,别为一洞天者,曰方广洞也。俯瞰沧溟,峙立峰表。耸灵秀于层霄,罩白云于朝暮者,栖云石也。植质朝阳,菶菶萋萋。瑞世而集于凤凰,清阴而覆于栏槛者,桐阴亭也。曰望仙桥,则累石通衢,长虹饮涧,而有以仰洞府之神仙。曰聚圣塔,则砥柱玉簪,插汉凌云,而有以萃上方之贤圣。以至如斗丽空,烂然出于云根之上者,七星石也。若声出地,殷然藏于石室之间者,五雷坛也。是景也,阐于古,称于今。森布而环列,清幽而雅丽。邑之来游者,轮蹄杂遝,无间寒暑。至于达官贵人之自四方至者,亦莫不一往观焉。实海隅之佳致也。虽其迹之尚存,然历岁滋多,不无荒芜湮没者。予恐其久而无传于后也,因与二三同志搜访遗迹,即景赋诗,以纪吾潮山川名迹之胜;而非耽嗜景物,玩役性情者之可比。佥谓予宜序以张之,予不容辞,乃书于群玉之右,俾后之能诗者,次而续之,庶斯景为不朽云。
【按】① 屏,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一六作“台”。
上一篇:玉几凌霄,横趋密室;如风吹水自成纹,掷剑挥空无朕迹;子细思量,令 | 宋·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