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杜甫 赠花卿

【按】① 一作:去《升庵诗话》:
(花卿)蜀之勇将电,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时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公之绝句打馀首,此为之冠。唐世乐府、多取当时名人之诗、唱之、而音调名题各异。杜公此诗,在乐府为人破第二叠。《诗薮》:
(杜甫七绝)惟“锦城丝管”一首近太白。杨复以措大语释之,何杜之不幸也!《唐诗解》:
少陵语不轻造,意必有托。若以“天上”一联为目前语,有何意味耶?元瑞复以闬修解为“措大”语,是不知解者。汉人叙《三百篇》。作讽刺者十居七,孰非“措大”语乎?《唐风怀》:
南村曰:少陵篇咏,感事固多,然亦未必皆有所指也。杨用修以花卿为敬定,颇似博会,元瑞云是“歌妓”。于埋或然。《杜臆》:
胡元瑞云:“花卿盖歌妓之姓。”……余谓此诗非一歌妓所能当,公原有《花卿歌》,今正相同,其为花敬定无疑。《杜诗详注》:
此诗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无以过之。《唐宋诗醇》:
绝句独主风神,此则音韵铿然矣。《杜诗镜铨》:
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此等绝句,亦复何减龙标、供奉!《古唐诗合解》:
杜工部诗称诗史,于此一绝便见。《网师园唐诗笺》:
不必果有讽刺,而含蕴无尽。《岘佣说诗》:
少陵七绝,槎枒粗硬,独《赠花卿》一首,最为婉而多讽。《唐宋诗举要》:
杜子美以涵天负地之才,区区四句之作未能尽其所长,有时遁为瘦硬牙杈,别饶风韵。宋之江西派往往祖之。然观“锦城丝管”之篇,“岐王宅里”之咏,较之太白、龙标,殊无愧色。《石遗室诗话》:
《花卿》、《龟年》诸作,在老杜正是变调,偶效当时体。《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刺之耶?赞之耶?俱失身分、宜严武之欲杀。因自占地步,反成轻薄,诗人所宜戒也。《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崔 闽)(类似词句)锦城丝管日纷纷
【锦城歌管日纷纷】《偈颂六十五首》释普济·宋
【锦城丝管纷纷处】《玉楼春 次研究生邓小军留别原韵》宛敏灏·近现代
【南楼丝管日纷纷】《武昌》苏泂·宋
【记当日锦城丝管】《贺新郎》陈维崧·清
(类似词句)半入江风半入云
【半入江风半入云】《偈颂六十五首》释普济·宋
【半入江风半入云】《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程敏政·明
【半入江风半入云】《金陵某庙戏台联》李寿蓉·清
【半入江风半入云】《琵琶亭联》董云岩·清
【半入江风半入云】《鹧鸪天 春感集杜》张伯驹·近现代末当代初
【清风半入云涛堆】《泷槎吟为彭汝正》罗伦·明
【大旆凌风半入云】《送林君自江南帅入领禁兵》王世贞·明
【半入江云半落风】《题竹》贡性之·元末明初
【半入江云黯结愁】《赤壁感兴》李得阳·明
【半入江云中】《题朱光禄园中杂景十首 江云楼》胡应麟·明
【纷纷半入江云去】《续落花诗三十首》王夫之·明末清初
【江帆半入云】《晓发樟树镇》赵廷枢·清
【半入江天半入云】《即景》黄文仪·清
【半入楚江云】《三犯渡江云》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归云半入岭】《初晴应教》虞世南?隋末唐初
【半入青云里】《盘山》无名氏·唐
【峰峦半入云】《新岭临眺寄连总进士》欧阳玭·唐
【流云半入苍龙阙】《古娥眉怨》王翰·唐
【半拂平沙半入云】《赋得听边鸿》白居易·唐
【云外岚峰半入天】《洛北村居》韦庄·唐
【高标一半入青云】《游桥南竹园》曾几·宋
【苍崖半入云涛堆】《武昌西山,并叙》苏轼·宋
【明月一轮云半入】《题王顺伯秘书所藏兰亭修禊帖》袁说友·宋
【房接高楼半入云】《赠奭山人》薛师石·宋
【半入青云两翅张】《护国院十咏 凤凰山》韦骧·宋
【檐牙半入云】《齐云楼》释元肇·宋
【峰峦半入云】《天台山》释文珦·宋
【畬田半入云】《南丰道中》黄文雷·宋
【云割西山半入空】《次沈仲说韵》陈基·元
【半入青山半入云】《题湖山十景 松岭早行》陈镒·元
【九点青山半入云】《送王鲁从军》贡性之·元末明初
【半入青云里】《盘山石刻诗》无名氏·明
【岩捲晴湍半入云】《游浮渡》齐策名·明
【极浦青山半入云】《夕济黄河》严嵩·明
【寒山半入云】《西郊秋兴十首》何景明·明
【云低半入楼】《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佘翔·明
【云里青山半入楼】《雨后问林翼甫病》佘翔·明
【青山半入云】《题画三绝》吴伯宗·明
【云帆半入吴】《登北固晓望》唐文献·明
【影伴仙凫半入云】《袜架二首》唐顺之·明
【岩花半入云】《白云岩》方学渐·明
【危峰半入云】《浈阳道中》李之世·明
【半度虚空半入云】《寄陈熙父》李之世·明
【半入云霄子夜长】《春夜闻歌》李孙宸·明
【匡庐半入白云隈】《望湖亭宴集得台字》梁梦雷·明
【黄山半入白云寒】《游牛首山用童庶子壁上韵二首》欧大任·明
【台上笙箫半入云】《次日蒋四公招同贺父母南河观舟并阅杂剧》王应斗·明
【凤尾翛翛半入云】《画竹》程敏政·明
【卓笔峰高半入云】《杨叔瓛地官挽歌六章 文崖》程敏政·明
【石径缘厓半入云】《和亨大脩撰席上联句赠行韵》李东阳·明
【高枝多半入白云】《古松》朱浙·明
【云霞半入岳阳楼】《送客游洞庭湖》谢榛·明
【楼压秋城半入云】《秋日登徐州延云楼》杨巍·明
【城郭千家半入云】《次日复携酒酌山堂晴眺再题壁之左方》胡应麟·明
【水云半入渔樵宅】《春雨望茅舍炊烟》张煌言·明
【丹梯半入云】《朝天宫登白鹤楼》郑明选·明
【楼光半入北山云】《游西樵山》郭棐·明
【竹响松涛半入云】《泊嘉州拟游峨眉不果登九顶山州守郑君麟野招饮其上薄暮乃还舟次为纪其游五首 清音阁》陈是集·明
【水上奇峰半入云】《同刘良倩何雅伯登三台岩》张穆·明末清初
【山泉多半入云根】《与姨丈李幼云师希杰再游长城感旧》史恩培·清
【云外岚峰半入天】《由广泉寺至卧佛寺》玄烨·清
【苍山半入云】《题刘松年画》胤禛·清
【翠色参天半入云】《御题松鹤图恭纪二首 松》胤禛·清
【半入云霄】《齐天乐六首》蒋士铨·清
【晚山半入乱云中】《往通州途中漫成》陈奕禧·清
【半入柔波半化云】《杨花曲和随园韵》黄人·清
【促节高歌半入云】《冬日克一过访和赠》黄景仁·清
【山多半入云】《桐庐》张大受·清
【双崖壁立半入云】《瞿塘石歌》冯其庸·近现代
(类似词句)此曲秪应天上有
【此曲只应天上有】《偈颂二十一首》释普宁·宋
【此曲只应天上有】《偈颂六十五首》释普济·宋
【此曲秖应天上有】《东流江水篇》黄佐·明
【此曲只应天上有;】《戏台联》姚念兹·清
【此曲只应天上有;】《听月亭联》张联桂·清
【此曲只应天上有?】《夜听邓丽君歌有慨》何永沂·当代
【此景只应天上有】《台山杂吟》元好问·金末元初
【此曲惟应天上有】《周昉按乐图》张翥·元
【此曲只应在天上;】《挽徐致靖联》王尊农·清
【风格只应天上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李群玉·唐
【图书只应天上有】《画山水行》张羽·元末明初
【异种祗应天上有】《玉茗堂》刘玉瓒·明
【绝艳只应天上有】《蝶恋花》陈家庆·清
(类似词句)人间能得几回闻
【人间能得几回闻】《画堂春 即席》仲并·宋
【人间那得几回闻】《集古挽乔仙》岑尔孚·明
【人间能是几回闻】《偈颂六十五首》释普济·宋
【人间能得几回花】《桃花》彭孙贻·明末清初
【人间能得几钟期】《荅许殿卿长史 其四》王世贞·明
【能得几人閒】《归宗山籁一百四首》释函是·明
【能得几人閒】《送客》何巩道·明末清初
【莽乾坤能得几人闲】《大观亭联》王珊森·清
【更能得几度人间今夕】《念奴娇》严绳孙·清
上一篇:仙人好楼居,乃在青云中;金窗洞然开,咫尺与天通;上有太古音,被以 | 元末明初·胡奎 敬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