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代多政记,宛若眉列陈。国书过激厉,其事反以湮。
大君秉遐照,丙穴观细鳞。美剧嗣元宋,安问秦与新。
一时竞橐笔,群策堪扶轮。如何稽古疏,有腼称史臣。
愚贾閟宝玉,哲匠迷荆榛。所恃纶阁暇,数晷凡再巡。
埽翳见白日,披巾对高旻。追随蓬山颠,洒濯瀛海滨。
空言启石室,将以传其人。终惭识未优,谁得资讨论。
前贤诵崧岳,所重惟生申。况当天门高,下视罗八垠。
有明十七君,作圣述亦贤。顺始复顺终,遂历三百年。
八垓被鸿濛,重译及毳旃。斯迹既已陈,所幸留简编。
得失炯前鉴,开馆加穷研。胜代虽远遥,相接犹几筵。
其中升与降,畴则相紏虔。实赖司衮学,引作庸众先。
灵虬展云雾,蠖蝮方同缘。记盛时自速,努力咸仔肩。
何必新唐书,修在庆历前。
伊昔致治朝,时政早论纪。纂列无阙遗,一若左右史。
降此多从谀,展转互相委。虚实亦已淆,遑问非与是。
况当革命时,馆载乃顿已。何期圣代兴,三恪备中旨。
加以春秋法,凡例共摩拟。司衡既礼绝,模楷责下士。
宛如百车辙,相率遵一轨。傥云具三长,端在集众美。
惟恐同异生,笔削翻有俟。作文无发明,往与秽滥比。
庶丐监正之,三寸竹毫子。
--- 明末清初·毛奇龄 入史馆奉和监修先生赴召柬同馆诸公原韵三首

上一篇:翳日腥云澒洞尘,是虽天做亦由人;难禁老泪如囚楚,忍托空言写过秦 | 宋·陈著 次韵梅山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