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④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 唐·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按】① 梁建安王伟都督扬,南徐二州,辟何逊为记室,逊有《早梅诗》② 一作:更③ 一作:花④ 一作:春《瀛奎律髓》:
老杜诗,自入蜀后又别,至夔州又别,后至湖南又别。此诗脱去体贴,于不甚对偶之中,寓无穷婉曲之意。惟陈后山得其法。《艺苑卮言》:
宋诗如林和靖《梅花》诗,一时传诵。“暗香”、“疏影”,景态虽佳,已落异境,是许浑至语,非关开元、大历人语。至“霜禽”“粉蝶”,直五尺童耳。老杜云:“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风骨苍然……足为梅花吐气。《四溟诗话》:
子美《和裴迪早梅相忆》之作,两联用二十二虚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长,非巨笔不能到。《唐诗归》:
钟云:太唐突(首句下)。钟云:三句曲折多情,而骨气苍朴,不堕题咏劫(“幸不折来”二句下)。《杜诗说》:
此诗直而突曲,朴而突秀。其暗映早梅,婉折如意,往复尽情。《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刘辰翁曰:起得称情,中联亦宛妥沉着。王洙曰:“伤岁暮”“乱乡愁”,此梅之所以动诗兴也。逢梅得诗,彼此相忆,交情可见。周珽曰:中联神骨玉映,韵想葩流,最耐咀嚼。于鳞、元美所取正在此。郭明龙谓其爱之太过,将何者始当其意?《义门读书记》:
淡然。初不着题,的是早梅,后人何由可到?《诗筏》:
作诗必句句着题,失之远矣,子瞻所谓“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如咏梅花诗,林逋诸人,句句从香色摹拟,犹恐未切。……杜子美但云“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而已,全不粘住梅花,然非梅花莫敢当也。……此皆以不必切题为妙者。《初白庵诗评》:
看老手赋物,何曾屑屑求工,通体是风神骨力,举此压卷,难乎为继矣。《杜诗详注》:
杨德周曰:“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必如此,方不堕咏物劫。王元美以为古今咏梅第一。《唐宋诗醇》:
幽情婉调,别有风神。《唐诗别裁》:
无限曲折(“幸不折来伤岁暮”二句下)。《读杜心解》:
上四,作呼体;下四,作应体。官亭梅放,“诗兴”遄飞,高怀不减古人矣。……意绪千端,衷肠百结。何图于五十六字曲曲传之?“可自由”三字,由自己善悲,意其亦尔,恰好呼动下截。本非专咏,却句句是梅;句句是和咏梅,又全不使故实。咏物至此,乃如十地菩萨,未许声闻、辟支问径。《杜诗镜铨》:
王阮亭云:本非专咏,却句句是梅,句句是和咏梅,又全不着迹。斯为大家。吴东岩云:用意曲折飞舞,自是生龙活虎,不受排偶拘束,然亦开宋人门庭。《唐诗鉴赏辞典》:
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交谊很深,晚年入蜀作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蜀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裴迪寄了一首题为“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的诗给杜甫,表示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二句赞美裴迪咏早梅诗:你在蜀州东亭看到梅花凌冬盛开,诗兴勃发,写出了如此动人的诗篇,倒象当年何逊在扬州咏梅那般高雅。何逊是杜甫所服膺的南朝梁代的诗人,杜甫《解闷十二首》之七,有“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的诗句,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来诗的推崇。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二句上承“动诗兴”,说在这样的时候,单是看到飞雪就会想起故人,思念不已,何况你去东亭送客,更何况又遭遇到那恼人的梅花,要你不想起我,不思念我,那怎么可能?这样遥领故人对自己的相忆,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谢忱和心心相印的情谊。“此时”,即肃宗上元元年末、二年初,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裴杜二人又都来蜀中万里作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忆之情,弥足珍重。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早梅开花在岁末春前,它能使人感到岁月无情,老之易至,又能催人加倍思乡,渴望与亲人团聚。大概裴诗有叹惜不能折梅相赠之意吧,诗人说:幸而你未折梅寄来勾起我岁暮的伤感,要不然,我面对折梅一定会乡愁撩乱、感慨万千的。诗人庆幸未蒙以梅相寄,恳切地告诉友人,不要以此而感到不安和抱歉。在我草堂门前的浣花溪上,也有一株梅树呢。“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这一树梅花啊,目前也在渐渐地开放,好象朝朝暮暮催人老去,催得我早已白发满头了。倘蒙您再把那里的梅花寄来,让它们一起来折磨我,我可怎么承受得了!催人白头的不是梅,而是愁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千愁百感,攒聚一身,此头安得不白?与梅花梅树又有什么相干!可怜这“江边一树”,也实在晦气,自家无端挨骂不算,还牵连得百里之外的东亭梅花,也被宣布为不受欢迎者。
本诗通篇都以早梅伤愁立意,前两联就着“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构思重点在于抒情,不在咏物,但此诗历来被推为咏梅诗的上品,明代王世贞更有“古今咏梅第一”的说法(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九引)。原来,诗歌大抵以写情为第一要义,咏物诗也须物中见情,而且越真挚越深切越好,王世贞立论的出发点,应该也是一个“情”字。这首诗感情深挚,语言浅白,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推心置腹,荡气回肠,“直而实曲,朴而实秀”(清人黄生语),在杜诗七律中,别具一种风格。
(赵庆培)(类似词句)东阁官梅动诗兴
【东阁官梅动诗兴】《寄杨弟正卿》元好问·金末元初
【东阁官梅动诗兴】《画梅集杜句》凌云翰·元末明初
【东阁官梅动诗兴;】《贺左宗棠寿联》郭昆焘·清
【官梅东阁催诗兴】《司徒许公宅修瀛洲之会限韵二首》严嵩·明
【不特官梅动诗兴】《李文授和所赠老融诗复次韵为谢》楼钥·宋
【惟乏官梅动诗兴】《过麟游箭括岭诗并序》胡松·明
【东阁动诗兴】《水调歌头 次李伯纪韵趣开东阁》李弥逊·宋
【东阁官梅兴未穷】《赠致政李少卿》韩雍·明
【东阁官梅动何逊】《邢台玉泉寺五叶堂前植净慧长老所移二百年古梅根,锡名“乘愿”予随众往探,其发正盛因写红萼一枝于尺页,并作歌以纪之》幻庐·当代
(类似词句)还如何逊在扬州
【还如何逊在扬州】《戏赠张叔甫》黄庭坚·宋
【还如何逊在扬州】《题梅庄卷》王汝玉·明
【还如何逊在扬州】《扬州花月歌》邓云霄·明
【恰如何逊在扬州】《昌园赏梅》喻良能·宋
【却如何逊在扬州】《和崔珙望子岭观梅》李复·宋
【不如何逊在扬州】《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陈与义·宋
【不如何逊在扬州】《挽何彦升联》方尔谦·清
【不如何逊在扬州】《挽何秋辇》方地山·近现代
【还如何逊在杨州】《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杨万里·宋
【便直饶何逊在扬州】《满江红》无名氏·宋
【趁他何逊在扬州】《浣溪沙》周紫芝·宋
【寂寥恰似何逊在扬州】《满庭芳》李清照·宋
【全胜何逊在扬州】《同玉父鸿父看池边梅》洪朋·宋
【空教何逊在扬州】《次韵王定国倅扬州》苏轼·宋
【空怜何逊在扬州】《题扬州胡指挥梅花卷》张泰·明
【何逊在扬州】《故将军何维圣自维扬来礼昙师毕即出新编见示斐然之感遂成四韵赠之》王世贞·明
【花时何逊在扬州】《周碧蕖画梅三首》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还如杜牧在扬州】《浣溪纱》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此时对雪遥相忆
【此时对雪遥相忆】《病中对雪闻诸省丈在假集杜》唐伯元·明
【此时对雪遥相忆】《冬日承少宰王公见招病不能赴集杜》唐伯元·明
【此时独对遥相忆】《梅花》申时行·明
【此时为子遥相忆】《次韵俞原举雪中见寄五首》董纪·明
【此时对局空相忆】《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权德舆·唐
【此时对酒空相忆】《答李张二郡博二首》卢龙云·明
(类似词句)送客逢春可自由
【送客逢春可自由】《送别阿嫂(1) 二首(集句)》费墨娟·清末近现代初
【送客逢春可自由】《浣溪纱》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旅适逢春可自由】《水南寺诸君子饯予京行即席赋》严嵩·明
【霜鬓逢春可自由】《白头公鸟》姜实节·清
(类似词句)幸不折来伤岁暮
【幸不折来伤岁暮】《题石田墨梅》徐枋·明末清初
【幸不折来伤岁暮】《壶中天·六叠韵和晚晴看梅花》黄之隽·清
(类似词句)若为看去乱乡愁
【看去乱乡愁】《诸同社期集梅花坞余以公阻弗克赴》卢龙云·明
【乡愁乱眼若为消】《奉和丰厓东滨二君子咏红白梅花》朱朴·明
(类似词句)江边一树垂垂发
【江边一树垂垂发】《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释绍嵩·宋
【江边一树垂垂花】《和蜡梅诗》吴则礼·宋
【江边一树正垂垂】《数欲叙别于文玉文玉适适鹅湖未果也至是一叙则行期迫矣情见乎辞》邵宝·明
【西阑一树垂垂发】《摸鱼子 憩园探梅,柬次泉》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江边日夕垂垂发】《梅花》李希圣·清
【江边梅发对垂垂】《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朝夕催人自白头
【朝夕催人自白头】《春兴》黎景义·明
【朝夕催人自白头】《七歌集句》周筼·明末清初
【白头朝夕自相催】《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苏轼·宋
【朝夕催人头欲白】《和石尉早梅二首》舒亶·宋
上一篇:两月之间星入斗,畴昔之夜星入月;入斗前史验虏走,入月韩诗应虏 | 宋·李曾伯 记十五日夜星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