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 宋·陈亮 一丛花 溪堂玩月作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冰轮”,指月。“斜辗”,即斜照。但何以必用“辗”字而不用“照”字?盖“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镜天长”,极言波明如镜,把整个长空都映现出来 。“江练”从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句而来,谓江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绸带。“隐寒光”,则谓月光和水色浑然一体 。“ 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 冰轮 ”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 。“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即高楼上的栏杆,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 ”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 。“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鸣木桹”也作“鸣榔”,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板敲打船舷,发出桹桹的声音 ,使鱼惊而入网,故云。但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何而来,归向何处,故云“何处鸣桹”。“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复词偏义,实际就是指鱼)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何以“倦栖 ”,鱼龙又何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何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 。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 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 ”,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 ”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 ,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 ,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洛水(在今河南省),相传是女神宓妃出没的地方,张衡《思玄赋》曾有“载太华之女兮,召洛浦之宓妃”的诗句 ,后来曹植还专门写过一篇《洛神赋》,描写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故事。潇湘,这里指湘水(在今湖南省),屈原《九歌》中的《湘君》篇和《湘夫人》篇 ,都和湘水有关 ,写的是湘水之神的恋歌。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 。“风露”句极写寒气浓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轮斜辗”遥相呼应 ,显示出时间的推移 、景象的变化和词人“溪堂玩月”之久 。但既云“山河影转”,境界就更为开阔,整个空间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不仅仅局限于“溪堂 ”和“江乡”,它分明织进了词人的想象。这两句全为结拍一句蓄势 。“今古”句是全词的结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触所在。从古到今,明月无殊,普照人间。但词人何以会有“今古照凄凉”之感呢?这种感受首先是从严酷的现实而来。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仅不思恢复,还对主张和坚持抗金的人进行压制迫害,使他们“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词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纳、不被理解,反遭陷害。现在,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 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陈亮所作的词的风格并非单一,于豪迈奔放之外还有幽雅秀丽的一面,而这首词则又另具风韵,远非豪迈奔放和幽雅秀丽所能概括 。这首词的内容如题,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类似词句)鱼龙惊起
【惊起鱼龙舞洞庭】《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史尧弼·宋
【惊起鱼龙戏】《念奴娇》张元干·宋
【惊起鱼龙戏】《念奴娇》李弥逊·宋
【水底鱼龙惊起】《谒金门 醉花春》韩淲·宋
【惊起鱼龙梦不成】《洞庭秋月》夏原吉·明
【鱼龙或惊起】《题小景画册十首》孙承恩·明
【惊起鱼龙吟】《听琴》左国玑·明
【鱼龙尽惊起】《采珠行》德清·明
【惊起鱼龙出没多】《姑苏台(在横山西北麓)》高启·明
【七泽鱼龙惊起舞】《王太仆年九十余时有篇什见贻及其诸孙投赠一门词赋便堪成帙赋此走谢》游朴·明
【惊起鱼龙水底听】《登吴江垂虹亭》陈士章·明
【春雷惊起鱼龙蛰】《上元后夕观灯火》弘历·清
【惊起鱼龙能识】《大江东去》吴藻·清
【鱼龙惊起晚风腥】《端江舟晚》张迎煦·清
【惊起鱼龙】《浪淘沙 赤壁怀古》文廷式·清
【鱼龙惊起夜潮生】《渡扬子江》曹应枢·清
【惊起鱼龙出】《夜泊曲江不寐鼓琴》李文慧·清
【惊起鱼龙不得眠】《庾楼夜饱》江之纪·清
【水乐惊起鱼龙眠】《嘉庆三年西湖始建苏公祠志事》阮元·清
【一声惊起万鱼龙】《定风波·月下渡江》黄之隽·清
【鱼龙惊起沧溟】《木兰花慢·晚泊长江,感赋》陈家庆·清
【惊起鱼龙】《台城路·青龙潭,集白石词》陈家庆·清
【惊起鱼龙】《庆春泽慢 题定园主人荷香论史图》叶璧华·清末近现代初
【惊起鱼龙无数】《贺新凉·三十三年六十初度赋》马叙伦·近现代
(类似词句)芦花千顷水微茫
【芦花淡白水微茫】《闻雁》郭槃·明
(类似词句)秋色满江乡
【江乡秋色满东篱】《秋日过云间谒少师徐公》郭谏臣·明
【秋来凫雁满江乡】《题画》梁储·明
【秋思满江乡】《寄顾元浚评事》欧大任·明
【秋兴满江乡】《次韵刘彦炳典签感秋七首》陶安·明
【暮年秋色恋江乡】《望庐山》曹彦约·宋
【江乡秋色在黄花】《九日同陆华父张仲实蒋子瑞黄元先龟山游宴得花字》欧大任·明
【江乡秋色深】《赠别宗给舍同年二首》郭谏臣·明
【渐觉江乡秋色好】《口占》王学浩·清
【碧云秋色满吴乡】《秋郊闲望有感》韩偓·唐
【望中秋色满吴乡】《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郭谏臣·明
【秋色满江濆】《秋寄江舒公》唐求·唐
【十分秋色满江天】《鲁漕按行诸郡以所得江山之秀形之篇章灿然成轴出以相示卒卒未能尽和且作数语以报来辱》吴芾·宋
【一天秋色满江南】《月夜有怀二宋兄》廖行之·宋
【垂虹秋色满东南】《垂虹亭》米芾·宋
【雨过满江秋色】《好事近》谢逸·宋
【秋色满江干】《秋夜二首》陆游·宋
【夕阳秋色满江城】《寄赵检法》释元肇·宋
【秋色满江干】《诉衷情令》长筌子·元
【满江秋色荻花浦】《秋江泛棹琴乐图》萨都剌·元
【雨馀秋色满江湖】《题秋江云树图》蓝智·元末明初
【满江秋色漾星槎】《洛昌道中次韵写怀》区元晋·明
【满江秋色坐青天】《过吴淞江》卢昭·明
【观涛秋色满江湖】《舟中抱病遣怀》叶春及·明
【平分秋色满江干】《中秋鸳湖泛月》孙植·明
【秋色满江皋】《和放棹即景兼述怀三首》孙承恩·明
【至今秋色满江南】《怀海樵山人》宗臣·明
【秋色满江南】《题画赠蔡比部子木》欧大任·明
【疏林秋色满江城】《过虚上人兰若》秦叔豹·明
【秋色满江天】《为外舅周隐君题杂画五首》高启·明
【秋色满江将我去】《北上期秀水不至》林廷选·明
【苍然秋色满江东】《赠朱民部使君还朝》陆粲·明
【碧梧秋色满江城】《川上学舍》李渭·明
【白云秋色满江湖】《屠青浦长卿以诗采真聊尔倚和》王世贞·明
【片帆秋色满江湖】《走笔二绝赠弈者刘生》王世贞·明
【入帘秋色满江湖】《秋夜何谷卿黎缜之陈少良邓伯乔李伯襄过饮贻安堂分赋得梧字》欧必元·明
【翛然秋色满江皋】《赵侯则苏经佐梁羲年何子玉苏平仲见过草堂分得豪字迟黄元生昆玉不至》欧必元·明
【酷怜秋色满江涯】《答潘子迁用韵》郑学醇·明
【已知秋色满江关】《九日登高座寺》释今无·明
【秋色满江湖】《秋日江行怀祁羡仲》陈履·明
【秋色满江关】《题巨手明月楼》陈素·明
【满江秋色蓼花愁】《秋日自端州早归》韩韬·明
【满江秋色鹤程长】《答子章弟》黄衷·明
【坐看秋色满江水】《月夜登牛渚矶》朱敏闻·清
【几行秋色满江村】《临江仙 秋柳》朱玙·清
【秋色满江关】《南浦二首》李慈铭·清
(类似词句)风露浩然
【浩然风露爽】《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李洪·宋
【浩然风露欲三更】《七月十四夜观月》陆游·宋
【浩然风露九秋凉】《纵笔二首》陆游·宋
【浩然风露欲三更】《秋暑夜起追凉二首》陆游·宋
【风露方浩然】《夜泊龙庙回望建康有感》陆游·宋
【浩然风露秋】《夜汲》陆游·宋
【风露浩然白】《八月十五夜雨》彭孙贻·明末清初
【银河风露浩然秋】《浣溪沙》姚燮·清
【浩然风露夜三更】《闱中作》缪公恩·清
【浩然风露】《念奴娇九首》蒋敦复·清
【浩然风露飞蟾下】《踏莎行·末句隐括杜工部诗意》吕惠如·清末近现代初
【今宵风露浩然清】《踏莎行》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千山浩然风露】《水调歌头 观《仙女们》舞曲》王季思·近现代
【须信浩然风露果无私】《虞美人 得宛卿长春来书,情词悽郁,即为下转语却寄》龙榆生·近现代
(类似词句)山河影转
【山河影转琉璃薄】《次韵李清叔元夕》贡师泰·元
(类似词句)今古照凄凉
【凄凉今古悲三楚】《蝶恋花 一名凤栖梧长沙作》吕胜已·宋
【五日凄凉今古与谁同】《南歌子》万俟咏·宋
【繁华今古共凄凉】《荔子歌》刘子翚·宋
【凄凉今古兴亡事】《牛谷口》张耒·宋
【凄凉今古】《念奴娇 重九席上》辛弃疾·宋
【凄凉今古意】《自武林至丁郭舟中杂兴八首 其七》刘琏·明
【凄凉今古一荒丘】《秣陵春望有作》屈大均·明末清初
【凄凉今古不须哀】《汴梁行》章静宜·清
【凄照成今古】《凤栖梧 三首》詹安泰·近现代
【今古成凄照】《念奴娇 沪上胜流于八月十二日为龚定盦百年祭,瞿禅词来约同作》詹安泰·近现代
上一篇:柳下惠出为士师,三进三黜;曾子舆启予手足,全受全归 | 近现代·黄式苏 挽吴之凯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