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①归来。
--- 唐·杜甫 不见

【题注】近无李白消息。【按】① 一作:始《杜诗详注》:
顾宸曰:公与白同游齐鲁,在天宝四载。白有《鲁郡石门别杜》诗,自此以后,公屡形怀忆,竟不得再见。《义门读书记》:
(李白)不过佯狂纵酒,遂致世人欲杀,触此骇机,真可哀也。……深讽其自爱也(末二句下)。《唐宋诗醇》:
三诗(按即此诗与《怀旧》、《所思》)真朴,若自胸臆流出,所谓文生于情,不求工而自至。《读杜心解》:
“不见”、“可哀”四字,八句之骨。只五、六着李说,馀俱就自心上写出“不见”之哀,笔笔凌空。上四,泛言其概,下乃从放遂后招之。然放逐之由,已含“欲杀”内;招之之神,已舍“怜才”内。公忆李诗,首首着痛痒。《杜诗镜铨》:
真知己语(“世人”二句下)。结语抵一篇《大招》。《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用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对挚友的深情。
开头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了。“不见”二字置于句首,表达了渴望见到李白的强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强调思念时间之长。杜甫和李白自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没有见面了。
紧接着第二句,诗人便流露出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满现实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时的接舆。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并常常吟诗纵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抒发欲济世而不得的悲愤心情。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这实在是一个大悲剧。“佯狂”虽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却深深地理解和体谅李白的苦衷。“真可”两字修饰“哀”,生动地传达出诗人无限叹惋和同情的心事。
这种感情在颔联中得到进一步展现。这两句用了一个“反对”,产生了强烈对比的艺术效果。“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牵连,这些人就叫嚷要将“乱臣贼子”李白处以极刑。这里“皆欲杀”和“独怜才”,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怜”承上“哀”而来,“怜才”不仅是指文学才能,也包含着对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一诗,以苏武、黄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贾谊、孔子之典来写他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悲剧。而这种悲剧也同样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吗?“怜才”也是怜己。共同的遭遇使两位挚友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了,这就是杜甫深切哀怜的根本原因。
颈联宕开一笔,两句诗是对李白一生的绝妙概括,勾勒出一个诗酒飘零的浪漫诗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飘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许能浇其块垒,慰其忧愁。这一联仍然意在写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层地抒发了怀念挚友的绵绵情思。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黄宝华)(类似词句)不见李生久
【不见李生久】《舟行怀友人李明宇集杜句》张萱·明
【怜才不见李生久】《兀坐读空同子诗有怀大复》王尚綗·明
【不见李生久】《过浔阳饮李藜仲署中》成性·清
【不见李生久】《又赠槎寄》朱景英·清
【不见李生久】《不见》何永沂·当代
【汉文不见贾生久】《四贤一不肖诗 范希文》蔡襄·宋
【上思贾生久不见】《范资政移镇杭州一百韵》金君卿·宋
【不见曲生久】《独酌罢夜坐》陆游·宋
【不见黄生久】《茂钦至得德兆起居》李仁·元
【不见贾生久】《寄大梁贾道诚兼简王左诸贤》顾璘·明
【黄生久不见】《送黄隐君南归》谢榛·明
【不见黄生久】《舟次逢黄白仲山人》王弘诲·明
【不见朱生久】《寄朱汝修兼讯李惟寅》胡应麟·明
【不见黄生久】《寄黄海野天曹郎谪归》赵完璧·明
【不见王生久】《询王三雅礼消息不得》毛奇龄·明末清初
【不见李君久】《寄溧水宰李仲镇》曹勋·宋
【君不见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试院煎茶》苏轼·宋
【君不见李生出门仰天笑】《出门行》皇甫汸·明
【不见李生今五年】《得李南涧书知于广州相待却寄》钱大昕·清
(类似词句)佯狂真可哀
【佯狂真可哀】《林检院琦第一百三十五》文天祥·宋
【阮生猖狂真可哀】《啸台》赵贞吉·明
【落魄佯狂自可哀】《雪中忆昔五首》方回·宋末元初
(类似词句)世人皆欲杀
【世人枉是皆欲杀】《小园漫兴四首》俞德邻·宋
【世人皆欲杀】《吕武第一百一十三》文天祥·宋
【又不见谪仙世人皆欲杀】《题何子应金华书院图》王十朋·宋
【世人皆欲杀】《张文献公读书堂》项安世·宋
【世人妒才皆欲杀】《赠表兄冯茂》陈子升·明末清初
【世人皆欲杀】《挽高心夔联》宗月锄·清
【世人皆欲杀】《卢骚》蒋智由·清
【我痛世人皆欲杀】《书愤寄所思》孙原湘·清
【狂到世人皆欲杀;】《太白楼联》姚兴泶·清
【世人皆欲杀】《留赠长清何明府淡园二十韵》戴亨·清
【不见世人皆欲杀】《青山谒太白墓》洪亮吉·清
【不是世人皆欲杀】《金缕曲 赠容若见赠,次原韵》顾贞观·清
【李白世人皆欲杀】《寄苏戡》严复·清末近现代初
【世人皆欲杀】《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世人皆欲杀】《感事述怀五排百韵,寄家雪洲兼鹿港香邻诸友》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狂到世人皆欲杀】《金缕曲·三十自嘲》邹韬·清末近现代初
【未必世人皆欲杀】《临江仙 二旬不得吴藕庼书,云有泰岱之游,赋此讯之》龙榆生·近现代
【一夕世人皆欲杀】《中秋夜读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贰拾年》题后》何永沂·当代
【众人皆欲杀】《重读徂徕集》欧阳修·宋
【不管时人皆欲杀】《题琵琶亭》郭明复·宋
【斯人皆欲杀】《挽陈宪副》李之世·明
【人皆欲杀偏怜我】《栈道寄康德涵修撰》陆深·明
【人皆欲杀我怜才】《疁城孙恺似编修欲行善于其乡竟遭吏议今方罢官就讯吴中相遇感愤成诗》查慎行·清
【人皆欲杀生原幸】《葭月二十六日喜晤石庄,兼话大甲官军捷信》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人皆欲杀;】《题书室自警》成惕轩·近现代
【人皆欲杀真名士】《读《卢骚小传》感赋(四首)》吴虞·近现代
【人皆欲杀岂无才】《哲维得上海友人书谓余已于某日化去戏赋此诗》梁鸿志·近现代
【世皆欲杀少怜才】《感昔》刘克庄·宋
【世皆欲杀我犹怜】《闻广文贾襄一被劾》申佳允·明
【世人欲杀渠不嗔】《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呈几叟仪曹四首》邓肃·宋
【李白世人欲杀之】《寄寄庵子》李梦阳·明
【世人欲杀君独否】《张伯起作怀贤行念予与彭孔嘉病中有日日礼医王语戏作俚句为答》王世贞·明
【世人妒生狂欲杀】《哭祝鸣皋》胡应麟·明
【世人正欲杀】《留赠原长清张明府稼兰四首》戴亨·清
【世人欲杀亦知音】《采石李翰林墓》程文正·清
【世人欲杀不得杀】《青山谒太白墓》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世人白眼尽欲杀】《长句一首赠林琴南》陈衍·清末近现代初
【世人欲杀独怜才】《挽周伯晋编修》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世人欲杀定何意】《人日遗章行严》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世人欲杀此何时】《何无怠属题花桥感旧图》李洸·近现代
【世人欲杀幸不死】《贺俞平伯先生暨德配许夫人重圆花烛诗》施蛰存·近现代
【世人欲杀吾知罪】《自咏答与可与可赠诗有谀泛处,自咏答之》聂绀弩·近现代末当代初
【尽世人欲杀心犹铁】《贺新郎 观公号文章即用曹宝麟教授步稼轩原韵》陈兴武·当代
【世人欲杀卿怜我】《杂诗》黄清士·当代
【世人相见皆欲走】《奉邀张孟奇使君偕邓伯乔李烟客梁非馨集竹素山房辱惠长篇赋答一首》欧必元·明
(类似词句)吾意独怜才
【吾意独怜才】《挽张舍人安国四首》王阮·宋
【只应吾意独怜才】《挽金安清联》杨仲愈·清
【清才吾独怜】《赠刘良倩》伍瑞隆·明
【吾意怜才力发丝】《甲辰书事二首》刘克庄·宋
【怜才自吾意】《哭杨伯翼二首》沈一贯·明
【吾意独怜残】《残菊二首》释函可·明
(类似词句)敏捷诗千首
【敏捷诗千首】《感事述怀五排百韵,寄家雪洲兼鹿港香邻诸友》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惜君敏捷诗千首】《赠答新草》何永沂·当代
【兴来敏速诗千首】《次韵彦周见寄二首》释德洪·宋
【敏捷千首追诗翁】《和邵观复见赠》黄公度·宋
【千首敏捷终何如】《题杜文贞公小像》吴廷华·清
(类似词句)飘零酒一杯
【故旧飘零酒一杯】《雪后》吕本中·宋
【飘零酒一杯】《菩萨蛮 集句》王安石·宋
【秋色飘零酒一杯】《送袁解元南归》欧大任·明
【飘零酒一杯】《怀何檗樵》许炯·明
【零落江湖酒一杯】《发泗州》张耒·宋
【泪落零阳酒一杯】《凤凰台二首》黎廷瑞·宋
【海上飘沦酒一杯】《题鲁迅诗后二首》胡士莹·近现代
【独酌飘零一杯酒】《偶作》李纲·宋
【一杯閒客两飘零】《清音堂与赵德庄太常小饮在馀干琵琶洲傍洲以形似得名》范成大·宋
【一杯浊酒慰飘零】《送王汝之江西二首》赵蕃·宋
【一杯浊酒慰飘零】《楼步》赵蕃·宋
【太白飘零一杯酒】《诗庄》吴当·元
【飘零且一杯】《雨后过集徐氏诸子馆》李英·明
【飘零一杯酒】《功德寺牡丹》黎民表·明
【飘零落酒杯】《刘晁之家园六咏 梅涧》姜特立·宋
【杯酒飘零】《选冠子》张景修·宋
【飘零骨肉怜杯酒】《送吴友直过吴门省亲》方一夔·宋
【飘零杯酒暮堪愁】《杨青驿》卢龙云·明
【飘零入酒杯】《乔启仁后园丁香花盛开迟过同赏》黎民表·明
【杯酒飘零识马周】《柬友》杨炌·清
【飘零共酒杯】《赠姚秋士》江开·清
【醉尔飘零浊酒杯】《别稚存》黄景仁·清
【飘零杯酒】《金缕曲 赠旧日同窗》朱帆·近现代
【飘零杯酒诗千首】《闻友仁得昭雪归沪》孙玄常·近现代
【醉尔飘零浊酒杯】《述况抒怀集两当轩诗》何永沂·当代
【醉此飘零浊酒杯】《赠答新草》何永沂·当代
【借尔飘零浊酒杯】《《永沂集联》自序诗五首》何永沂·当代
【可堪杯酒对飘零】《鹧鸪天 徐续先生属题对庐诗词集》王蛰堪·当代
【湖海飘零酒一卮】《次韵酬刘遂卿》王庭圭·宋
【飘零酒一觥】《和姚明之》王质·宋
【浊世飘零酒一壶】《将入罗浮书南枝堂壁》薛始亨·明
【飘零酒一觥】《晚泊嘉兴》王尔梅·清
(类似词句)匡山读书处
【好似匡山读书处】《题画》杨荣·明
【仍榜匡山读书处】《为胡进士孟韬作匡山读书处歌》王世贞·明
【匡山读书处】《集杜句述怀寄见心书记》至仁·明
【他日匡山读书处】《华秋槎司马北山旅舍图》孙星衍·清
【抛却匡山读书处】《题张徵君池上草堂画帧》孙星衍·清
【匡山自有读书处】《偕庄明府同游楼观作歌》孙星衍·清
【匡山昔日读书处】《高碧湄同年春间谒选入都取道阊门流连旬日盛称铜柈吴叟之为人心向往之道远莫致乃不浃月而余已与吴叟见于金陵碧湄邮书坚余引退之约亦适由济南递至赋此答之并呈铜柈即用湘乡相侯赠吴叟诗原韵》李鸿裔·清
【须在匡山读书处】《得稚存渊如书却寄》黄景仁·清
【浮山读书处】《挽贵平大夫》吴泳·宋
【嵩山读书处】《走笔问讯晁四以道》周行己·宋
【陶山读书处】《陶山书院》汪应辰·宋
【长忆龙山读书处】《白云书舍图为掾史褚德刚赋》刘崧·元末明初
【龙山读书处】《晦翁岩四首有引》卢龙云·明
【便忆家山读书处】《溪山书屋为钱惟常作》徐庸·明
【移向鸿山读书处】《题夏太常满林风雨图二首》徐溥·明
【觅尔深山读书处】《夜渡小江口宿丹崖赵氏寄怀李子田太史》朱器封·明
【东山读书处】《送李司训》邵宝·明
【嵩山读书处】《寄木虚》郑善夫·明
【龙山读书处】《赞宇陈生在金陵为贾矣而手不释卷其志足嘉也诗以赠之》苏升·明
【溪山读书处】《溪山读书图》袁华·明
【云是秋山读书处】《题秋山读书图送旧京邹山人还紫微兼询沈耕嵓徵君》毛奇龄·明末清初
【焦山读书处;】《课儿联》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好似匡庐读书处】《题师侍郎画四首》胡俨·明
【匡庐大好读书处】《翁覃溪先生以先文节公像属题像李晞古笔藏夏邑彭春衣侍讲家此先生属山阴朱兰圃临本也》黄景仁·清
【匡山读书头如雪】《题何子应金华书院图》王十朋·宋
【匡山人老读书年】《浦阳十咏 月泉春诵》柳贯·元
【曾是匡山读书客】《商学士画云壑招提歌》柳贯·元
【依旧匡山借读书】《闰正月得复孺先生见教去冬寄怀之诗谨次韵奉答》钱应庚·元
【匡山云绕读书台】《送崔同年掌教建昌》梁有誉·明
【读书匡山阴】《题李将军麓峰读书处》王褒·明
【匡山尚有读书堂】《读书堂》毛德琦·清
【读书头白匡山后】《登五老峰》李滢·清
(类似词句)头白好归来
【头白归来是客游】《金陵怀古》吴融·唐
【归来头白还戍边】《兵车行》杜甫·唐
【归来头白已憔悴】《于将军》孔平仲·宋
【头白不归来】《山房》曾几·宋
【故宜头白懒归来】《九华山》王十朋·宋
【头白归来笑李生】《上何著作晋之》林光朝·宋
【匡山头白早归来】《书李公择白石山房》苏轼·宋
【功成头白早归来】《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苏轼·宋
【头白赋归来】《次韵颍叟弟耕堂即事》苏泂·宋
【为问归来头白未】《监学同舍饯南康新使君黄雍文分韵》虞俦·宋
【头白早归来】《菩萨蛮》辛弃疾·宋
【头白早归来】《宝月偶值报慈坐中走笔》释德洪·宋
【头白归来堪自贺】《少保席间道襄州朋旧》项安世·宋
【归来耳热忘头白】《夷山醉歌》汪元量·宋末元初
【头白归来草太玄】《张楂翁自凤阳还钱唐赋此以寄》刘涣·元
【头白归来春梦醒】《小景》吴子庄·元
【可怜头白归来日】《次韵刘宪副春日湖上有感五首》郑元祐·元
【头白归来也自贤】《寄李太无》宗衍·元末明初
【头白归来惊面生】《归来》王冕·元末明初
【头白归来第几峰】《元气堂成》何吾驺·明
【主人归来未头白】《寄功甫归隐东麓》徐问·明
【主人头白归来日】《梯云楼》林光·明
【头白归来济时了】《谒谦斋少师》沈周·明
【头白归来惟感慨】《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沈周·明
【头白归来宅半荒】《别鲍溪甫程公亮二子》李流芳·明
【头白归来沧海滨】《答周发公并贻乃弟角长》梁宪·明
【头白待归来】《水定茂仲实挽词》释妙声·明
【相期头白归来日】《寄东初丈》刘富槐·清
【头白归来应卜筑】《题史铁力竹窗夜坐图二首》吴敬梓·清
【头白可归来】《水调歌头》吴藻·清
【头白归来所向穷】《哭李婿旸谷二首》查慎行·清
【谪仙头白倘归来】《自题庐山纪游集后》查慎行·清
【头白归来是老僧】《行路难》钱澄之·清
【头白归来忍独醒】《更生示元日感怀之作次韵和酬》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匡山头白归来晚】《渡江云 读青梅馆诗词稿有怀曩日里中文酒之欢,依声赋此,感不绝心》姚鹓雏·近现代
【未妨头白不归来】《庐山杂诗十四首 开先寺后有读书台杜甫诗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苏轼诗亦云:“匡山头白好归来”余登斯台,有感其言,因为此诗余所谓“归来”与杜苏所云不同也》汪精卫·近现代
【头白归来办一区】《香宋先生堂成,道贺》庞俊·近现代
【枝头白鸟已归来】《白玉兰二首》添雪斋·当代
上一篇:问驿寻梅路渐深,壁间谁帖迈来禽;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 | 宋·李曾伯 过清湘洮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