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秋雨晴时泪不晴。
--- 宋·苏轼 南乡子 送述古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 ),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在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 ,衬托词人主观之情 。“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象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象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 ”,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作者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作者自身的感情和心绪 ,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类似词句)回首乱山横
【回首乱山昏】《送夏辟疆解官》毛滂·宋
【不胜回首乱山青】《过徐》庄昶·明
【乱山回首芙蓉稠】《送人省觐》张凤翔·明
【乱山回首正秋阴】《卧病寄钱元抑》顾璘·明
【回首乱山飞鸟隔】《忆同俞羡长张元春何主臣吴德符游宿湖上弹指隔岁孤坐小园横塘烟雨甚思四君挐木兰飞白堕共之辄题一绝便面寄吴生传致三子》胡应麟·明
【乱山回首失层层】《三入天湖呈契和尚》成鹫·明
【回首乱山重叠】《鹊桥仙 送别》俞士彪·清
【回首乱山晚】《迈陂塘 寄题汪孝廉、许王两孺人合传》谈印梅·清
(类似词句)不见居人只见城
【不见居人只见村】《至乌石邸舍二首》范梈·元
【只见空城不见台】《金陵》汪元量·宋末元初
【只见游车不见城】《南乡子·城门水塘书所见》王韶生·近现代末当代初
(类似词句)谁似临平山上塔
【一别临平山上塔】《次韵杭人裴维甫》苏轼·宋
(类似词句)迎客西来送客行
【迎客西来送客行】《浣溪沙》石孝友·宋
(类似词句)归路晚风清
【篮舆归路午风清】《过方山近城田畴蔚然喜而有感》郑潜·元末明初
【喜共清游归路晚】《陪靳利安检校游了山灵岩寺留题》郑潜·元末明初
【清景留人归路晚】《九日登泰山过普照寺有怀》李杰·明
【晚风归路杜鹃啼】《浣溪沙 春题别墅》吴儆·宋
(类似词句)一枕初寒梦不成
【一枕华胥梦不成】《浣溪沙》陈允平·宋
【一枕华峰梦不成】《逋吏巢为方棠陵题》王渐逵·明
【一枕黄粱梦不成】《夜宿崇明寺旧寓》郭谏臣·明
【一枕西风梦不成】《长安秋兴寄伯兄》孙廷璋·清
【一枕黄梁梦不成】《不寐》郑用锡·清
(类似词句)秋雨晴时泪不晴
【秋雨晴时小疾平】《古驿》陆游·宋
上一篇:生前知己人谁是,今日人人识姓名;葬地不封秋树死,诗坛空在墓山平 | 宋·戴栩 题方干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