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 宋·辛弃疾 最高楼 其二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词,本是一种纯粹的音乐文学艺术品,但在发展过程中,实用功能不断扩大,许多作品已经兼备了应用文的性质。特别是到南宋,她几乎进入了人们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可以用来谈恋爱,可以用来交朋友,可以用来孝顺父母,可以用来联络亲戚,乃至替人作寿,给人送终 ,祝人新婚 ,贺人生子,打阔佬的秋风,拍上司的马屁??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能。然而,写词来训儿子,我们还是头一回见。如若编一本“宋词之最”,这首诗该算一项“纪录”罢?
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 ),当时词人五十五岁,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从梁启超、邓广铭二先生说 )。据词及小序可知,词人因官场上的失意,打算辞官,但那不晓事的“犬子”极力反对,(家中田地、房产还未购置齐全,老头子倒想洗手不干了,一旦他老人家呜呼哀哉 ,叫咱哥儿们喝西北风去?)于是词人便作了这首词数落他。
由于“犬子”劝阻自己的充足理由是官做得还不够大,薪俸级别还不够高,一句话,还不够“富贵”,因此,词人首先抓住“富贵”这两个字来作文章,打开窗户说亮话 ,张口便道 :我老啦,干不动了,等“富贵”要等到哪一天呢 ?接下去改用让步性语气,以退为进:就算能挨到“富贵 ”的那一天又能怎样?
“富贵”是好要的么?爬得高,跌得重,危险得很呐!上阕头三句看似肆口而成 ,其实字字都有来历。“吾衰矣”出自《论语·述而 》:“子(孔子)曰:‘甚矣吾衰也。’”“须富贵何时”出自《 汉书·杨恽传》杨恽报孙会宗书:“人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则见于《晋书·诸葛长民传 》。东晋末年,长民官至都督豫州扬州之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深得实力派 、太尉刘裕的信任,权倾一时。
他贪婪奢侈,多聚珍宝美女,大建府第宅院。然而显赫的富贵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快乐,相反,由于时时担心遭到杀身之祸,连觉也睡不安稳,竟至一月中有十几夜做恶梦惊起跳踉 ,如与人厮打。他曾叹息说:“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 。”后来果然为刘裕所杀。词人袭用其语,可见对这样的历史教训深有感触 。那么,怎样才是远祸全身的上上之策是什么呢?
只有急流勇退,及时辞官归隐。于是,下文便拈出一个正面典型来和诸葛长民作对比。《汉书·楚元王传》记载,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封楚王,他以穆生、白生、申公等三人为中大夫,十分恭敬礼遇。穆生不喜欢喝酒,刘交开宴时,特地为他“设醴 ”(摆上度数不高的米汁甜酒 )。后来刘交的孙子刘戊为王,有一次忘了为穆生设醴 ,穆生退而言曰:我该走了 。醴酒不设,说明王爷已开始怠慢 ,再不走,就将获罪遭殃。穆生称病去职后,刘戊日渐淫暴,白生、申公劝谏无效,反被罚作苦役,真个应验了穆生的预言。“暂忘”句即咏此事。因说穆生,所以,又带出另一位先哲来,那就是在任彭泽县令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揣测词人的作意,请陶渊明到场本是为了应付格律。——此处例须对仗,故不能让“穆先生”落单 ,一定得给他找位“傧相 ;但“陶县令”弃官的动因与“穆先生”又不尽相同,他的拂衣而去,还包含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成分,于是,他的出场就给词意增添了一项新的内容,其作用又不仅仅是给“穆先生”当陪衬了。总而言之,词人将这两位高士悬为自己的师范,用意十分明显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朝廷对我既然不太信任,那么再干下去恐怕就会有祸患那又有什么“富贵”可言呢?更何况,牺牲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去博取“富贵 ”,代价也未免太大。这“富贵”求不得,老夫拿定主意要归隐了。
下阕头四句 ,谈自己辞官后的打算 :辟一处花园 ,建一座亭阁 ,闲下来作甚?喝老酒。喝醉了作甚?写诗词。优哉游哉,岂不快哉!陶然欣然,何其超然 !“闲饮酒醉,吟诗”为短句流水对,只寥寥六字,两组连续性的动态画面,便写尽了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情趣。然而还不可忽过“佚老”、“亦好”二辞。
其一“老 ”、“好”相叶 ,是辅韵,与“时”、“机”、“归”、“师”、“诗”、“匙”、“非”等主韵共同构成本调的平仄韵错叶格,有声情摇曳之美,其二,四字俱有典故 ,“佚老”见《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盖谓人生碌碌,只有老来才得安逸(“佚”,同“逸”)。“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 。”即今俗话所谓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 ”。词人要以“佚老”、“亦好”命名园、亭,虽不直说颐养天年、安贫乐道,但自珍桑榆、不慕金紫之意,已曲曲传出,韵味更有深长之妙。词人自己固然是安贫了,其奈“犬子 ”不“安”何?不可不给以当头棒喝 。于是又折且词笔来训子:千年田换八百主!——多置田产,又有何用?适足害你们弟兄几个成为“败家子”而已!一个人长有几张嘴巴?插得下许多调羹?——家有薄田几亩,还不够你们粗茶淡饭么?你别再说三道四了!如果说上文还带有若干书卷气、不够家常的话,那么最后这一段真可谓口角生风,活生生是老子骂儿子的现场录音,写神了,写绝了!值得一提的是 ,“千年”二句虽用俚语,却仍有宋人载籍可以参证 。“千年田换八百主”,见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五代时韶州灵树院如敏禅师语。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云:“千年田八百主。”僧云:“如何是千年田八百主?”师云:“郎当屋舍勿(没)人修。”这些话头,再早些还可寻溯到王梵志诗 :“年老造新舍 ,鬼来拍手笑。身得暂时坐 ,死后他人卖。千年换百主 ,各自循环改。前死后人坐,本主何相(厢)在。”“一人口插几张匙 ”,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二十六《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四(穷巷闲门本然):“口不两匙休足谷。”自注:“吴谚曰:‘一口不能著两匙 。’”用俗话隐括入律,且对仗工稳,尤为难得,词人的水平,真不可测!
这首词,既具备历史的思辨,又富有人生的哲理;既充满着书斋里的睿智,又洋溢着生活中的气息;亦庄亦谐,亦雅亦俚;庄而不病于迂腐,谐而不阑入油滑;雅是通俗的雅,俚是规范的俚;显示出词的胸襟之大、见识之高、性格之爽、学养之深,显示出词人具有驾驭各种不同类型语言艺术的非凡能力。
辛词尤善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本篇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吾衰”句用《论语 》,是经;“须富”句、“暂忘”句用《汉书》,“富贵”句用《晋书》,是史;“佚老”用《庄子 》,是子;“亦好”用唐诗,是集。——一首词中,四部都用遍了。就时代而言,从春秋、战国、汉、晋、唐、五代一直用到宋。就文体言 ,自诗 、文一直用到和尚语录、民间谣谚。就用法而言,或整用成句,或提炼文意,或增减字面,或翻换言语。在此道上,词人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宋代,封建帝王用较优厚的经济待遇来笼络武将和士大夫们,以换取他们的忠勤服务,因此,官僚地主置田庄、营第宅、蓄家妓之风盛极一时。而当时发达的城市商业经济畸形繁荣的色情业,又大大刺激了纨绔子弟的消费欲望,把他们的胃口吊得很高。红烛呼卢,千缗买笑,在“销金锅”里荡尽祖产的不肖子孙处处皆是 。“君子之泽”往往二世、三世而斩,不待五世了。北宋沈括《梦溪笔淡》卷九《人事》记载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将军郭进的新建府第落成,大开筵席,不但请木工瓦匠与宴,而且让他们坐在自家子弟们的上位。有人问道:公子们怎么好同匠人为伍呢?郭进指着工匠们说:这是造房子的。又指着子弟们说:这是卖房子的,当然应该坐在下风。进死后不久,府第果然落入他人之手。郭进者流,看问题不可谓不透彻,做事情不可谓不通达,然而既有先见之明,那又为何还建造府第呢?既然建了,又为何不能对子弟们严加管教,使之成器?相比之下,词人能够不措意于营置田产,且“犬子”嘟嘟囔囔时乃能赋词骂,真算得上是一位高明的家庭教育专家了。这在封建时代真是难能可贵,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恐怕也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呢?(类似词句)须富贵何时
【须富贵何时】《歌诗》杨恽·汉
【须富贵何时】《临江仙》向滈·宋
【直须富贵在何时】《蒙云叟司户宠示佳篇若将以功名相勉者再用韵以呈》华镇·宋
【人生须富贵何时】《自和山房十咏》李曾伯·宋
【须富贵何时】《临江仙 和王道夫信守韵,谢其为寿,时作闽宪》辛弃疾·宋
【须富贵何时有】《水龙吟 寿舍弟菊轩》段克己·金
【人生富贵须何时】《寄赠万德躬时在清江》刘崧·元末明初
【须富贵何时】《五十篇》冯梦祯·明
【何时富贵归须早】《题蒋苕生归舟酒醒图》杨垕·清
【须富贵何时也】《贺新郎五十八首》蒋士铨·清
【富贵在何时】《秋夕》刘驾·唐
【叹富贵何时】《松江哨遍》刘学箕·宋
【富贵何时且健身】《鹧鸪天 漫成》米芾·宋
【富贵当何时】《琼花》蔡戡·宋
【富贵竟何时】《浮家》蔡幼学·宋
【富贵何时】《薄媚摘遍 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赵以夫·宋
【富贵何时休问】《水调歌头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辛弃疾·宋
【命由天富贵何时】《行香子》辛弃疾·宋
【富贵何时润髑髅】《四休居士诗三首》黄庭坚·宋
【算人生何时富贵】《贺新郎》韩淲·宋
【富贵何时至】《醉宿僧舍觉起言志》张元凯·明
【富贵何时来】《秋胡行一首》黄省曾·明
【富贵何时来】《秋胡行一首》黄省曾·明
【富贵何时来】《将进酒》黎彭祖·明
【富贵何时思量起】《貂裘换酒 题吴宝崖停鞭拂剑图,和其自题原韵》毛奇龄·明末清初
【富贵何时乃济贫】《赴试途中有感》李鸿章·清
【吾人富贵何时】《念奴娇二十六首》蒋士铨·清
【富贵何时头欲白】《壬午二月朔庐州道上作》陈世镕·清
【富贵更何时】《水调歌头 流觞》黄永·清
【富贵何时】《念奴娇 中秋舟泊夏镇,与同舟人小饮》黄永·清
【富贵须时小著鞭】《示郭仲达》叶时亨·宋
【时来富贵终须有】《寄蒲城宋白小著》田锡·宋
【功名富贵须及时】《短歌行》黄淮·明
【富贵须时果何有】《进酒词》皇甫汸·明
【富贵荣华须及时】《飞花曲》黎民表·明
【时须富贵终来逼】《与艾立三》杨承禧·清
【富贵何须著眼看】《次韵李怀安赠何宪五绝》王十朋·宋
【浮云富贵何须羡】《鹧鸪天》石孝友·宋
【富贵亦何须】《同颖叔修撰游吴圃分得须字》郭祥正·宋
【乐道何须图富贵】《夜坐》黄庚·宋末元初
【富贵何须归故乡】《和王正夫韵》耶律楚材·金末元初
【富贵须何年】《独酌》张雨·元
【富贵何须满坞金】《排闷简王同善渊上人》朱希晦·元
【富贵何须囊底智】《满江红》李孝光·元
【浮云富贵何须问】《送许纯嘏之春闱》李廷美·明
【浮生富贵竟何须】《次韵江宪副九日写怀》张诩·明
【人生富贵何须早】《钝斋杨老先生八十初度外孙张大章友人也持此为寿某敬为题数句共致庆祝之意云》朱浙·明
【不来富贵何须待】《山居》翟珠·明
【富贵何须傲黄屋】《雨后延缘长河旋跸清禁观农有喜斐然成章》弘历·清
【富贵何须反故乡】《汉高帝》张之洞·清
【置身富贵何须早】《陈丈朴庵招赏牡丹同人即席分赋得明字》查升·清
【富贵何须抵死争!】《和瑶京弟「有感」元韵》王松·清
(类似词句)富贵是危机
【从来富贵是危机】《山中谩成柬刘方斋》文天祥·宋
【逼人富贵是危机】《途中有感》蓝仁·元末明初
【富贵危机】《沁园春 自寿》无名氏·宋
【世上危机富贵身】《拾橡亭为黄炳赋》严粲·宋
【富贵多危机】《寄题江陵李潜道钓矶》周行己·宋
【大抵危机随富贵】《杂兴》方一夔·宋
【古来富贵触危机】《送人赴学官二首》方一夔·宋
【富贵隐危机】《赠郭道人》戴复古·宋
【富贵践危机】《次韵谢朓直中书省诗寄冯彦为》李彭·宋
【谁言富贵践危机】《送绍兴帅汤相得请洞霄归括苍二首》曾几·宋
【富贵本危机】《归去来兮引/归去来兮》杨万里·宋
【古来富贵蹈危机】《依韵和孙秀才朱长官见寄》梅尧臣·宋
【何曾富贵已危机】《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二章以送》王十朋·宋
【富贵多危机】《重午山蹊独步》洪咨夔·宋
【早知富贵有危机】《宿州次韵刘泾》苏轼·宋
【为无富贵危机】《游东山 磐吉》王炎·宋
【富贵危机岂独今】《中塔悟空禅院》王蔺·宋
【富贵危机讵肯饕】《次韵朝隐招饮二首》葛胜仲·宋
【深思富贵有危机】《赠乌龙山圆上人》葛起耕·宋
【人生富贵有危机】《上呈子方乡丈》蔡肇·宋
【富贵履危机】《林子长见示悼鹤之诗若不能释然者因次韵以广其意且于鹤不能无责焉耳》虞俦·宋
【富贵有危机】《送云巢曾校勘赴召》邹登龙·宋
【富贵危机复可畏】《夏雨叹》陆游·宋
【拍天富贵有危机】《武宁道间遇故旧于负贩中》陈杰·宋末元初
【富贵履危机】《送李北山归建康》梁栋·宋末元初
【富贵多危机】《题东城和尚旧所赠卷后》刘鹗·元
【富贵多危机】《家叔西隐结亭,额曰暖翠,赋诗见寄,次韵寄亭上》刘鹗·元
【富贵危机解杀身】《朱翁子负薪卷》张翥·元
【由来富贵履危机】《别渊上人》朱希晦·元
【富贵多危机】《题徐氏贫乐亭》陈镒·元
【危机陷富贵】《夏日幽居效建除体呈友人》陈镒·元
【百年富贵尽危机】《田园居》张昱·元末明初
【却嫌富贵有危机】《捕鱼图为夏得中题》倪谦·明
【富贵真危机】《新春试笔呈霍兰谷诸友》唐璧·明
【世间富贵多危机】《东皋老人歌》释宗泐·明
【富贵履危机】《感寓》童轩·明
【富贵履危机】《至正乙巳纪兴十首》袁华·明
【富贵多危机】《咏怀十七首》彭孙遹·清
【果然富贵履危机】《濑水行》马之瑛·清
(类似词句)千年田换八百主
【古田千年八百主】《田蛙歌》罗椅·宋末元初
(类似词句)一人口插几张匙
【一人口插几张匙】《虞美人》刘学箕·宋
上一篇:霸桥驴子是谁骖,不信诗成活水庵;人有伏羲还我否,天将坤卦与公谈 | 明·庄昶 答允崇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