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王维 辋川集 鹿柴

【题注】柴,士迈切,本作砦,篱落也。《王孟诗评》:
无言而有画意。顾云:此篇写出幽深之景。《批点唐诗正声》:
不言处反胜有,言复不佳。《唐诗广选》:
李宾之曰:诗贵淡不贵浓,贵远不贵近。如杜诗“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转”、李诗“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与摩诘“返景”二语,皆淡而浓、近而远,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唐诗直解》:
无言而有画意,“复照”妙甚。《唐诗训解》:
不见人,幽矣;闻人语,则非寂灭也。景照青苔,冷淡自在。摩诘出入渊明,独《辋川》诸作最近,探索其趣,不拟其词。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喧中之幽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幽中之喧也。如此变化,方入三昧法门。《唐诗选注》:
玉遮曰:只四语,令人应接不暇。《唐诗笺要》:
景到处有情,情到处生景,可思不可象,摩诘真五绝圣境。《而庵说唐诗》:
此首眼目在“空山”二字。右丞笔下直是大光明藏,无有一字在也。《唐贤三昧集笺注》:
五绝乃五古之短章,最难简古浑妙。唐人此体,右丞可称妙手。《唐诗别裁》:
佳处不在语言,与陶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唐诗笺注》:
“不见人”、“闻人语”,以林深也。林深少日,易长青苔,而反景照入,空山阒寂,真麋鹿场也。诗细甚。《诗法易简录》:
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严沧浪所谓“玲珑剔透”者,应推此种。沈归愚谓其“佳处不可语言”,然诗之神韵意象,虽超于字句之外,实不能不寓于字句之间,善学者须就其所已言者,而玩索其不言之蕴,以得于字句之外可也。《唐贤清雅集》:
空而非空,宛而不宛,闲淡入妙。《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写出幽深。《诗境浅说续编》:
深林中苔翠阴阴,日光所不及,惟夕阳自林间斜射而入,照此苔痕,深碧浅红,相映成采。此景无人道及,惟妙心得之,诗笔复能写出。《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王维后期的山水诗代表作──五绝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四首。鹿柴(zhài寨),是辋川的地名。
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竟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了。“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也许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现在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而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象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不健康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不免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刘学锴)(类似词句)空山不见人
【空山不见人】《见秦系离婚后出山居作》刘长卿·唐
【堂掩空山不见人】《哭周宗彝》薛师石·宋
【空山不见人】《宿南石桥》杨奂·金末元初
【空山人不见】《夜游永福寺》曾仕鉴·明
【空山人不见】《题画》王汝玉·明
【空山不见人】《题画杂咏》王汝玉·明
【静啸空山人不见】《游罗浮四首》湛若水·明
【空山人不见】《从化山水六咏 刘仙岩》黎民表·明
【老死空山人不见】《梅花》张问陶·清
【行尽空山人不见】《过樱桃岩闻箫》杨还吉·清
【空山不见人】《入横坑深山迷途,夜宿茅庵题壁》林占梅·清
【空山人不见】《古诗》汪中·清
【空山不见人】《山中见月 用出西射堂韵》饶宗颐·近现代末当代初
【流出空山不见人】《采桑子》张恨水·当代
【每恨见山不见人】《送梁伯隆归丹谷旧隐》李昴英·宋
【只见云山不见人】《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陈著·宋
【下山不见人】《山中》孙继皋·明
【坐老青山不见人】《点头石》成鹫·明
【只对青山不见人】《寓锦石岩寄丹霞诸子》成鹫·明
【下山不见人】《韩山亭》彭孙遹·清
【荒山不见人】《题梅四首》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入山不见人】《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望空不见人】《忆江南弟》孟郊·唐
【不见诗人眼底空】《寄同州田长史》王建·唐
【月冷空房不见人】《为薛台悼亡》白居易·唐
【不见人烟空见花】《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韩偓·唐
【千载台空人不见】《诵经石》胡梅所·宋
【月落轩空人不见】《佘山》凌岩·宋
【空听弦歌不见人】《观儿童逐兔辄失之戏呈希元二首》刘敞·宋
【叶坠空林人不见】《寿安杂诗十首 神林谷二首》司马光·宋
【空有棹歌人不见】《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枝与史诚之更相酬和》司马光·宋
【不见旧人空旧处】《蝶恋花》周邦彦·宋
【故人不见空凝睇】《春日杂兴七首》唐庚·宋
【不见佳人空断肠】《望秦川歌》周麟之·宋
【不见高人空像设】《游道林寺诗三首》张嵲·宋
【不见古人空再拜】《十贤祠》方信孺·宋
【空嗟不见人】《更漏子 借陈君俞韵》李之仪·宋
【花不见人空老】《一落索》朱敦儒·宋
【庐空人不见】《挽崔嘉彦二首》朱熹·宋
【空庭不见人】《过静林寺用琳老韵作四绝句》毛滂·宋
【古人不见首空回】《次韵答陈正叔二首》王安石·宋
【双目空回不见人】《相送行效张籍》王安石·宋
【故人不见恨空长】《又和早行》范纯仁·宋
【多少空岩人不见】《观张师正所蓄辰砂》苏轼·宋
【堂空不见人】《残腊独出二首》苏轼·宋
【不见人家空见烟】《芦山寺》舒亶·宋
【诗人不见旧楼空】《题沈休文八咏楼》王铚·宋
【可人不见空惆怅】《寄方南湖》胡仲弓·宋
【天空月白不见人】《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薛季宣·宋
【山空人不见】《访隐者不遇》赵汝燧·宋
【不见人烟空见花】《病笃吟》赵顺孙·宋
【故人不见酒樽空】《题南寺王髯题名处》黄庭坚·宋
【渔人不见空怀想】《寄卧云先生》黄裳·宋
【月落村空人不见】《哭别月村》黄庚·宋末元初
【美人不见空泪零】《兵后登大内芙蓉阁宫人梳洗处》汪元量·宋末元初
【人空不见】《秦楼月》赵秉文·金
【不见人烟空见花】《集古 宫柳》李俊民·金末元初
【望断空岩人不见】《蒲州八咏 首阳晴雪》段成己·金末元初
【人牛不见月空华】《浣溪沙》王吉昌·元
【人空不见】《瑞鹤仙 登金乌衣园来燕台》白朴·元
【美人不见空搔首】《过花村将台怀荅剌罕丞相》王艮·元
【堂废山空人不见】《维扬十咏 平山堂》舒頔·元末明初
【草绿庭空不见人】《卜算子》刘基·元末明初
【人不见桃花自落空阶上】《摸鱼儿 晚春》刘基·元末明初
【故人不见空画图】《题俞景山画山水帐》钱宰·元末明初
【洗玉池空人不见】《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张羽·元末明初
【江空不见人】《送太守黄君之汀州珵》周瑛·明
【香散空斋不见人】《会真诗四首》谢缙·明
【庭空不见人】《秋闺二首》于谦·明
【今日楼空人不见】《为侯六悼妾六首》于慎行·明
【主人不见空来去】《夏日访友》俞晖·明
【庭空不见人】《题倪元镇小景》冯行可·明
【轩空不见人】《挽林世宁》史鉴·明
【空庭不见人】《秋思》周普·明
【山空木落不见人】《居庸关和元陈刚中韵》周金·明
【山空往来不见人】《题古木竹石图》孙一元·明
【山空不见人】《经北邙山》孙继皋·明
【美人不见空捐佩】《江上行》宗臣·明
【不见故人空约在】《过吉祥寺追和故友刘协中遗诗》文徵明·明
【不见越人空古丘】《莫州同王邦彦张伯原饮道傍民家》杨士奇·明
【空江不见人】《寒江独钓图》王汝玉·明
【怀人不见颐空拄】《和林都宪见素侍用见寄之韵三首》王鏊·明
【空岩不见人】《忘言岩次谦之韵》王守仁·明
【岁晚山空不见人】《梅花》薛蕙·明
【不见玉人空怅望】《河西阻雪怀江于顺员外二首》王慎中·明
【今日空帷不见人】《恻恻吟》彭日贞·明
【不见故人空见月】《寄陈元孝》张家珍·明
【故人不见空惆怅】《石城寄故乡亲友黄贰宪诸公》魏偁·明
【君不见古人已没空青苔】《古意》邝露·明末清初
【空闺人不见】《失题》戴梓·清
【直入空庭不见人】《过雨苍宋氏舅故居》李宪噩·清
【古戍空屯不见人】《塞外绝句》林则徐·清
【寂寂空亭人不见】《早发峡石驿》王孙蔚·清
【烟空人不见】《山阴道中三首》王慧·清
【佳人不见空延伫】《绿意二首》蒋敦复·清
【行遍空阶人不见】《野寺》阮葵生·清
【飞甍切空人不见】《昭灵宫》黄景仁·清
【不见故人空故国】《减字木兰花 观德军入巴黎照片》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空溯伊人愁不见】《芦花(二首)》许家惺·近现代
【不见旧人空旧馆】《玉楼春》茅于美·近现代
【影树亭空人不见】《蝶恋花·甲午春三月凤老病殁香江,越半月余赋悼亡匆匆已三年矣适璞翁示新作,感事怀人,泫然不知涕泪之何从也遂继声焉》王韶生·近现代末当代初
【思君不见人空老】《端午怀屈子》聂绀弩·近现代末当代初
【庭空人不见】《临江仙》张崇光·当代
【今日空山喜见人】《夏日与刘见颙王入闻阿字无方白庵须识诸子小坐山亭》释函是·明
【花落空山人不到】《黄岩溪》孙应时·宋
【空山人不到】《东溪》张耒·宋
【空山老朽人不知】《桐溪行》田锡·宋
【偏是空山人不到】《临江仙 题友人扇头》李天植·明
【空山人不到】《丛祠梅》夏鍭·明
【空山行尽不逢人】《空山》顾璘·明
【空山不管人间事】《蓬罗行》郭之奇·明
【从此空山人不到】《挽太虚上人》黄衷·明
【空山不见羲之鬼】《题萧翼赚兰亭图》高明·元末明初
【万牛不见空山晚】《为刘廷器题松竹二图》张宁·明
【天马空山忽不见】《寒夜集镫公房听韩七山人疆弹琴兼送屈五还罗浮》朱彝尊·清
【不见空山老】《赠苏卮园》桂馥·清
【君不见八公仙去空山色】《送王思龄归合肥》魏裔介·清
(类似词句)但闻人语响
【谷转始闻人语响】《游通天岩示邹陈二子》王守仁·明
【溪曲微闻人语响】《罗浮望海作》岑澄·清
【不闻人语响】《舟晓》彭孙遹·清
【空堂不闻人语响】《夜投一公房听韩子石耕弹秋鸿引》郭襄图·清
【但闻竹下有人语说道】《禽言》伍瑞隆·明
【但闻人语应】《丞相岭》陈钟祥·清
【但闻唧唧圉人语:】《画马》秦鸿·当代
(类似词句)返景入深林
【返照入深林】《风树唫为李生作》黄溍·元
【深林返景一园收】《惬园十景诗 太行返照》魏裔介·清
【返景入幽林】《颜岭》崔宏楙·清
【返景入空林】《历游三山大悲诸寺》鲍之钟·清
【返景入林人坐久】《游七星岩》黄遵宪·清
上一篇:翠掩螺屏别梦残;罗衣香褪怯新寒;倚栏无语泪偷弹;鬓样春云眉样月, | 清·赵我佩 浣溪沙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