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金舆玉辇无行迹③,风雨惟⑤知④长绿苔。
--- 唐·李远 听话丛台

【按】① 一作:尽 ② 一作:掌上 ③ 一作:消息 ④ 一作:年年 ⑤ 一作:谁《瀛奎律髓》:
平熟,但颇近套。不收,或谓遗材也。《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弼列为四实体。周珽曰:起是“听话丛台”。中即人所说昔时山川之胜,与今日改易之迹。结深致怀感凭吊之思,见豪华终于尽时,人主何苦为夯奢极欲也。造语不纤不诡,意味远隽。《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无端听人闲话,遇客正说丛台,满怀赵武灵王,甚欲闻其下落。乃见此客舒手指点,恣口论说,却纯是云遮巨鹿,河来宁晋,并不闻其略有一言半语说及此台也。于是听之而不胜太息也。昔者武灵梦得吴娃,特筑此台,数年不出,一时弦管绮罗,试思何等妖丽!而今细听客话,直是更无消息。然则惟馀山鸡,尽变野花,风风雨雨,苔痕无数,真不必亲至其地,而如见悲凉满目也。《初白庵诗评》:
五、六“变成”、“留作”四字,有稚气,有俗韵。《唐诗贯珠笺释》:
上半首直赋其事,三、四乃台上南北望出之景。下半首咏叹当年之盛、今日荒凉也,流利行气。中二联骨肉停匀。《唐三体诗评》:
破题即是听话。次联全赵形胜在指掌中,而武灵雄心霸略亦仿佛可见。转落后半,极俯仰凭吊之致。《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一、二是题之来脉。下六句皆出自客中口,而先抽二句写此台之高及形势之胜。至后半四句,然后以昔日之妖艳与今日之荒凉配合成文者。《网师园唐诗笺》:
言中绮丽,言外凄凉。《瀛奎律髓汇评》:
冯舒:首联是“听人话”。冯班:次联惟登丛台,始知其妙。纪昀:其平熟处在首句顺笔叙入失势,故以下再振拔不起。《唐诗笺注》:
昔赵武灵王梦得吴娃,因筑丛台,数年不出,其一时声色之盛,当莫有过之。此后人之想象焉,而恨不得亲至其地者。乃自客言之,殊不其然。夫自古及今,无盛不衰,无兴不废,即此而见,可为一叹:此作诗之大旨也。(类似词句)有客新从赵地回
【有客新从赵地回】《忆王孙》汪元量·宋末元初
【有客新从塞上回】《和颜长官百咏 边庭》朱继芳·宋
【有客新从鹤柘回】《李景山归自南谈点苍之胜寄题一首》库库·元
【有客新从古渡回】《古渡》冯伯祯·明
(类似词句)自言曾上古丛台
【自言曾上李陵台】《赠友人边游回》马戴·唐
【自言曾上五华台】《李景山归自南谈点苍之胜寄题一首》库库·元
(类似词句)弦管变成山鸟哢
【弦管变成山鸟弄】《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李桢·明
(类似词句)绮罗留作野花开
【绮罗留作野花开】《秋日登丛台集句》卢龙云·明
【绮罗留作野花开】《铜雀台》尹琦·明
【绮罗留作野花开】《厓门二十首》郭棐·明
【凤裙留作野花开】《宫人入道》沈天孙·明
【野花曾傍绮罗开】《登谢台》何景明·明
【绮罗开作野花閒】《姑苏怀古》周九罭·明
(类似词句)金舆玉辇无行迹
【金舆玉辇无踪迹】《宫词四首》江源·明
【金舆玉辇无踪迹】《厓门二十首》郭棐·明
【金舆玉辇无消息】《泗亭怀古次碑刻韵呈同年高淳陈活泉》陶益·明
(类似词句)风雨惟知长绿苔
【风雨惟知长绿苔】《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 西皋太守》朱朴·明
【风雨谁知长绿苔】《忆王孙》汪元量·宋末元初
【风雨帷知长绿苔】《客怀三首》江源·明
【风雨年年长绿苔】《玉泉寺亭》蔡可贤·明
【风雨渔矶长绿苔】《西岩图 为严彦恭题》孙蕡·明
【风雨年年长绿苔】《厓门二十首》郭棐·明
【风雨年年长绿苔】《吊厓》邝露·明末清初
上一篇: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爽 | 宋·李纲 永遇乐 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