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 宋·姜夔 念奴娇 其一

【注】序:予客武陵,湖北极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梅影笛声》:
这是一首歌咏荷花的词篇,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从这首词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艺术想象与艺术手法,它代表了作者清刚冷隽与高雅峭拔的艺术风格。下面主要讲三个特点。
一是以少总多。所谓"以少总多",就是说,这首词里有着高度的艺术概括。本篇以优美而精炼的笔触描绘出荷花的风神及其个性。词中所写的荷花,非仅一时一地,而是作者把所见过的最美的荷花与池塘打总儿概括到一起,融汇成这首词的主题和形象。作者在词前小序中说,有三个地方的荷花给他的印象最为美好:一是武陵,二是吴兴,三是杭州。作者写这首词的地点可能是在"吴兴(《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将本词附于吴兴之后),但词中所咏却非止吴兴一地。它把三个地方的荷花巧妙地组织在一起,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一个新的意境:池塘中有小船,船行过程有鸳鸯相伴,船儿驶入人迹罕到的池塘深处,这里有美如仙女的荷花,使人神清气爽,醉意消失,在飒飒的雨声之中,播散出阵阵幽香,这幽香竟然凝结成迷人的诗句。直到日暮时分,诗人尚不忍离去,怕的是西风颇吹、红花凋谢。还有高柳、老鱼都在把作者深情挽留……美好的大自然对诗人无限深情,诗人对大自然也深情无限。词中很难分出哪里是人、那里是花了。词中也很难分出作者所在之处到底是武陵,还是西湖、吴兴了。
二是词中有人。之所以出现上述意境,是因为词中有人在。这"人"不光指作者,而是指作者把荷花以及自然中的一切都人化一了。看:"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看:"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然而真正被人化了的却是荷花。看!这荷花打扮得多娇艳:"水佩风裳无数。"在作者感到暑热时,她为你"翠叶吹凉",甚至还可洒下一阵"菰蒲雨",(这"雨"实际是传来耳畔的荷叶相互磨擦的响声)。不管是日晒,还是雨淋,她始终为你撑起一把翠绿的雨伞:"青盖亭亭。"假如你饮酒过量,微有醉意,那么她的笑脸会使你清醒:"玉容消酒"。不仅如此,她的微笑,她的舞姿,以及随之而散发出的清冷的幽香,霎时间便转化成诗句。词中有人,正是诗意之所在。
三是句中有味。词之感人,在于词中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冷香"。"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是词中极富创造性的词句,充分反映出作者丰富而又独特的想象力。按常情分析,"嫣然摇动"怎么就会有"冷香飞上诗句"了呢?然而在词人看来,这"香"与"诗"却果真具有一致性。"香"是一种客观物质,是人们喜欢的一种气味,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嗅觉,而诗却是诉之于视觉或听觉的。按常情,嗅觉与视觉是不会直接沟通的,因为我们不能用鼻子去欣赏诗词,分析诗词。但是,在文学创作中,特别是诗词写作中,由于感情的激烈活动,有时却可以产生五官中各种感觉器官的联想,视觉有时可以沟通味觉、嗅觉、触觉、听觉。从而开辟出"通感"的渠道,并借以形成创作活动与审美活动。欣赏音乐,可以在无形中看到画面,读诗,可以唤到某些香味,甚至以为这诗句就是由"香"组成的。红楼梦中黛玉读《西厢记》就有"余香满口"的感受。这就是视觉与味觉的通感。同样,"冷香飞上诗句",自然可以从味觉和嗅觉转化为视觉了。从"香"转为"诗句"是作者感情态度产生联想的产物,反过来,读者也会跟着作者再回味一次这种感情联想所带来的美感享受。这种美感享受正是这词"味"之所在。
前面,我们谈到姜夔词喜用"冷"宇、"香"字。其实,这"冷香"二字正好代表了作者的艺术风格。表面看,作者写词,总是那么冷冷的、淡淡的,然而却自有其迷人之所在。这迷人的地方,就是词中所散发的经久不散的"冷香"。用"冷香"二字概括美夔的词风,似比"清刚冷峻与高雅峭拔"更加贴切而易懂。以下资料来源未详:
这是一篇托物比兴的咏物词,借写荷花寄托身世。宋代词人周邦彦是钱塘人 ,写下“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苏暮遮》)的名句。姜夔的这首咏荷词,也同样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世界,那里有冰清玉洁的美人,有您寻找的清香幽韵的梦?? 。从这首《念奴娇》词的小序知道,姜夔曾多次与友人倘徉于江南荷塘景色之中,因感其“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有是作。
词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向那美好的境界:正是荷花盛开的时候,荷花从中荡舟,一路上一对对鸳鸯伴着船儿戏水。真是到了荷花世界了,这里人迹罕到,只见那望不见边的荷塘,绿波荡漾,荷叶翻飞 。“水佩风裳”,本指美人妆饰,代指荷叶荷花,与周邦彦“一一风荷举”共得荷花之神理。从那碧绿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艳的荷花,好象美人玉脸带着酒意消退时的微红。一阵密雨从菰蒲丛中飘洒过来,荷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惹起诗人诗兴大发,写出了优美的诗句。
不觉光阴飞逝,已是日暮时分,只见那车盖般的绿荷,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欲去还留。凌波用曹植《洛神赋》之典故。只怕西风起时,舞衣般的叶子经不住秋寒的萧瑟而容易凋残,更为那无情的秋风将把南浦变成一片萧条而忧愁。还有那高高柳树垂下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都要挽留我住在荷花中间呢。田田的荷叶呵,您多得难以计算,可曾记得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
姜夔以清空骚雅的词笔,把荷塘景色描绘得十分真切生动。可是,这样的好词 ,王国维却看不上眼,他在称赞周邦彦咏荷名句后,接着就批评姜夔咏荷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其实 ,姜夔咏荷在“得荷之神理”方面,并不比周词逊色。周词主要是写客子思乡之情,咏荷就是“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数句,它使人看到的还仅仅是荷叶之物态,而姜夔咏荷,不仅具有荷花之物态,还使人同时隐隐看到一位荷花化身清馨幽逸的美人 ,她“玉容销酒”,像荷花般的红晕,她“嫣然”微笑,像花朵盛开。荷花生长水中,她便似凌波仙子;荷香清幽,她又是美人“冷香”。花如美人 ,美人如花,恍惚迷离,具有朦胧之美。
更可贵的是,姜夔这首词写出了赏爱荷花的最真切的心灵感受。姜夔一生襟怀清旷 ,诗词亦如其人。
他写“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的荷塘,实是要体现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在这个冰清玉洁,一尘不染的境界中,有美人兮,在水一方。你看,“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这不简直是一场富有诗意浪漫的人花之恋么?“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荷花对词人深情如此,词人对荷花呢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也是无限依恋 。因此不妨这样说,姜夔这首《念奴娇》实是一支荷花的恋歌。由于荷花在我国文学中是象征着“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姜夔对荷花的爱恋不正寄托着他对自己的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吗?姜夔写荷花,不是停留在实际描摹其形态,而是摄取其神理,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合进去,把自己的个性和神韵融合进去,写花实是写人也。
姜夔这种空际传神的词笔,往往意在言外,寄托深微充满美妙的想象,而富有启发性。这种写法与一般实际摹写景物者大异其趣。如“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之类,读者须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品味,否则,便有如王国维所说“雾里看花”之感了。
写出对荷花的一片怜惜爱护之情,留连忘返之意,情深意切,使人感到作者胸襟之旷荡 ,心情之依恋。“田田”形容浮在水面的荷叶,南朝民歌有“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之句。(类似词句)闹红一舸
【闹红一舸】《酹江月/念奴娇》仇远·宋末元初
【一舸闹红深处】《惜红衣 苦热用白石词韵》张玉珍·清
【只闹红一舸】《湘春夜月 莲衣词,为米楼赋用张渌卿调》戴延介·清
【记闹红一舸乍相逢】《甘州 钱同人制荷花曲,并画白莲团扇,一枝欹波,嫣然独秀,盖为情人吴怜写照也嘱予倚声》戴延介·清
【闹红一舸】《百字令 登黄楼有怀漱泉》冯煦·清末近现代初
【闹红此一舸】《六月八日游农事试验场拈今韵十一陌总一百六十八字依次作诗以纪兹胜》黄浚·清末近现代初
【苏堤路一舸闹红犹记】《解语花》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闹红一舸年时侣】《高阳台 见御渠荷花感赋》黄侃·近现代
【闹红一舸可怜宵】《虞美人 刘子庚《断梦离恨图》》吴梅·近现代
【闹红一舸又今年】《六月车过北海子荷将作花矣》梁鸿志·近现代
【闹红一舸是谁家】《蓉湖书所见》温倩华·近现代
【一舸闹红人乍到】《雨中花·戊寅荷花生日社集》袁思亮·近现代
【闹红一舸入烟陂】《劳山纪游百咏选七十九首》黄公渚·近现代
【闹红一舸正眠云】《退思园闻笛》姚佳·当代
(类似词句)三十六陂人未到
【古十六陂人未到】《壶中天/念奴娇·寄远集石帚句》姚燮·清
【三十六陂人到否】《望江南》卢前·近现代
【三十六鳞书未到】《海上竹枝词十三首》彭孙贻·明末清初
【三十六陂秋到】《钓船笛 效朱希真渔父词》李符·清
(类似词句)水佩风裳无数
【无数水佩风裳】《一萼红二首》蒋敦复·清
【水佩风裳无数】《题水仙册子十二首 迈陂塘 丛》谈印梅·清
【风裳水佩知无数】《高阳台 浮东郊废园池荷》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正水佩霓裳无数】《惜秋华 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吴文英·宋
【风裳水佩寻无处】《踏莎行》袁去华·宋
【任无边水佩风裳】《疏影 苇湾观荷,半塘同作》沈曾植·清末近现代初
【水佩风裳问有无】《卜算子·咏荷敩白石梅花八咏》金兆蕃·清末近现代初
【风裳水佩香无度】《菩萨蛮》茅于美·近现代
(类似词句)玉容销酒
【只销酒玉容何许】《长亭怨慢 次公词来,怀想弥殷,依调赋答》赵尊岳·近现代末当代初
(类似词句)更洒菰蒲雨
【西风更洒菰蒲雨】《双井院前小立》倪瓒·元末明初
(类似词句)嫣然摇动
【嫣然摇动】《减字木兰花 题湖帆没骨荷花卷湖帆自云见八大山人墨戏,稍变其法》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冷香飞上诗句
【冷香飞上诗句】《探春》吴藻·清
【冷香飞上诗句】《百字令 过冷香馆,赠心兰,集石帚句》冒广生·清末近现代初
【冷香飞入诗句】《点绛唇》梁羽生·当代
(类似词句)情人不见
【不见径情人】《教胄子四首并序 直而温》林光·明
【伤情人不见】《挽明威将军逊都台公》陶安·明
【江海无情人不见】《绝句口号八首,勿以风雅观》夏完淳·明
【风流终不见情人】《挽瞿庵》释函是·明
【秋情人不见】《菩萨蛮 新加坡暑夜山园即事》杨圻·清末近现代初
【情人不见】《摸鱼子 渌波春远图,为沈渻庵悫题,壬午》庞俊·近现代
(类似词句)争忍凌波去
【凌波不忍去】《续赋祥鉴义梅花》释居简·宋
(类似词句)只恐舞衣寒易落
【舞衣寒易落】《洞仙歌·重过神武门咏荷》黄侃·近现代
【只恐寒花易落金】《和子衡九日韵》李学曾·明
(类似词句)高柳垂阴
【高柳垂阴渐近关】《柳林喜雨呈同僚》查慎行·清
【垂阴高柳停舟便】《渔家傲》赵文漪·当代
(类似词句)老鱼吹浪
【老渔吹浪不肯休】《阻风》梅尧臣·宋
【老鱼吹浪动新荷】《大都红门外海子上即事》赵孟頫·元
【老鱼吹浪水云腥】《大姑庙》胡奎·元末明初
【老鱼吹浪海风腥】《江楼秋思》张采庵·近现代
【一任老鱼吹浪雪连空】《虞美人 己丑元夕》熊盛元·当代
(类似词句)留我花间住
【留我花间居住】《苏武慢 天台》陈霆·明
【留我花间住】《红娘子 绯桃》沈皞日·清
【约我花间住】《蝶恋花 己卯菊节得家书,欲归未得》柴元彪·宋
【我欲花间住】《点绛唇 和鲁如晦酴醾二首》王之道·宋
【黄鹂约我花间住】《鹧鸪天》杨易霖·近现代
【命花留我住】《次日访永言于报恩寺》郭之奇·明
【花为我开留我住】《题蝶梦园图卷用董思翁自书诗韵》阮元·清
(类似词句)田田多少
【田田多少】《三姝媚》史承谦·清
【画来多少田田叶】《题画玉兰》郭风惠·近现代
【看多少叶影田田】《怀故乡 折桂令》叶嘉莹·当代
上一篇:五月披裘自采薇,故人何处授轻衣;无端惹得薰风动,拂尽黄沙白日晖 | 明·释函可 谢因翁寄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