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里栽桃,仙家种杏,到处成疏隔。千林无伴,澹然独傲霜雪。
且与管领春回,孤标争肯接、雄蜂雌蝶。岂是无情,知受了、多少凄凉风月。
寄驿人遥,和羹心在,忍使芳尘歇。东风寂寞,可怜谁为攀折。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蘋叶。谁作秋声穿细柳,初听寒蝉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彻。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兰衾虚设。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
免被花迷,不为酒困,到处惺惺地。饱来觅睡,睡起逢场作戏。
休说古往今来,乃翁心里,没许多般事。也不蕲仙不佞佛,不学栖栖孔子。
懒共贤争,从教他笑,如此只如此。杂剧打了,戏衫脱与呆底。
--- 宋·朱敦儒 念奴娇

这是一首咏月词。
开篇“插天翠柳 ,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以问句起。这份奇丽“月上柳梢头”的景象恰是躺在柳下“藤床”纳凉仰看天宇者才能产生的幻觉 :“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觉便出现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样。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凉意,更会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纳凉赏月的词人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 ”以下写词人凭幻想飞入月宫后所闻、所见及所感。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笙箫”,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吧。然而“玉锁”当门而“无人掣 ”,说明月宫清静,不受外界干扰,原本打算寻声暗问的词人不觉感到怅然。回顾天空,是“闲云收尽 ”,海光与月光交映生辉,炼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过片 :“谁信有药长生?”则针对关于月宫的传说,抒发自己的见解。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在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在词人看来,人间那些“打碎珊瑚”之类的夸豪斗富之举,远比不上赏玩月中枝叶扶疏的仙桂来得超凡脱俗 。“打碎珊瑚”出于《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这里信手拈来,反衬月中桂树之可爱,自然惬意。作者通过如此清空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美丽、纯洁、没有贪欲的境界。在这里,他两袖清风 ,“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感到凡心洗尽,有脱胎换骨之感。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月下的梦,尽管美丽动人,却又无从对证,只能自得于胸怀,不可为俗人说。故结云 :“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深沉的感喟和对尘世的深切厌倦见于言外。
这首词写在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说,其境优美清寂,塑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似乎有意与充满烽烟势焰的人间对立。故前人或谓其为“不食烟火人语”。
上一篇:玉鱼金碗埋山阿,龙泉宝鼎沈长河;连环斫断唾壶缺,古物人世旋消磨 | 清·钱梦铃 朱碧山银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