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曹雪芹 自题一绝(又名题石头记)

这是《红楼梦》的缘起诗,它道出了作者的思想与苦衰。《红楼梦》问世以来,迄今已二百多年。这期间,它多次地蒙受种种摧残、歪曲和误解。远在清代,《红楼梦》就被统治阶级认为是“淫书”,不止一次地遭到官方禁毁。直到解放以后,还有人把它看做“黄色书”,更有自称为“半个红学家”的江青又别有用心地把它歪曲为单纯写阶级斗争的“政治教科书”。我们必须拨开这些迷雾,实事求是,理解“其中味”。
曹雪芹生活与创作的时代,正是清朝雍正皇帝进行特务统治最猖獗的时代,明争暗斗,非常剧烈,文化专制,骇人听闻。在这样的天南地北中,作者又要把他所感受到的东西,真实地反映出来,就不得不用徽词曲笔,即不得不“将真情隐去,”“假语村言敷演出来”。所以,一开始曹雪芹就直称其书为“满纸荒唐言”,是有乖于世情的。但这又是他满含着血和泪,“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写出来的。“一把辛酸泪”,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这种复杂情绪。“脂铨本”卷首《凡例》第五条云:“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诗曰: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种欲盖弥彰的表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红楼梦》的一些看法。从作品的表面看,《红楼梦》写的是风花雪月,贵族生活,独生女私情,是“痴”。但我们通过这些浩繁的故事,细腻的描写,所看到的却是大家族的黑暗和罪恶,叛逆者的血泪与痛苦。书中屡次提到的“真”、“假”观念,似乎在告诉人们,明显地写出来的是“假”的,相反,含而不露,点而不透的才是“真”的,我们阅读《红楼梦》,要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用心良苦,“解”出“其中味”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类似词句)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牛女》周作人·近现代
【一纸荒唐大小言】《拥书》张采庵·近现代
【满纸荒俚言】《眉州三苏祠震后闭馆重修瞻拜莫繇夜宿隔邻苏祠旅馆晨起登楼临眺朝旭初升辉洒祠树若聚犹散不觉兴怀聊成五古二十五韵并寄诸友》陈兴武·当代
【荒唐满纸】《夜半乐 自题破碎江山》叶楚伧·清末近现代初
【荒唐满纸古为新】《偶见二十六年前为绛所书诗册、电谢波流似》钱钟书·近现代
【荒唐满纸认难真】《作文戏书》卢青山·当代
(类似词句)一把辛酸泪
【怜他一把辛酸泪】《咏曹雪芹》薛青萍·近现代
【伤怀一把辛酸泪】《咏曹雪芹步陈诏同志元韵》彭鹤濂·近现代
【可堪一掬辛酸泪】《蛾眉七绝百首》吴妍因·清末近现代初
【一掬辛酸泪】《夜半乐 自题破碎江山》叶楚伧·清末近现代初
【为君一洒辛酸泪】《辛卯二月二十七日深夜别后作》吴金水·当代
【宵来一副辛酸泪】《忆亡兄》程坚甫·当代
【辛酸一把】《满江红 二零零三年元旦作》魏新河·当代
(类似词句)谁解其中味
【哪解其中味】《虞美人 谒西山黄叶村曹雪芹故居》蔡淑萍·当代
【谁识其中有真味】《太常许卿送菜戏简十首》薛瑄·明
上一篇:珠履三千巧斗妍;就中弓窄只迁迁;恼伊刬袜转堪怜;舞罢有香留绣褥, | 宋·史浩 浣溪沙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