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 宋·姜夔 长亭怨慢

【注】序:中吕宫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昔年种柳:此处引语出自庾信《枯树赋》,故事则在《世说新语》,“〔东晋〕桓公北征,经金城,前为琅琊王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姜夔二十三岁时,曾游安徽合肥,与此地的歌女姊妹二人相识,时日一长,往来酬唱,情投意合。无奈客子行色匆匆,终有一别。后来,作者屡次到合肥与二女相会,情意愈浓。光宗绍熙二年,作者再次来到合肥,但不久就离去了,这首词大概作于离去之时,以寄托对二女的无尽眷念之情。
题序中所谓“桓大司马”指桓温。而题序中所引 “昔年种柳”以下六句 ,均出庾信《枯树赋》,按此词是惜别言情之作,而题序中只言柳树,一来合肥的街巷都种柳树,因此作者写的有关合肥的情词,多借柳树发感。二来作者故意为之,以掩饰其孤寂之怀。
上半阕是咏柳。开头说,春已深,柳絮吹尽,柳阴浓绿 。这正是合肥巷陌情况。“远浦”二句点出行人乘船离去 。“阅人”数句又回到说柳。长亭(古人送别之地)边,离人黯然销魂,而柳则无动于衷,依然“青青如此” 。暗用李长吉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以柳之无情反衬自己惜别的深情。这半阕词用笔不即不离,写合肥,写离去,写惜别,而表面上却都是以柳贯串,借做衬托。
下半阕是写自己与情侣离别后的恋慕之情 。“日暮”三句写离开合肥后依恋不舍。唐欧阳詹在太原与一妓女相恋,别时有“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之句。“望高城不见”即用此事,正切合思念情侣之意。
“韦郎”二句用唐韦皋事。韦皋游江夏,与女子玉箫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定数年后来娶。后来诺言成空,玉箫绝食而死(《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
这两句是说,当临别时,自己向情侣表示,不会象韦皋那样“忘得玉环分付”,自己必将重来的。下边“第一”两句是情侣叮嘱之辞。她还是不放心,要姜夔早早归来 ,否则“怕红萼无人为主”。因为歌女社会地位低下,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其情甚笃,其辞甚哀 。“算空有”二句以离愁难剪作结。这半阕词写自己惜别之情,情侣属望之意,凄怆缠绵。陈廷焯评此词云:“哀怨无端,无中生有,海枯石烂之情。”(《词则·大雅集》卷三)可谓的评。
姜夔少时学诗取法黄庭坚,后来弃去,自成一家,但是他将江西诗派作诗之艺术手法运用于词中生新瘦硬,自成一家。男女相悦,伤离怨别,本是唐宋词中常见的内容,但是姜夔所作的情词则与众不同。他屏除秾丽,着笔淡雅,不多写正面,而借物寄兴(如梅、柳),旁敲侧击,有回环宕折之妙。它不同于温、韦,不同于晏、欧,也不同于小山、淮海,这是极值得玩味的。(类似词句)是处人家
【是处人家】《庆春宫/高阳台 立春》陈德武·宋
【是处人家捣练忙】《和颜长官百咏 客路》朱继芳·宋
【是处人家开竹门】《颂古三十一首》释梵琮·宋
【是处人家作寒食】《次韵》韩淲·宋
【是处人家爱读书】《福州》龙昌期·宋
【是处人家种杨柳】《杨柳枝词》周霆震·元
【是处有人家】《过二峡》成鹫·明
【是处人家耕最勤】《老山写生》俞律·近现代
【是处人家】《三姝媚 春郊游罢次梦窗韵》邓桐芬·近现代
【是处人家秋浸浸】《蝶恋花二首》卢青山·当代
【是处银滩红柳绕人家】《虞美 人 · 海滩拾韵》张晓虹·当代
(类似词句)绿深门户
【绿深门户啼鹃外】《高阳台 寄题荪壁山房》李彭老·宋
【正绿深门户】《三姝媚 春郊游罢次梦窗韵》邓桐芬·近现代
【绿深门户】《瑞龙吟 拟招溪隐社诸子磐溪春游,次美成韵》邵祖平·当代
(类似词句)阅人多矣
【今古阅人多矣】《水调歌头 寿王汝良》刘过·宋
【阅人多矣妙通神】《再赠陈高眼二首》姚勉·宋
【阅人亦多矣】《舟行》俞德邻·宋
【素娥阅人多矣】《水调歌头 自和》李曾伯·宋
【此山阅人亦多矣】《过熊耳山》晁补之·宋
【阅人多矣君自信】《赠卜者张生歌张历阳人也》李廌·宋
【是阅人多矣】《古洗》章甫·宋
【先生阅人亦多矣】《谢包宏斋著述科目之荐》萧立之·宋
【阅人政尔亦多矣】《赠王进之》赵蕃·宋
【小夫阅人盖多矣】《别蒋颖叔》黄庭坚·宋
【老子阅人盖多矣】《送二赵金陵秋闱之行》陈造·宋
【此地阅人多矣】《西河 己亥秋作》黄升·宋
【想此处阅人多矣】《贺新郎 落星寺》黎廷瑞·宋
【阅人多矣主人翁】《都门观别》刘昂·金
【江山阅人多矣】《木兰花慢》刘秉忠·元
【阅人多矣】《水龙吟》许有壬·元
【老子阅人多矣】《鹊桥仙 赠相师周可山》许有壬·元
【阅人多矣金在石】《锦衣篇答赠钱君德夫》徐渭·明
【阅人多矣青青树】《广落花诗三十首》王夫之·明末清初
【阅人多矣子真稀】《自江宁至和州途中作》孙星衍·清
【阅人多矣是寒蝉】《冬柳》赵函·清
【阅人多矣】《壶中天十首》项鸿祚·清
【此君阅人应多矣】《太初古甓凿砚歌》高凤翰·清
【阅人多矣】《西子妆慢 娟净用梦窗韵,有感和之》许宝蘅·清末近现代初
【算今日阅人多矣】《金缕曲 寄金宝陈晴山怡保黄蕴山》李继熙·近现代
【阅人多矣】《水龙吟 题胡元初太守武黄官廨柳榭图》张伯驹·近现代末当代初
【阅人亦多矣】《四哀歌》裴涛·当代
(类似词句)树若有情时
【天若有情时亦老】《乱后游劳山时丙戌秋日》黄公渚·近现代
【树老于人若有情】《早桂》翁挺·宋
(类似词句)望高城不见
【望高城不见】《归朝欢 叙南李将军园海棠》杨慎·明
【望高城不见】《水龙吟 咏霞用张蜕岩赋倩云词韵》郭麟·清
【望高城不见】《长亭怨慢》白敦仁·近现代末当代初
【高城已不见】《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欧阳詹·唐
【高城已不见】《发仪真寄常父兄》孔平仲·宋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筑城行》刘克庄·宋
【隐隐高城不见】《瑞鹤仙 离筵代意》洪瑹·宋
【高城不见水茫茫】《临江仙 合江放舟》程垓·宋
【回首不见高城】《拥鼻吟/吴音子 吴音子》贺铸·宋
【不见高城始是愁】《次韵罗郢州送别》项安世·宋
【高城不见夕阳斜】《定风波》魏夫人·宋
【不见高城】《望海潮 发高丽作》赵可·金
【高城不见人】《渝江登陆》杨慎·明
【曾闻不见高城句】《中秋大雨感旧》沈守正·明
【高城不见况天涯】《浪淘沙》张景祁·清
【不见高城暮】《点绛唇》宋育仁·清末近现代初
【高城不见暮天长】《风入松》俞平伯·近现代末当代初
【望荒城不见】《梅子黄时雨 送滋泉、良甫之淮南,兼寄拂青,同漱泉赋》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望高楼不见】《长亭怨四首》蒋敦复·清
【望高楼不见】《拜星月慢》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眼望高城不敢前】《氓入城行》赵执信·清
(类似词句)只见乱山无数
【只见乱山无数】《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姚燮·清
【遥见乱山无数】《摸鱼儿 用稼轩韵自题复堂填词图》谭献·清
(类似词句)韦郎去也
【韦郎去也】《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姚燮·清
(类似词句)怕红萼无人为主
【红萼无人为主】《百字令 过冷香馆,赠心兰,集石帚句》冒广生·清末近现代初
【红萼久无人为主】《宴山亭》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怕清绝无人为主】《探春慢》李慈铭·清
【怕底无人为主】《锁窗寒 宵寒无寐,倚无射商犯中吕宫正宫示贺逊飞鹏武、王南村效良》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难剪离愁千缕
【怕难剪离愁万缕】《月下笛》蒋敦复·清
上一篇:老子婆娑,那回也上南楼去;素娥有恨隐云屏,元是娇痴故;鸾扇徘徊未 | 宋末元初·刘辰翁 烛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