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草方抽碧玉茵(一作簪),媚柳轻窣黄金缕(一作蕊)。
莺转(一作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一作屈)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一作念)归迟,梅妆泪(一作淡)洗。
凤箫声绝(一作杳)沈孤雁,望断清(一作澄)波无双鲤。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 宋·无名氏 鱼游春水

【作者简介】
据《复斋漫录》载:“政和中,一贵人使越州,得辞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亦不知
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
【注释】
①峭:尖厉。
②窣:突然钻出来。
③双鲤:谓书札也。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上片写景,东风杨柳,碧草如茵,莺啼燕飞,鱼游春水,春天又到人间。下片抒情,桃李争艳,春色如画,而阑干倚遍,望断清波,游人未归。
令人思念不已。全词和婉秀美,抒情细腻,绮丽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试通论》:此词作得颇为婉丽,极秀美可爱,惜不知作者姓氏。
据《能改斋漫录》记载:“政和中,一中贵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撰腔,因词中语,赐名《鱼游春水》。”这段话说明了这首《鱼游春水》词的来历和谱曲、命名经过。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越州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看来,这首词是宋徽宗以前南方的作品。至于确切的创作年代,那就难说了。不过这无关紧要,因为它的内容,并没有波及必须弄清的历史背景,我们大可以从作品的本身,去探寻它的审美价值。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位少妇春日怀念远人的情态、心理,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都显出相当的功力;而且互相映衬,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上片全是写景。“秦楼东风里”四句,写春归燕回、馀寒犹峭之状。一开头就点出“秦楼”,使描写的环境带有确定性,这对读者理解词意大有好处。秦楼,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李白《忆秦娥》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皆指闺楼。由此可知,词中所写,景是“秦楼”中景,人是“秦楼”中人;于是,人物思想感情的社会性,就有了明白的着落。“东风”轻拂,“燕子”归来,这都是春回大地的显著特征。但是,我们不要轻轻放过了“燕子还来寻旧垒”这句话,要注意它和其他地方的联系,它是为人的不归作反衬的,我们读到后面自会明白。词人手笔,总是这样地一箭双雕。这四句写的是室内的春景,是“秦楼”人所见所感的春景,并暗示出女主人公慵懒困倦、日高未起之态,带有淡淡的惆怅情调。
“嫩草方抽碧玉茵”四句,从户内写到户外,描画出一派明媚的春光。作者摄取了四种景物:地面的嫩草,地上的垂柳,空中的黄莺,水中的游鱼,水陆空三维空间,交织成立体的画面,传达出绚丽的色彩。这里使用了两个借喻:以“碧玉茵”(像碧玉一样青绿的毯子)喻嫩草,以“黄金蕊”喻新出的柳条,都借联想而增加了景观的魅力。四句的动词也用得很好:嫩草是“抽”出的,“媚柳”(柔媚的柳条)是“窣”(从穴中突然冒出来)出的,黄莺在鸣“啭”,鱼儿在“游”动,可谓各尽其妙,各得其所。“上林”、“春水”,为鸣莺、游鱼布置了适宜的活动环境,相得益彰。
下片转入写人。“几曲阑干”四句,写佳人倚遍“秦楼”阑干,看到桃李又换了一番新花新叶,──这意味着一年又过去了,而意中人还没有回来,这触起了她的愁思,不觉潸然泪下。“梅妆”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说:“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这里泛指妇女面部化妆。“梅妆泪洗”即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之意。这几句着重描写佳人的外部动作,而以“应怪归迟”点明动作的原因,其悲怨愁苦之态如见。
“凤箫声绝”四句,写对方离去后音信杳然,使佳人思念不已。古代传说:萧史善吹箫,秦穆公将女儿弄玉嫁给他,数年后二人升天而去(见《列仙传》)。这里借用这一故事,以“凤箫声绝”指男子的离去。“孤雁”、“双鲤”都用了典。前者出《汉书·苏武传》,汉使诈称汉昭帝在上林苑射雁,雁足上有苏武捎来的帛书。后者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此,这两个词都是寄书的代称。而“沉孤雁”、“无双鲤”,就是指对方没有来信。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万重,佳人的心还是神驰千里之外,萦绕在他的身边的。这几句着重描写佳人的内心活动,浓情厚意,溢于言表。以后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结云:“云万叠,寸心远”,殆出于此。
从艺术上来说,这首词采取以春景的明媚来反衬离人的愁思的手法。“嫩草方抽”,“媚柳轻窣”,“莺啭上林,鱼游春水”这不是当日佳人与所欢行乐时所见的美景吗?如今这一美景又已重现,但是所欢却已不在身边;去年的燕子还懂得回来寻找旧垒,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这怎能不令她阑干倚遍,泪洗梅妆呢!这样写,效果是动人的。词的语言明白、朴素(有些地方略显粗糙),表达方式显豁;虽有用典,但却是常见的:具有民间词的特点。它的作者,估计是文化程度不太高的读书人。 (洪柏昭)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一位少妇春日怀念远人的情态,心理。
上片全是写景。“秦楼东风里”四句,写春归燕回,馀寒犹峭之状 。这四句写的是室内的春景 ,是“秦楼”人所见所感的春景,并暗示出女主人公慵懒困倦、日高未起之态,带有淡淡的惆怅情调。
“嫩草方抽碧玉茵”四句,从户内写到户外,描画出一派明媚的春光。作者摄取了四种景物:地面的嫩草,地上的垂柳,空中的黄莺,水中的游鱼,水陆空三维空间,交织成立体的画面,传达出绚丽的色彩。下片转入写人。“几曲阑干”四句,写佳人倚遍“秦楼”阑干,看到桃李又换了一番新花新叶——这意味着一年又过去了,而意中人还没有回来,这触起了她的愁思,不觉潸然泪下。“梅妆”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这里泛指妇女面部化妆。“梅妆泪洗”即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之意。这几句着重描写佳人的外部动作 ,而以“应怪归迟”点明动作的原因,其悲怨愁苦之态如见。
“凤箫声绝”四句,写对云离去后音信杳然,使佳人思念不已。“凤箫声绝”借用典故,指男子的离去。“孤雁”“ 双鲤 ”都是奇书的代称。而“沉孤雁”、“无双鲤”,就是指对方没有来信,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万重 ,佳人的心还是神驰千里之外,萦绕在他的身边 。这几句着重描写佳人的内心活动,浓情厚意,溢于言表。(类似词句)秦楼东风里
【东风去了秦楼畔】《菩萨蛮》刘儗·宋
【秦楼真怨东风恶】《蝶恋花·和小琅玕山馆题横波小像》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燕子还来寻旧垒
【燕子归来寻旧垒】《浪淘沙 金陵怀古》张伯驹·近现代末当代初
【燕子入帘寻旧垒】《满江红 赏春》盛颙·明
(类似词句)馀寒犹峭
【馀寒犹峭雨疏疏】《玉楼春》莫崙·宋
【料峭馀寒犹力】《破阵子》陆游·宋
【犹带余寒峭】《蝶恋花 正月十一日》许谦·元
【馀寒犹峭】《念奴娇 丙午初春舟中作》吴尚憙·清
【馀寒犹峭】《醉蓬莱 苦雨,用叶少蕴上巳韵》彭孙婧·清
【料峭余寒犹紧】《金缕曲 独步城西,过宝林桥看桃花》汪岳尊·当代
【九尽余寒犹料峭】《鹊踏枝 口占时送九后七日》汪岳尊·当代
【馀寒犹料峭】《临江仙 感事》蔡淑萍·当代
(类似词句)莺转上林
【上林日暖听莺转】《述怀次金文鼎韵》史谨·明
【宛转新莺破上林】《浣溪沙》赵文漪·当代
(类似词句)鱼游春水
【一池春水看鱼游】《无愁》何应龙·宋
【鱼游春水吾同趣】《乙丑三月十二夜梦得家有园池乐寿康之句觉而足成效邵康节作首尾吟八首》徐经孙·宋
【鱼游春水】《莺穿柳》长筌子·元
【春水鱼游九曲溪】《君谦遣其子溥来学因寄诗和答》梁寅·元末明初
【鱼游春水】《喜迁莺 贺薛曲泉抚台旌奖》杨慎·明
【宛转鱼游春水】《鹊桥仙 裕堂因无子置媵,非其志也代作一词谢夫人》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鱼游春水;】《赠妓花卿联》胡君复·近现代
(类似词句)几曲阑干遍倚
【倚遍阑干几曲】《谒金门》韦庄·唐
【几曲阑干闲倚遍】《金缕曲 送春》宗婉·清
【倚遍阑干几曲】《更漏子 闺情,集唐词》董元恺·清
【几曲阑干遍倚】《水龙吟 题停琴待月图》钱斐仲·清
【月明倚遍曲阑干】《烛影摇红》左锡璇·清
【曲阑干倚遍】《伤情怨 秋夜》杨继端·清
【独倚阑干几遍】《清平乐 石榴》刘辰翁·宋末元初
【倚遍阑干几夕阳】《思君》叶嘉莹·当代
【倚遍药阑几曲】《风中柳》陆求可·明末清初
【倚阑干几曲】《好事近》陈亮·宋
【几曲阑干闷独倚】《纪梦》耶律铸·元
【阑干几曲人频倚】《题旧石桥》薛瑄·明
【几曲阑干频徙倚】《苏幕遮》俞士彪·清
【闲倚红阑干几曲】《清平乐 雨后坐月》陆韵梅·清
【凭遍阑干几曲】《霓裳中序第一 中秋后二夕对月》邵亨贞·元末明初
【几曲阑干寻遍】《疏影 咏影》黄钧宰·清
(类似词句)又是一番新桃李
【落尽一番新桃李】《贺新郎》毛幵·宋
【又随桃李一番新】《寒食道中》刘因·元
【黄花又是一番新】《黄菊二十首》史铸·宋
【天时又是一番新】《和鲁漕节中见示》吴芾·宋
【又是一番新恨】《西江月》刘过·宋
【又是一番新样致】《富春龙门》杨简·宋
【又是芳菲一番新】《赠吴昴山人二首》赵蕃·宋
【人情又是一番新】《浣溪沙》赵长卿·宋
【春工又是一番新】《春晴二首》郭印·宋
【春光又是一番新】《曲江元旦》郭梧庭·明
【又是一番新】《闻黄鸟》杨爵·明
【又是一番诗意新】《闻雁》弘历·清
【春来又是一番新】《沈阳村居西轩即事》多隆阿·清
【又是一番新雨过】《自咏》王茂森·清
【风光又是一番新】《甲子年五十书怀》章甫·清
【又是一番新境界】《六次韵答喻蘅(录一)》田遨·近现代末当代初
【不道雨余又是一番新】《虞美人》陈从周·当代
(类似词句)云山万重
【云山万重隔】《姑熟杂咏 望夫山》李赤·唐
【耕破云山几万重】《留侯受南唐节度使知郡事辟予为属以诗谢之》詹敦仁·唐
【别有云山千万重】《句》唐子真·宋
【楼外云山千万重】《鹧鸪天》刘过·宋
【知过云山几万重】《后江行十绝》岳珂·宋
【南云山万重】《拟古五首》何梦桂·宋
【勿忆云山千万重】《寄晁同年》张咏·宋
【云山千万重】《菩萨蛮》李之仪·宋
【回首云山几万重】《送程公明》李新·宋
【云山万重】《题江贯道山水四言》林希逸·宋
【云山千万重】《秋怀三十六首》邵雍·宋
【一云山万重】《题时遁泽画卷十首》王柏·宋
【云山叠万重】《玉照泉而名之》黄庭坚·宋
【寂寂云山千万重】《闭门》陆游·宋
【烟水云山千万重】《书斋壁》陆游·宋
【有云山烟水万重】《恋绣衾》陆游·宋
【云山万重断续】《春从天上来》冯尊师·元
【已隔云山千万重】《题米元晖墨山》于立·元
【万重烟水间云山】《舟行辰沅江中小词数阕 五首 呈建中御史 浣溪沙》曹伯启·元
【又隔云山千万重】《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萨都剌·元
【云山入万重】《过李家坑》陈高·元
【满目云山恨万重】《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刘基·元末明初
【云山几万重】《夜发别故人》陈枨·明
【云山难寄万重心】《夹沟驿闻曹太仆舟过追候不及寄之》严嵩·明
【顷刻云山即万重】《送张夫人还楚》刘祖满·明
【又隔云山千万重】《酒家赠别》徐熥·明
【此去云山应万重】《赠冯南江侍御谪戍雷州》杨枢·明
【云山千万重】《中秋夜坐留别邹公瑾孟子彝》王绅·明
【云山千万重】《留宋子夷夜饮分韵得重字》王绅·明
【望断南云山万重】《送龚子谏赴云南佥事》胡俨·明
【又隔云山几万重】《游大佛寺》黎淳·明
【相隔云山几万重】《送北阁林先生之任潼川》黄仲昭·明
【踏破云山几万重】《閤皂山》顾应祥·明
【百越云山意万重】《送陈文叔分教融州》赵迪·明
【云山万重隔闽越】《侯侍郎庸迎养》龚敩·明
【送到云山一万重】《罗敷媚 其四》龚鼎孳·明末清初
【云山总是万重遮】《虞美人 前题》俞绣孙·清
【踏破云山几万重】《凯旋入独石口》吞珠·清
【回望云山千万重】《寄外》梁德绳·清
【梦里云山一万重】《云溪竞渡词十二首》洪亮吉·清
【云山踏万重】《圣宏上人过访》潘钟麟·清
【寄去云山几万重】《寄家书》王庭诏·清
【老隔云山梦万重】《藜观僦居蒙泉山馆以泉水寄饷》陈宝琛·清末近现代初
【云山隔万重】《菩萨鬘 咏雁》刘师培·清末近现代初
【堆枕云山梦万重】《卜算子 题画二首选一》单人耘·近现代
【隔绝云山十万重】《狱中感事三首》邓家彦·近现代
【似隔云山几万重】《寄怀江素琼表妹(录三)》温倩华·近现代
【已过云山百万重】《登泰山日观峰二首》芮麟·近现代
【已隔云山几万重】《减字木兰花 时于役绥远青山畔,道上作》陈逸云·近现代
【云山百万重】《七五年十月二十九日访戊申翁于燕园,招以肴酒,示以珍藏,又同游圆明园遗址,尽一日之欢,归赋五古纪实》孙玄常·近现代
【云山千万重】《生查子》赵尊岳·近现代末当代初
【蜀国云山十万重】《赴黔江机上感赋》张晓虹·当代
(类似词句)寸心千里
【千里归寸心】《白湖寺后溪宿云门》常建·唐
【寸心千里目】《谒金门》韦庄·唐
【寸心贮千里】《登鹿苑隐天阁》卢襄·宋
【寸心千里同】《应潮潭》朱元升·宋
【寸心折尽人千里】《雨止送王侍郎》李处权·宋
【寸心千里白云连】《谒先祖并外祖殡所》洪皓·宋
【两乡千里寸心驰】《和眉守王郎中》王之望·宋
【千里归来一寸心】《六年》王安石·宋
【寸心炯炯千里共】《寿东师杨尚书》程公许·宋
【寸心终夕驰千里】《和寄王士贵》赵希逢·宋
【千里寸心长炯炯】《呈陆严州二首》赵蕃·宋
【一寸心千里】《菩萨蛮 初夏》赵长卿·宋
【千里云山一寸心】《鹧鸪天》韩玉·金
【千里怀归寸心痛】《送陈元纲巡检葬亲毕还乌江》岑安卿·元
【寸心千里还悠悠】《醉歌行赠定海守禦江将军》乌斯道·元末明初
【寸心千里长相忆】《青山白云歌送周熙穆高士归天台省亲时寓玄妙观》张以宁·元末明初
【寸心千里隔】《枕上》郭奎·元末明初
【寸心千里日悬悬】《病起写怀》丘浚·明
【千里家书系寸心】《开化道中》吴琳·明
【寸心却似千里违】《自吴季明饮归有感》唐穆·明
【月明千里寸心悬】《忆弟凤龙》康麟·明
【寸心千里附冥鸿】《赵丽华席上赋别》朱斗儿·明
【老臣千里寸心丹】《致政南还自述》梁储·明
【寸心日千里】《宛转词》江源·明
【寸心五千里】《送郑克复睢阳军》王恭·明
【寸心千里托明月】《寒夜曲》石宝·明
【千里书来一寸心】《围春堂杂兴》萧显·明
【寸心耿千里】《送陈继先南还一百二韵》祁顺·明
【寸心千里】《苏武慢 秋怀》陈霆·明
【寸心一夜愁千里】《下狱 余既自浙系至南司闻诏下送北司天威赫怒故事下锦衣狱者不过四十乃杖之八十且命人监视之》韩邦奇·明
【送汝寸心千里去】《赠缪仲醇》郭正域·明
【寸心一夜飞千里】《河东请告》毕自严·明
【千里寸心随缥缈】《题马知县梦云图》郑真·明
【寸心千里外】《十七日立春寒山寂对微阳未舒诗以俟之》郭之奇·明
【寸心千里】《徐太夫人》李寿蓉·清
【驿程千里寸心违】《和徐伯吹先生寄吴兴友人》吴颖芳·清
【千里寸心通】《唐多令 月夜代忆》董元恺·清
【寸心千里】《少年游 江景》董俞·清
【寸心千里远】《送刘东郊》金綎·清
【寸心千里】《玲珑四犯》郑文焯·清
【寸心千里浑无绪】《玉楼春·寄澄宇陪都》陈家庆·清
【千里寸心相忆】《声声慢 听雨》胡薇元·清末近现代初
【寸心千里】《八六子 临春念远,效杜牧之》周岸登·清末近现代初
【寸心久已冥千里】《八月十四夜海堤望月同群谅》傅子馀·近现代
【难禁寸心千里】《玉京谣 客广南三月,龟冈独酌,辄动乡思,倚梦窗调》吴梅·近现代
【千里寸心酹此卮】《吊郁达夫次陈紫荷韵》萧梦霞·近现代
【照须眉寸心千里】《五采结同心 招同人承园修禊》沈轶刘·近现代
【共寸心千里】《南浦 得友人消息》邓均吾·近现代
【惜分飞寸心千里】《玲珑四犯》詹安泰·近现代
【相思千里寸心通】《西江月 寄孙颖荑姊》陈逸云·近现代
【黯黯寸心千里】《南浦 重九寄怀陈啸湖》朱庸斋·近现代末当代初
上一篇:载酒临春台,徘徊不能已;东风如有情,飘荡樽前起;为将看花意,吹渡 | 明·区大相 临春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