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 宋·李纲 六么令 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这首词大约作于南渡初期的被贬途中,词中借金陵怀古之题,抒抗金报国之志,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不妥协态度。
上片极写六朝古都——金陵的历史沧桑,写出了历史的无情。起二句点出金陵的地势特点:长江千里奔来,浩浩荡荡,江面宽阔,有“天堑”之称。也许是这一特有的地理条件,使金陵成为佳丽地、帝王州,然而长江犹如历史,也是最无情的,它不舍昼夜,奔腾到海不复回,带起了它所能带走的一切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宗。以下即从不同的侧面写六朝的消声灭迹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 ”,记下了这座古城的历史的足音,风靡一时的淫哇低唱已不复闻,只有疏缓的古寺钟声还在,感慨深沉。“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作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如今这些亡国之音再也听不到了,自然意味着六朝的消失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 ”,接着从时间上慨叹六朝兴亡变化之速,至此又已过去了数百年。岁月流逝得如此之快,能不令人吃惊吗?“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是从金陵的形迹上看六朝的无影无踪的。兵戈,指战争;改朝换代时进行的战争把六朝帝王的淫侈奢华一扫而光,但见天边的月亮仍自管圆了缺,缺了圆。这与刘禹锡写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意相同 ,都是用日月山川的古今共存,仿佛有情,反衬出历史与时间的无情,分外令人感慨。
下片主要表现词人的身世之感,抒写自己的抗战志向。“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从眼前景物落笔。鄱阳(今名波阳)临鄱阳湖,湖水通长江,从湖水的涨落联想到江潮的起伏,并与首句“ 长江千里”相应。因波而及江,因江而及树。这两句体现了他对景神驰,心潮起伏的情状。于是发出深深的感慨:“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意即谁能体谅到我是被朝中奸邪排挤打击,贬斥到此的一个迁客呢?人已老大,而声名节操尚未确立,能不悲伤吗?以下五句即缘此生发 ,表明坚贞不屈的立场 。“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直抒胸臆 。“岁寒”指的是困境、逆境;“途远”,指达到目的所费的时日。此二句说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道路多么遥远,我的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抗战到底的意志决不改变。结三句却变换一种方式 ,用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表明自己独立不移、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由于柳宗元《江雪》一诗所塑造的渔翁形象已深入人心,以此作结,不仅将作者的磊落之气、坚贞之节表露无遗,而且神思旷远,颇有余味。
此词虽先敷设一层悲愁暗淡的色彩,却不掩抗金报国的豪气,上片的低沉、顿挫、悱恻与下片的高昂、慷慨、豪迈水乳交融,意脉贯通,表达了作者在悲愤中奋起的志向。全词气氛清冷,场面阔远,意境深远,格调刚毅。写景文字不多,但颇具特色,景物立体感强,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词中抒情手法多种多样,既有直接的议论抒情,又有间接的以景抒情。作者吊古怀今,表达出忧国伤怀的思绪和感慨。(类似词句)长江千里
【千里长江皆渡马】《句》刘洞·唐
【千里长江皆渡马】《句》刘洞·唐
【千里长江归海时】《放歌行荅从弟墨卿》李颀·唐
【千里长江旦暮潮】《比红儿诗》罗虬·唐
【长江略无千里梦】《雪夜》吕本中·宋
【咫尺长江欲千里】《燕龙图画山水歌》吕本中·宋
【长江千里天堑】《释老六言十首》刘克庄·宋
【千里长江势渺茫】《三城》方信孺·宋
【长江几千里】《题黄冈寺次吴履斋韵》文天祥·宋
【长江千里】《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李纲·宋
【千里长江几上流】《益公新作三层百尺新楼署曰围山观贺以唐律二章》杨万里·宋
【长江二千里】《病后暑退》杨冠卿·宋
【千里长江险】《宿通济口》王十朋·宋
【长江千里真险哉】《续湖阴曲一首》王阮·宋
【长江浩浩数千里】《觉非居士东庵甚奇观玉蟾曾游其间醉吟一篇旧风以纪之》白玉蟾·宋
【长江千里】《霜天晓角 金山吞海亭》黄机·宋
【旧说长江千里外】《江城子》张之翰·元
【千里长江浦月明】《江浦夜泊》萨都剌·元
【长江西来五千里】《阳罗堡歌》陈孚·元
【长江一碧横千里】《三次雷苦斋韵二首》魏初·元
【长江数千里】《小姑山》吴志淳·元末明初
【东下长江二千里】《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送丁鹤年归武昌》乌斯道·元末明初
【千里长江雨乍晴】《瓜步夜泊》袁凯·元末明初
【长江东走七千里】《送张别驾致仕还汉阳》蒋主孝·明
【长江千里白波来】《赠王督学》侯一元·明
【长江西来几千里】《秦淮歌送陈文振》史鉴·明
【千里长江转饷行】《送虞少尹督饷南都兼之官衡邸》尹台·明
【千里长江湛碧流】《送范宫允竣试还朝》尹台·明
【送君千里下长江】《赠别谭司训》林光·明
【东俯长江数千里】《题岳阳楼图》王汝玉·明
【舳舻千里长江水】《盛唐枞阳歌》释宗泐·明
【千里长江静于练】《送工部林主事归羊城省祭》罗亨信·明
【千里长江看径渡】《成化丙午秋七月受命主考南畿秋试辞朝日赠同事汪庶子伯谐二首》程敏政·明
【长江千里送归舟】《望庐山》黎贞·明
【长江西来几千里】《临安秋江静钓》王奎·明
【怀仁千里隔长江】《红豆蔻》彭孙贻·明末清初
【长江千里片帆前】《????口》彭孙贻·明末清初
【千里长江流不竭】《醉落魄 江上大风》陈世祥·明末清初
【合长江数千里军民人侣】《挽彭玉麟联》刘沣香·清
【五千里长江辽阔】《挽彭玉麟联》待考·清
【上下长江七千里】《挽张之洞联》谢恭懿·清
【长江流域五千里而遥】《挽张之洞联》孙铭·清
【长江千里流】《梅小岩方伯自粤东赴江宁任,道经吉安,夜过书院,谈至三更而别,舟下丰城,蒙题拙诗寄赠长篇,次韵和之》刘绎·清
【长江千里帆】《题周泰浪迹图十二章 望亭送别》姚燮·清
【眼看长江千里流】《别陈佐钧》姚燮·清
【长江不断千里流】《席上醉歌赠妓》姚燮·清
【二千里长江如镜】《挽彭玉麟联》张之洞·清
【长江数千里】《白云》周馨桂·清
【长江二千里】《述怀》明鼐·清
【长江千里秋】《临江楼》梦麟·清
【长江千里翻】《书愤》王拯·清
【或长江千里】《与陈澍斋论诗》管学洛·清
【长江几千里】《和曾涤生侍郎会合诗》罗泽南·清
【长江千里】《百字令 黄夭荡用东坡赤壁韵》薛时雨·清
【长江千里来巴蜀】《扬州城东南三十里深港之南焦山之北有康熙间新涨之佛感洲或名翠屏洲诗人王柳村居之丁卯秋余与贵仲符吏部梅叔弟屡过其地梅叔买其溪上数亩地竹木阴翳乃构屋三楹亭一笠于其中柳村又从江上郭景纯墓载一佳石来置屋中予名之曰尔雅山房又名其亭曰曲江亭以此地乃汉广陵曲江枚乘观涛处也戊辰秋柳村来游西湖出曲江亭图索题一首以志旧游》阮元·清
【千里长江流夜月】《念奴娇 送子万弟携五弟之睢阳并令二弟三弟四弟同和他日一展齐纨便成聚首也》陈维崧·清
【千里长江】《减字木兰花 寄友》俞律·近现代
【迢迢千里长江路】《咏风三首》周云阁·近现代
【谁道长江千里直】《念奴娇 偕冰如泛舟长江中流赋此》汪精卫·近现代
(类似词句)烟淡水云阔
【魂摇漳水云烟阔】《寓潭水院寄王鼎臣》郭昂·元
(类似词句)歌沉玉树
【夜雨歌沉玉树非】《题汪水云诗卷》张时中·宋
【歌沈玉树荒】《和周凤隐止酒韵》柴元彪·宋
(类似词句)六代兴亡如梦
【六代兴亡都是梦】《念奴娇》张野·元
【六代兴亡成旧梦】《鸡笼山赋得台城怀古得台字》陈仲溱·明
【六代兴亡如反手】《过江总废宅一首》黄省曾·明
【六代兴亡如逝水】《贺新郎 登燕子矶阁望大江作》宋琬·清
(类似词句)潮落潮生波渺
【潮生潮落泪波添】《酒泉子》陈匪石·清
(类似词句)老大伤名节
【老大悲伤节物催】《九日无酒书呈漕使韩伯修大夫》陈师道·宋
【寒节授衣伤老大】《登清凉寺后西塞山亭四首》顾璘·明
(类似词句)倚阑凝望
【倚阑凝望】《凤楼春》欧阳炯·唐
【倚阑凝望珍禽浴】《渔歌子》顾夐·唐
【倚阑凝望】《水龙吟 次利漕范右司韵》京镗·宋
【倚阑凝望久】《感皇恩》蔡伸·宋
【独倚阑干凝望远】《蝶恋花》谢逸·宋
【试倚阑干凝望眼】《远浦归帆》杨公远·宋末元初
【正是倚阑凝望处】《上巳阁望》彭孙贻·明末清初
【倚阑凝望】《酹江月 月夜偶兴》毛莹·明末清初
【惆怅倚阑凝望】《满朝欢》俞士彪·清
【倚阑凝望】《百字令 秋望忆家》周翼椿·清
【枉煞倚阑凝望】《前卧 闺恨》徐籀·清
上一篇:孝友天生德,公忠世象贤;八元推亮采,四海入陶甄;枌社棠阴老,槐庭 | 宋·范祖禹 韩献肃公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