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③林②叟,谈笑无④还期。
--- 唐·王维 终南别业

【题注】一作初至山中,一作入山寄城中故人【按】① 一作:祗 ② 一作:邻 ③ 一作:见 ④ 一作:滞《诗人玉屑》:
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山谷老人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王摩诘诗,顾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瀛奎律髓》:
右丞此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王孟诗评》:
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其质如此,故自难及。《批选唐诗》:
迫近性情,悄然忘言。《唐诗镜》:
五六神境。《唐诗归》:
钟云:此等作只似未有声诗之先,便有此一首诗,然读之如新出诸口及初入目者,不觉见成,其故难言。谭云:只是作人,行径幽妙。《唐诗解》:
此堪号“结庐在人境”竞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弼为一意体,以纵横放肆,外如不整,中实应节也。何新之为高古体。僧慧洪曰:不直言其闲逸,而意中见其闲逸,谓之遗意句法。玩“偶然”二字,得趣幽深。陆钿曰:律合古,意趣非言尽。盖有一种悠然会心处,所见无非道也。《唐诗评选》:
清靡为时调之冠,亦令人欲割爱而不能。《唐律消夏录》:
“行”、“坐”、“谈”、“笑”,句句不说在别业,却句句是别业。“好道”两字,先生既云“空自知”矣,予又安能强下注脚?予友继庄先生曰:“此诗若只作文字读,辜负先生慈悲不少。然文字三昧,必须于此等诗领会得,方有悟门。”“还期”一字,与“别业”略一照应。《此木轩论诗汇编》:
观其意若不欲为诗者,其诗之绝境乎?“胜事空自知”,正不容他人知。诗有两字诀,曰“无心”。《古唐诗合解》:
此诗不必粘题,亦不必分解,清微之至。《唐诗成法》:
一家别业之由。二别业。三四承一二。五六承三四。七八承五六结。无一语说别业,却语语是别业,神妙乃尔。以“中岁”生“晚家”,以“独往”生“自知”,以“行到”应“独往”,以“坐看”应“自知”,以“水穷”、“云起”应“兴来”、“胜事”,以“林叟”、“谈笑”而用“偶然”字总应上,此律中带古法。《唐诗意》:
此诗言已造道之致,三联亦比体也。《近体秋阳》:
不脱落一切尘凡,便际此境界,未必有此领略。能此领略,道邪非邪?流对天然,占断终古。八句只如一句,近体中纤纤出尘,夷犹入道,未有过于此作者。孟浩然雅以泉石自骄,却无此等一作,以虽立品高清,而天怀不如右丞之夷旷也。然而气格严举,孟又当过之矣。《唐诗从绳》:
此全篇直叙格。五六句法径直。此种句法不假造作,以浑成雅健为贵。通首言中岁虽参究此事,不免茫无着落,至晚年方知有安身立命之处。得此把柄,则行止洒落,冷暖自知,水穷云起,尽是禅机,林叟闲淡,无非妙谛矣。以人我相忘作结,有悠悠自得之意。《茧斋诗谈》:
一气贯注中不动声色,所向惬然,最是难事。古秀天然,杜不能尔。《唐诗别裁》:
行所无事,一片化机。末语“无还期”,谓不定还期也。《网师园唐诗笺》:
一往清气(“兴来”四句下)。《历代诗评注读本》:
第三句至第八句,一气相生,不分转合,而转合自分,自是化工之笔。《瀛奎律髓汇评》:
冯班:第二联奇句惊人。查慎行:五六自然,有无穷景味。纪昀:此诗之妙,由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然不可以躐等求也。学盛唐者,当以此种为归墟,不得以此种为初步。又云:此种皆熔炼之至,渣滓俱融,涵养之熟,矜躁尽化,而后天机所到,自在流出,非可以摹拟而得者。无其熔炼涵养之功,而以貌袭之,即为窠臼之陈言,敷衍之空调。矫语盛唐者,多犯是病。此亦如禅家者流,有真空、顽空之别,论诗者不可不辨。《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既是写景,也是写随遇而安的闲适恬淡之情。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从这段描述,我们就可知道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了。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言“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诗境浅说》)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我们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刘逸生)(类似词句)中岁颇好道
【张良中岁颇好道】《重阳日,寄洞霄宫贾道士》张昱·元末明初
【中岁颇好道】《耕云轩》释妙声·明
(类似词句)晚家南山陲
【晚家南山陲】《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张宁·明
【我家南山陲】《九日周国正席间分韵》韩淲·宋
(类似词句)兴来每独往
【兴来每独往;】《集句联》陈继昌·清
【兴来每独往】《题山水小幅二首》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每思乘兴可独往】《谨次君倚舍人寄题惠山翠麓亭韵》焦千之·宋
【兴到每独往】《野步》屠廷楫·清
【孤兴每独往】《题山水画册》黄任·清
【兴来可独往】《如意台》刘敞·宋
【兴来忽独往】《怀慧廓然》释德洪·宋
【兴来成独往】《晚望》陈师道·宋
【兴来独往句能传】《次韵昌甫所题唐宋诸贤画像石刻》韩淲·宋
【兴来独往】《大江东去 赠答杨生彦衡》段成己·金末元初
【兴来独往亦一奇】《寓东湖二灵寺》丁鹤年·元末明初
【兴来独往】《鸣鹤遗音 苏武慢 并序》凌云翰·元末明初
【西麓兴来因独往】《友人诵许云村独往诗甚有山林风致因和》朱朴·明
【兴来独往坐潭石】《山斋》姚浚昌·清
【兴来独往乾坤小】《蝶恋花》汤国梨·当代
【兴来每欲往】《登中台山》李昱·元末明初
【兴来每思往】《四明观白水二首》王守仁·明
(类似词句)胜事空自知
【胜事空自知】《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俞德邻·宋
【胜事后来空自知】《题刘平叔所藏辋川图》龚璛·宋末元初
【胜事空自知】《芙蓉花下独饮戏柬里中兄弟》李流芳·明
【胜事徒自知】《太守茶山周治中作大字分韵》韩淲·宋
【胜事自知长独往】《扇景》张琦(君玉)·明
【洛中胜事先自知】《云中太守歌(为孟津陆载题)》赵贞吉·明
【胜事自知长咨嗟】《初夏吟》王平·清
【胜事空知晚更怜】《喜谢伯子司农入山》释函是·明
(类似词句)行到水穷处
【水穷行到处】《临江仙 信州作》晁补之·宋
【行到水穷处】《句》李渎·宋
【行到水穷处】《春山》王安石·宋
【相携行到水穷处】《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苏轼·宋
【行到水穷处】《重哭周四》苏泂·宋
【行到水穷处】《偈五十三首》释克勤·宋
【行到水穷山尽处】《楞严六根 无耳能闻》释慧远·宋
【行到水穷山尽处】《颂古十五首》释慧远·宋
【行到水穷处】《颂古二十一首》释居简·宋
【行到水穷处】《法云首座请赞》释智愚·宋
【行到水穷山尽处】《偈颂一百三十六首》释惟一·宋
【行到水穷云起处】《贺新郎 和刘潜夫韵》陈以庄·宋
【行到水穷山尽处】《雪山》丘处机·金末元初
【行到水穷云起处】《送辅贤出山作首尾吟二首》李孝光·元
【行到水穷无觅处】《题高房山山水》吴宽·明
【行到水穷山尽处】《舟次横浦》德清·明
【偶然行到水穷处】《题画四首》董纪·明
【行到水穷处】《游上天竺寺分韵得壑字》邓林·明
【行到水穷处】《迈陂塘 吴民则属题秋浦归帆图用李分虎韵时由吴兴学博去任》查慎行·清
【行到水源穷处】《送董深山》胡炳文·元
【行到水将穷处回】《宿西涯旧邻次方石韵》李东阳·明
【到水穷处】《川上杂咏》李渭·明
【竹篙撑到水穷处】《题陈缄庵前辈西溪探春图二首》查慎行·清
【行尽水穷处】《集字和桃花源诗十首》彭孙贻·明末清初
【行到竹穷处】《逮子作亭于官舍明清堂后种竹殆千竿余名其亭以留客取老杜竹深留客处之句因题二小诗云》曾几·宋
【行到山穷处】《次海上长亭村》陈知柔·宋
【行到海穷处】《除夕》潘季驯·明
【行到溪山渐穷处】《过徐锦衣西园二首》王世贞·明
【行到山穷处】《登竹山》顾书绅·清
【行到水云空洞处】《艮岳百咏 清虚洞天》李质·宋
【水行到处入】《赠端上人》李觏·宋
【行到水边心会处】《小园即事》陈深·宋末元初
【行到水西村尽处】《故园寒食》刘因·元
【行到画桥临水处】《春去后游留园八首》吴妍因·清末近现代初
【拄筇行到水穷寻】《云根》徐安国·宋
【行到水穷】《沁园春 挂黄山图十二轴,恰满一室,觉此身真在黄山中也,赋此词寄天都峰下王道者》汪莘·宋
【行到水穷试一望】《溪上杂题》李之世·明
【行到水穷浑自事】《遣兴十二首》林大钦·明
【行到水穷云起山】《崎溜下》罗万杰·明
【行到水穷无一事】《野望》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坐看云起时
【云起坐看时】《临江仙 信州作》晁补之·宋
【坐看云起时】《偈五十三首》释克勤·宋
【坐看云起时】《颂古二十一首》释居简·宋
【坐看云起时】《法云首座请赞》释智愚·宋
【坐看云起时】《生查子?临淮舟次集唐》董以宁·明末清初
【想见坐看云起时】《光宣杂咏》冒效鲁·近现代
【待看云起时】《游龙潭山诗》王宣猷·近现代
【水穷云起坐行时】《奉常王烟客先生见示西田园记寄题十二绝句》钱谦益·明末清初
【山中独坐看云时】《送僧》释文珦·宋
【四面云山坐看时】《东园夏日》阮元·清
【坐看云起行引儿】《病虎行》岳珂·宋
【坐看云起面前山】《春昼书怀》李纲·宋
【坐看云起】《沁园春 挂黄山图十二轴,恰满一室,觉此身真在黄山中也,赋此词寄天都峰下王道者》汪莘·宋
【坐看峰头片云起】《和守讷上人五峰见寄之作》郭祥正·宋
【石上坐看云起】《如梦令》王容溪·元
【坐看孤云起青嶂】《虚斋为四明王鍊师赋》乃贤·元
【坐看云起昼停午】《半日闲》谢宗可·元
【坐看晴云起孤嶂】《题蒙泉吏隐图》陈旅·元
【坐看南山白云起】《题山居图》胡奎·元末明初
【江头坐看云起处】《白云轩》刘溥·明
【坐看泉流与云起】《与衍斯道赋天平白云泉》守仁·明
【坐看孤云起】《龙山咏 可盘岩》安希范·明
【坐看云起更相宜】《遣兴十二首》林大钦·明
【坐看云起两不厌】《出陈留忆汴》陈仁锡·明
【坐看山云起】《赠僧》戴亨·清
【坐看溪云起】《退谷》李天馥·清
【坐看浮云起灭忙】《赋赠梁星海鼎芬》许景澄·清
【坐看白云起】《同黄雨生水部泛舟西湖》郑用锡·清
(类似词句)偶然值林叟
【悠然值林叟】《题画》谢承举·明
【偶然值老叟】《偶述二十韵》释函可·明
(类似词句)谈笑无还期
【谈笑两无期】《荷叶杯 次韦端巳韵》温树校·近现代
上一篇:白云滃作团,回风吹不散;截置一钵中,与作山僧饭 | 明·王世贞 和肖甫司马题旸德大参东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