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鞦韆索,楼阁朦胧烟 | 唐·韩偓 夜深(寒食夜)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②飘雪杏花①红。夜深斜搭鞦韆索,楼阁朦胧烟③雨中。
--- 唐·韩偓 夜深(一作寒食夜)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夜深斜搭鞦韆索,楼阁朦胧烟 | 唐·韩偓 夜深(寒食夜)
【按】① 一作:小桃 ② 一作:杏花 ③ 一作:细《遁斋闲览》:
韩致尧诗,词致婉丽,如此绝者是也。《留青日札》:
李贺“桃花乱落如红雨”,韩偓“杏花飘雪小桃红”,桃花红而长吉以雨比之,杏花红而致光以雪比之,皆可为善用不拘拘于故常者,所以为奇。不然,柳雪、李月、梨雪、桃霞,谁不能道?《诗境浅说续编》:
春日多雨,唐人诗如“春在濛濛细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昔人诗中屡见之。此则写庭院之景,楼阁宵寒,秋千罢戏,其中有剪灯听雨人在也。《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乍看,通篇只写景物,而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如果细加玩绎,它的字里行间不仅浮现着留连怅惘之情,还似隐藏着温馨缠绵之事。四句诗中,特别值得拈出的是第三句──“夜深斜搭秋千索”。这是一个点破诗题、透露全诗消息的关键句。施补华《岘佣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

诗的题目是《寒食夜》,这第三句中的“夜深”明点夜,“秋千”则暗点寒食。《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太平御览》、《事物纪原》、《荆楚岁时记》等书也有相似的引载。又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天宝年间,“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这句诗就以秋千这一应景之物点出寒食这个节日。

当然,诗人之写到秋千,决不仅仅是为了点题,主要因为在周围景物中对他最有吸引力而且最能寓托他的情意的正是秋千。但此时已“夜深”,又在“烟雨中”,不会有人在“为秋千戏”,如句中所说,只有秋千索空悬在那里罢了。而诗人为什么对空悬在那里的秋千索有特殊的感情并选定它作为描写的对象呢?这里,不禁令人联想到吴文英《风入松》词中“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两句。看来,诗人在深夜、烟雨中还把视线投向秋千索,也正因为它曾为“纤手”所握,不禁想起日间打秋千的场面和打秋千的人。

韩偓《香奁集》共收一百首诗,其中写到寒食、秋千的诗竟多达十首。如《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又如《想得》:“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再如:《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往年曾在弯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它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从以上这几首诗,依稀可见诗人与一位佳人在寒食佳节、秋千架边结下的一段恋情。联系这些诗,再回过来看这首《寒食夜》的第三句,可以断定它确是一个见景思人、托物记事的句子,尽管写得尽曲折含蓄之能事,而个中消息是仍然可以参破的。

如果从整首诗来看,这第三句又是与上、下各句互相依托、融合为一的。全诗四句,组成为一个整体,诗的前两句可以说是为第三句布景设色的。首句“恻恻轻寒剪剪风”,先使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小梅飘雪杏花红”,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有了这两层烘染,才能托出第三句中“那人”不见的空虚之感和“纤手香凝”的绮丽之思。至于诗的结句“楼阁朦胧烟雨中”,更直接从第三句生发,是第三句的延伸,是把诗人的密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暗暗指出其人的居处所在以及诗人的心目所注,从而加深意境,宕出远神,使人读后感到情意隐约,余味无穷。没有这样一个结句,当然也托不出第三句。就通篇而言,应当说,这首诗既以第三句为中心,而又靠上、下烘托,才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

(陈邦炎)(类似词句)恻恻轻寒剪剪风

【恻恻轻寒风剪剪】《谒金门 次西麓韵》周密·宋
【恻恻轻寒风剪剪】《玉楼春》谢逸·宋
【正霜风轻寒剪剪】《蓦山溪 饶沈公雅移漕江东》管鉴·宋
【秋风剪剪作轻寒】《苧溪桥》邓子实·元
【吹面轻寒剪剪风】《晚过泖东》董纪·明
【轻寒恻恻风】《舟行杂诗十章》姚燮·清

(类似词句)夜深斜搭鞦韆索

【夜深斜搭鞦韆索】《集古 寒食夜雨》李俊民·金末元初
【夜深斜搭秋千索】《菩萨蛮》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楼阁朦胧烟雨中

【楼阁朦胧细雨中】《途次遇雨和丘德高》释绍嵩·宋
【楼阁参差烟雨中】《玉湾春晓》姚鹏·明
【树中楼阁藏烟雨】《九成台寄怀广州诸同学》释今龙·明


上一篇:篱落千竿玉,潇湘五月秋;不堪兼鹤驭,祇合过羊裘;袂拂霜花净,杯承 | 明·谢与思 座上分赋得
古诗词相关文章
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 |  清·朱景英 题亡友王西

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 | 清·朱景英 题亡友王西

王君书宗虞永兴,亦复钩勒赵吴兴;吴兴手迹逞姿媚,细筋安得如秋鹰;或言上石尤不可,椎拓...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 |  宋·晏殊 句 其二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 | 宋·晏殊 句 其二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

乌岩江上古祠宫,传是征南矍铄翁;丹荔黄蕉长盛祭,绿沉金锁尚英风 |  元末明初·张以宁 乌岩

乌岩江上古祠宫,传是征南矍铄翁;丹荔黄蕉长盛祭,绿沉金锁尚英风 | 元末明初·张以宁 乌岩

乌岩江上古祠宫,传是征南矍铄翁;丹荔黄蕉长盛祭,绿沉金锁尚英风;滩声夜带军声壮,岚气...

冠盖出瑶京,依依惜别情;潮生扬子渡,舟发石头城;驿路三千里,乡关 | 明·陈琏 送人归省

冠盖出瑶京,依依惜别情;潮生扬子渡,舟发石头城;驿路三千里,乡关 | 明·陈琏 送人归省

冠盖出瑶京,依依惜别情;潮生扬子渡,舟发石头城;驿路三千里,乡关几日程;兕觞称寿处,人...

流水高山尔调,冷灰槁木吾心;不必神交蒙叟,柴桑老子知音 |  宋·李曾伯 送李琴士据梧(六言

流水高山尔调,冷灰槁木吾心;不必神交蒙叟,柴桑老子知音 | 宋·李曾伯 送李琴士据梧(六言

流水高山尔调,冷灰槁木吾心;不必神交蒙叟,柴桑老子知音;...

峨峨嵩高山,泱泱洛川水;山有柏与松,水有鲂与鲤;之人蕴奇抱,一出 | 明·林弼 送周伯章之宜

峨峨嵩高山,泱泱洛川水;山有柏与松,水有鲂与鲤;之人蕴奇抱,一出 | 明·林弼 送周伯章之宜

峨峨嵩高山,泱泱洛川水;山有柏与松,水有鲂与鲤;之人蕴奇抱,一出宰百里;骑马嵩洛间,仰...

古色晴川路,孤篷远客舟;江声连夏口,帆影入荆州;临水村成市,沿堤 | 清·徐垣 汉川道中

古色晴川路,孤篷远客舟;江声连夏口,帆影入荆州;临水村成市,沿堤 | 清·徐垣 汉川道中

古色晴川路,孤篷远客舟;江声连夏口,帆影入荆州;临水村成市,沿堤树欲秋;不堪闻画角,日...

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 |  宋·李之仪 次韵梅花

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 | 宋·李之仪 次韵梅花

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

嫩苗苒苒头角秀,柔桑袅袅阴影轻;茆檐饭起上马去,一声雨后黄鹂鸣 |  宋·张伯玉 饭芝川村舍

嫩苗苒苒头角秀,柔桑袅袅阴影轻;茆檐饭起上马去,一声雨后黄鹂鸣 | 宋·张伯玉 饭芝川村舍

嫩苗苒苒头角秀,柔桑袅袅阴影轻;茆檐饭起上马去,一声雨后黄鹂鸣;...

桃花夭红竹净绿,春风相间连溪谷;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  宋·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

桃花夭红竹净绿,春风相间连溪谷;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 宋·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

桃花夭红竹净绿,春风相间连溪谷;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徐熙下笔能逼真,茧素...

古诗词知识图解
在昔汉中微,我祖入吴门;公今领名都,千骑拥高轩;与古异出处,素节 | 宋·梅尧臣 送公仪龙图

在昔汉中微,我祖入吴门;公今领名都,千骑拥高轩;与古异出处,素节 | 宋·梅尧臣 送公仪龙图

在昔汉中微,我祖入吴门;公今领名都,千骑拥高轩;与古异出处,素节古本原;江观白马潮,水...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山门二缁叟,振锡 | 唐·刘慎虚 登庐山峰顶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山门二缁叟,振锡 | 唐·刘慎虚 登庐山峰顶

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

我从峡中来,君向峡中去;若听清猿啼,是我来时路 |  清·甘运源 江上逢人入川

我从峡中来,君向峡中去;若听清猿啼,是我来时路 | 清·甘运源 江上逢人入川

我从峡中来,君向峡中去;若听清猿啼,是我来时路;...

钉焦山一点旧浮屠,沧江振奔鳞;惯丛芦揖浪,閒鸥避客,炮垒馀曛;短 | 当代·汪洋 八声甘州

钉焦山一点旧浮屠,沧江振奔鳞;惯丛芦揖浪,閒鸥避客,炮垒馀曛;短 | 当代·汪洋 八声甘州

钉焦山一点旧浮屠,沧江振奔鳞;惯丛芦揖浪,閒鸥避客,炮垒馀曛;短艇中流未稳,兴废此间频...

梅花吹暖透重闉,紫马朝遨湖上春;岚影尽兼云影湿,涨痕犹带雪痕新 |  元末明初·张以宁 追和

梅花吹暖透重闉,紫马朝遨湖上春;岚影尽兼云影湿,涨痕犹带雪痕新 | 元末明初·张以宁 追和

梅花吹暖透重闉,紫马朝遨湖上春;岚影尽兼云影湿,涨痕犹带雪痕新;高人下榻来江表,神女...

怪松筛月,听江声凿岸,千秋难绝;谁使冤灵无处诉,欲拍霜崖崩缺;怜 | 当代·汪洋 壶中天

怪松筛月,听江声凿岸,千秋难绝;谁使冤灵无处诉,欲拍霜崖崩缺;怜 | 当代·汪洋 壶中天

怪松筛月,听江声凿岸,千秋难绝;谁使冤灵无处诉,欲拍霜崖崩缺;怜草卑微,逢秋俯仰,不免...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 |  宋·晏殊 句 其二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 | 宋·晏殊 句 其二

东阳诗骨瘦,南浦别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