迨兹桑榆景,始悟失东隅。屡将孱弱躯,触冒风波途。
严冬朔风急,夜绝高邮湖。岂不幸利涉,为计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况我疾病余。前途谅多险,欲悔将焉如。
仲冬度长淮,滉荡迷所知。同行得佳侣,乃谐夙所期。
忆昨辞京国,与子适同时。参差各首路,不谓会在兹。
举觞更相属,满饮不须辞。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 明·童冀 后和陶诗(二十首)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注】(中州自序曰:"余往年尝一和陶靖节诗,俯仰垂四十年,浮云世事,何所蔑有。及来河朔,触事感怀,间用其韵,积日既久,辞无诠次,因袖而目之曰《后和陶诗》。然余前所和者,多因其事而寓己意;今所和者,第用其韵不复用其事云。"中州《前和陶诗》,苏平仲书其后。《后诗》则洪武二十五年壬申,与独庵少师同客于燕,少师用蝇头小楷继写成卷,而题其后云:"中州先生才力老成,问学淹贯,二十年来奔走南北,虽涉历世故,乐天知命,有合于靖节之志趣。其和诗如茧抽泉决,略不见其艰窘,矧有牵强者耶?"己丑岁之涂月,子晋得少师手书卷录以示余,余录其什之二云。)
上一篇:秋来何物伴吾真,药菊甘香最可珍;见说缭潭人不老,肯随杂色斗时新 | 宋·韩淲 次韵昌甫论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