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朋从少,到处瘴烟深。辛苦年年事,知君罢越吟。
牂牁西去水,千里共烽烟。世事已如此,孤怀空复然。
定趋衡岳路,或到夜郎天。弭节知何处,音书为一传。
潇湘三载梦,千里不还乡。八口将何托,孤舟更渺茫。
秋空黄鹄少,天远白云长。去住怜同病,忧思不敢忘。
频年甘作客,湖海任西东。纵有垂天翼,高飞无积风。
气消蛮峤外,泪尽瘴烟中。处处同芳草,王孙路不穷。
--- 明·岑徵 寄怀诗

【注】序:陈子三年衡岳,不遣鸿书,百里崧台,竟忘子舍。挂布帆而西迈,誓河水以不回;同乌鹊之孤飞,绕桂林而三匝。将还家短气,羞季子之敝裘;抑矢志扬眉,效相如之题柱。栖栖靡托,怅怅何之。噫,天女云沉,灵渠水咽,狐鸣已歇,马首何瞻。既殊温峤之从王,绝裾长往;尤异企生之赴义,授手不回。甘此萍蓬,乃违桑梓,伫望归与之叹,爰兴劳者之歌,谨候长风,先缄短札。
上一篇:洞玄道士周方外,昨到宣华绝顶回;岩上欲寻山橄榄,忽逢虎迹却归来 | 元末明初·刘崧 遇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