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 唐·李白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其二

《唐诗别裁》:
言真能洗心,则出处皆宜,不专以忘世为高也。借洗耳引洗心无贬巢父意。《唐宋诗醇》:
沉刻之意,以快语出之,可令闻者警竦。《李太白诗醇》:
严云:“为我”字说得亲热。严沧浪曰:此格如常山蛇首尾与中皆相应。《唐诗鉴赏辞典》:
第二首起句便好:“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您想念着碧绿清澄的颍水”,这一句把归隐的愿望写得多么形象,抽象的思想、意念化成了具体的、美好的、能够感触的形象。“忽复归嵩岑”,“忽复”两字现出人的个性和情态,何等洒落,何等爽快,敝屣功名富贵自在不言之中了。“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许由洗耳的典故,用得灵活入妙。诗人在这里把许由这位上古的高士,临时拉来指桑骂槐,这是因为唐代以隐居为手段达到向上爬的目的者,大有其人。李白很鄙视这种假隐士,所以他说不洗心而徒事洗耳,则是矫情作伪,欺世盗名。诗人认为不论是进是退,或隐或显,唯真正有经世济民的抱负和才干的人,才是超越流俗的大贤。李白平生最仰慕的古人之一—谢安,正是这种典型。“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末句是诗人与友人临别赠言,相互劝勉、慰藉之词,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首诗:“只写送别事,托体高,著笔平。”所谓“托体高”,即以立意为胜;“著笔平”,即无句可摘。这种写法,质朴自然,不事藻饰,直抒胸臆,实为汉魏风骨的继承。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浑成,即全篇作为一个整体,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使读者想象和体会到其人的胸襟气度、思想感情。由于诗的概括力很强,把丰富的思想感情紧缩在具体的形象之中,所以读来醰然有味。这种艺术造境,决不是那些铺锦列绣,雕绘满眼之作所能比拟的。
(徐永年)(类似词句)为我洗其心
【为予洗其心】《洗桐》王问·明
【为我洗尘心】《用郑浮梁韵简圜师二首》裘万顷·宋
(类似词句)洗耳徒买名
【合笑徇名徒洗耳】《观泉图》赵完璧·明
(类似词句)谢公终一起
【共道谢安终一起】《梅国寄赠次韵奉谢》黄衷·明
【谢公终为苍生起】《吕元直得书天台郭外治园林作退老堂求诗为赋两章》李纲·宋
【谢公终起为苍生】《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姚鼐·清
(类似词句)相与济苍生
【谁与济苍生】《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孟浩然·唐
【要与苍生济茕独】《松竹篇》郑文康·明
上一篇:酒熟招期胜士开,锦溪词伯是仙才;衰颜野老无酬对,若有新诗却寄来 | 宋·王洋 陈粹中再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