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 唐·高适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唐诗广选》:
蒋仲舒曰:适绝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即此诗结意。《唐诗直解》:
只将“啼鸟”、“春风”、“柳城”、“沙岸”写出别意,自觉黯然。《唐诗镜》:
语致流利,三、四托情亦佳。《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活如生龙,工如列纹,情款备至。《唐风定》:
三诗:按指本诗与《东平别前卫县李采少府》、《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结法相似,跌荡开爽,不为法度所局。《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此是唐人四句分承法。(前四句下)《唐诗摘钞》:
行者与己分深,自当为留连惜别之语;若与己分浅,只是送其就道便歇。如前李少府是分深者,此韦司士是分浅者,二诗下语分数自是不同。今人送行诗大都溷溷而已。《增订唐诗摘钞》:
起联用事太多,故次联以淡语间之,其气方不滞。《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首句七字,字字快心;次句七字,字字败兴。三承一,四承二,一顿一宕,多少风致!五六指其所往之处,七八聊以慰之,玩此诗语意,先生与司士当是初次相识,而司士之为人足以动人爱慕,又可知也。《唐律偶评》:
三、四正怨其轻同调而急干谒。落句却反嘱以“莫怨”,所谓绞而婉也。《唐诗笺要》:
起手捉定“夜别”、情景都到。中联卓然名句,不亚云卿。《唐贤三昧集笺注》:
起手不平,也不生。盛唐高调(中四句下)。收亦尽熟,尚不至滑。《唐诗别裁》:
以上(按指本诗与《东平别前卫县李采少府》)皆近酬应诗,因神韵使人不觉,知近体责神韵也。《唐诗笺注》:
“残月雁归”有此意。《唐诗选胜直解》:
首二句将送别之事虚虚笼起,张灯置酒何事,残月雁声何情?二联用“只言”、“无那”二虚字相接,求侣难为别矣。《昭昧詹言》:
起二句叙“夜”、为“别”字传神,亦用攒字设色。三句垫,四句点“别”,五、六别后情事,收世情而已。《批唐贤三昧集》:
音韵铿然。(类似词句)夜钟残月雁归声
【夜钟残月雁归声】《再用前韵集句》赵必????·宋
(类似词句)无那春风欲送行
【无那春风欲送行】《鹧鸪天 闻鹧鸪》董元恺·清
【无奈春风欲送行】《初至唐昌作柳絮吟呈越中老母》劳蓉君·清
【何事春风欲送行】《送朱季美》李云龙·明
(类似词句)知君到处有逢迎
【到处有逢迎】《兖州逢游使君》余有丁·明
【驱车到处有逢迎】《临洺驿》韩日缵·明
【到处有逢迎】《寄和余自如内侄孤愤诗》黄公辅·明
【到处有逢迎】《送孟远之京》毛奇龄·明末清初
【笑余到处有逢迎】《浪淘沙 郫县赠张羽丰明经,名铸,贡生》李炳灵·清末近现代初
【风尘到处有逢迎】《章门喜晤孙子成明经缙二首》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天涯到处有逢迎】《纪事二十四首》梁启超·清末近现代初
上一篇:独上高楼伫夕阳,落花飞絮费平章;直教缱绻成新恨,争忍殷勤理旧狂 | 近现代·胡士莹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