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 宋·李祁 点绛唇

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离情。上片写眼前景色。水流歌断,春风又暮,从而引起往
事的怀念。下片写梦境。碧水黄沙,梅花无数,而月随人去,花自无语。全词抒情委婉,
含蓄蕴藉,幽美清雅,饶有韵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点绛唇》词,婉约清丽,胜处不减少游。此为怀人念远之词。
全词以行云流水般的空灵笔调,从闻歌入乎,转入梦境,又由梦中寻觅转入对月怀人。整首词回旋往复,句琢字炼,清空醇雅。
上片首句以一个“清”字为全词在感情上定下了幽清的基调。“水流歌断春风暮”,断,终了,这句是说那流水般的一曲清歌,在春风吹拂的暮霭中结束了。
“春风暮 ”,景语,一字一景,词中以下诸景,皆缘此三字而来 ;这里也同时点出了这首词的特定节候,这正是一个怀人的季节 ,怀人的天气,怀人的时刻。
“水流”,字面上自然是写“ 清歌”的缠绵婉转,实际上,这里“水流”即流水,暗寓知音,典出《列子·汤问 》。因而 ,“水流歌断”又寓有知音离别的意思。由此,作者的笔触转入怀人。作者写怀人,非用泛泛之笔,而是借助于一个梦境,把怀人念远的思想情绪写得深刻入微 。“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以及下片的“碧水黄沙”云云,皆是梦境,在用笔上又极见层次 。“梦云 ”、“依约”两句是入梦之境。“云”,是“梦云”,“树”是“树”是“烟树”,“江南路”是“依约 ”(隐约)朦胧的,极是迷离惝恍的梦境。由“云”而“树”而“路 ”,由飘忽而实在,梦中寻找知音的足迹甚明。
下片写梦中寻觅和对月怀人 。“碧水黄沙 ”,紧承上片结句之意,进一步写对知音的寻觅。如果说上片“依约江南路”是在朦胧中辨认知音去路的话,那么,“碧水黄沙”所表现的则是到处寻觅,水中陆上,无所不至,大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工夫了,且四字属对工稳,色彩鲜明,为本词的唯一亮色,这正是作者用笔变幻处。“梦到寻梅处”是穷尽“碧水黄沙”辗转寻找的结果,笔法由面到点,然后由“寻梅处”引出“花无数”,再由花而人,向花打听知音之所在。
这几句,用笔如剥茭,一步一层,层层转深,转愈深而情愈切,及至问花无语,寻觅无着,顿挫之下,不禁怅然若失,愁绪茫茫,不知所之,转见明月,也好象已随那人运去,而失去了它那固有的光辉 。“明月随人去”一句所展示的空间既大且空,读之令人如置身于一个广漠而暗淡的世界,进而想到作者于此所寄寓的感情必然是悲凉而空虚的。此时的作者,是醒是梦,已在难分难辨之际,这真是以景传情的神来之笔。
不过,作者的情调显然是过于低沉了,同样是写对月怀人,却不如苏轼“千里共婵娟”来得旷达。
此词作者是一位以清丽素雅著称的词人。他的作品,善写烟雨和月色,具有一种素淡、朦胧的美。本篇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艺术风格。(类似词句)依约江南路
【依约江南归路】《南浦 题秦端崖先生《寒梅著花未画幅》》刘嗣绾·清
【绿杨依旧江南路】《徐旷侯先辈北上》谈迁·明末清初
【依稀重到江南路】《题江南春图寄戊申翁》孙玄常·近现代
【依约江南梦】《秋怀二首示陈李二省曹》周紫芝·宋
【依约江南山谷里】《仁老寄墨梅》邹浩·宋
【依约江南九月秋】《九日,以公事随官曹之西山新寺,与宋良卿遍游诸寺》刘鹗·元
【依约江南梦痕小】《纤红曲听女伎双琵琶作》姚燮·清
【梦魂依约到江南】《舟中》陶孚尹·清
【依约江南】《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黄之隽·清
(类似词句)碧水黄沙
【碧水黄沙晴可浴】《白泮河鲙鲤小酌》林光·明
(类似词句)梦到寻梅处
【寻梅到处得闲游】《园中赏梅二首》陆游·宋
【到处寻梅看落花】《成趣小隐》韩淲·宋
【到处寻梅认香白】《西省海棠(有序)》杨基·元末明初
【夜来梦到相寻处】《梅杖》孙一元·明
【梦到寻诗处】《点绛唇 拟秋岩》王鹏运·清
【寻梅清梦到山坳】《和性之见寄韵》胡仲参·宋
(类似词句)问花无语
【问花曾怨不娇无语】《感皇恩》张侃·宋
【问花何事花无语】《点绛唇》张抡·宋
【问花花又娇无语】《蝶恋花》真德秀·宋
【问花底事花无语】《丑奴儿》陆深·明
【问花无语】《摸鱼儿 过天香楼,忆同崔格卿旧游,感而赋此》张惠言·清
【试与问花无语】《声声慢 题陈庆覃侍御伤心曲后》孙鼎臣·清
【问花无语】《百字令 题董壶山甥男“百花词”》赵芬·清
【问花花无语】《题寒禽弄菊画帧》方仁渊·清末近现代初
【问花无语】《湘春夜月 和圣秋》沈曾植·清末近现代初
【问花无语】《水龙吟 叶南雪丈属赋并蒂莲同辛白香雪》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问花无语】《点绛唇 同香雪赋词赠梅花禁用雪月香影等字》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问花无语堪惊】《临江仙》沈尹默·清末近现代初
【问花无语】《霜叶飞 仲清《艮庐填词第一图》》吴梅·近现代
【问花花又娇无语】《蝶恋花·春暮和作》魏毓兰·近现代
【问花无语休惆怅】《莺啼序》顾敏燕·当代
(类似词句)明月随人去
【有明月随人归去】《贺新郎 乙巳正月十日,双溪揽酒遗蜕亭,桃花方开,主人浩歌酌客,欢甚,即席作此》黄升·宋
【岁月随人去】《广陵偶题二首》汤显祖·明
【凉月随人去】《点绛唇八首》项鸿祚·清
【明月似环人去后】《秋日得书》余玉馨·明
【明月似环人去后】《秋日得书》谢五娘·明
【明月自随山影去】《游云门》元稹·唐
【树影不随明月去】《再题路支使南亭》方干·唐
【偿随明月去】《春日代情人》董思恭·唐
【傥随明月去】《思归乐》韩偓·唐
【明月不随双派去】《双溪驿》翁世修·宋
【去随明月倚栏干】《寄徐秋涧》张汝勤·宋
【欲放船随明月去】《忆润州葛使君》王令·宋
【明月相随去】《送谢景初廷评宰馀姚》范仲淹·宋
【步随明月瑶台去】《武夷九曲棹歌》余嘉宾·元
【明月可能随客去】《送人还鄱阳》李孝光·元
【梦随明月去】《关山月二首》胡奎·元末明初
【偶尔梦随明月去】《梦游五台次前韵》友松道人·明
【明月莫随流水去】《题竹二首》倪岳·明
【明月不随流水去】《陈缉熙先垄六咏 震泽秋蝉》张宁·明
【明月随君去】《送假生道人归大华山访师用渠别韵》林熙春·明
【一路马随明月去】《刑部郎中柳阳何君审刑江南过新安赠别》程敏政·明
【扁舟一去随明月】《苍梧言归口号》黄佐·明
【明月各随珠佩去】《石城曲题采莲图》陆师道·明
【明月自随波影去】《江上》胡安·明
【明月不随流水去】《东山顾命歌》觉澄·明
【晚将明月随君去】《酬李定夫过访镜园次韵》邓云霄·明
【好随明月去】《归宗山籁一百四首》释函是·明
【近晓不随明月去】《游七星岩》黄志尹·明
【明月欲随流水去】《舟中与胡元润谈泰淮盛时事次元润韵》周亮工·明末清初
【明月相随自来去】《夜》韩疆·明末清初
【明月相随天际去】《留别扬州诸君》姚鼐·清
【强随明月去】《对雪》李希圣·清
【远随明月去】《夜起》洪亮吉·清
【倘随明月去】《醉公子 闺情,集唐诗》董元恺·清
【明月随帆去】《九月十九将赴湖南夜发》邵齐焘·清
【故人醉去随明月】《谁园即事八首(选六)》张瑞玑·近现代
【归梦欲随明月去】《蝶恋花四首》沈祖棻·近现代
【明月随人】《洞仙歌 元宵词》丘崇·宋
【明月随人来远浦】《舟中寄刘昉秀才》欧阳修·宋
【明月随人共一天】《复次烟字韵答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苏辙·宋
【山空明月随人】《和子进六言二首》范祖禹·宋
【明月随人渡寒水】《姑熟乘月泛渔艇至东城访耿天骘》郭祥正·宋
【明月随人渡流水】《句》郭祥正·宋
【明月解随人】《偈颂二百零五首》释正觉·宋
【明月随人作上元】《归途旅思》孙嵩·宋末元初
【明月岂随人薄厚】《九月十一日夜对月》赵秉文·金
【明月欲随人意满】《满江红 孟州长冯巨川诞日》李俊民·金末元初
【随人明月娟娟静】《五和》段成己·金末元初
【明月更喜随人来】《和孙行简夜宿万寿山经阁诗韵二首》成廷圭·元
【山间明月随人出】《清德晚归》金涓·元末明初
【明月随人奈醉何】《柬刘方东》刘崧·元末明初
【明月暂随人】《苍梧夜坐》蓝仁·元末明初
【只有明月能随人】《桂月轩歌》李昱·元末明初
【明月解随人】《别友》沈周·明
【今夜随人明月乡】《重游阴那寺》翁思佐·明
【明月爱随人】《醉花阴》宋存标·明末清初
【明月随人到广州】《羊城中秋》丘逢甲·清
【明月随人】《玉漏迟 西湖夜泛》俞庆曾·清
【但明月随人】《寿楼春》吴藻·清
【明月随人】《烛影摇红 元宵灯宴》阮恩滦·清
【明月随人出画廊】《卜算子》项鸿祚·清
【明月岂随人显晦】《宵心和定盦秋心韵》黄人·清
【明月随人出凤城】《逮解回籍》宋育仁·清末近现代初
【明月随人过板桥】《与聘三步月至葫芦墩口占》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明月随人送晚寒】《云阳二首(选一)》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明月随人寤寐通】《夜醒》宗远崖·近现代
【明月随人欲上楼】《戊寅长沙寓楼晚眺》黄假我·近现代
【倩梦随人共明月】《鹣鹣曲》崔荣江·当代
【明月随人移影步】《思远人五首 秋吟》崔荣江·当代
上一篇:胡雁拂海翼,翱翔鸣素秋;惊云辞沙朔,飘荡迷河洲;有如飞蓬人,去逐 | 唐·李白 赠崔郎中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