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 唐·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 唐·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 其一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  唐·王昌龄 采莲曲二首
【题注】一作相和歌辞 采莲曲三首 一《唐诗归》:
谭云:对结流动。《唐诗解》:
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非三国之女会采也。下联描写采莲之景如画。《增订唐诗摘钞》:
首句叠得妙。次句顿得妙。结写花月逞妍,送迎媚艳,丽思新采,那不销魂!《唐人绝句精华》:
元杨载谓绝句之“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其现不何此诗可证明。唐绝佳者大都如此写法。《唐诗鉴赏辞典》: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刘学锴)(类似词句)争弄莲舟水湿衣

【争弄莲花水湿衣】《采莲归》李龏·宋

(类似词句)采罢江头月送归

【江头秋月送归人】《衡江逢陆子羽之江西赋别》欧阳辂·清


上一篇:山前阴火煮灵源,昔日曾临万乘尊;历尽兴亡只如此,不随时俗变寒温 | 宋·范纯仁 临汝温泉
古诗词相关文章
锦段明装,银瓷邢色,绿篆花纹微露;黯淡风尘,那知画工心苦;琢红玉 |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锦段明装,银瓷邢色,绿篆花纹微露;黯淡风尘,那知画工心苦;琢红玉 |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

锦段明装,银瓷邢色,绿篆花纹微露;黯淡风尘,那知画工心苦;琢红玉、坡老低吟,乞白碗,杜...

朝端给事总能文,献纳才名最数君;宠命荣加三品秩,诰绫光绚五花纹 |  明·陈琏 送姚给事中升

朝端给事总能文,献纳才名最数君;宠命荣加三品秩,诰绫光绚五花纹 | 明·陈琏 送姚给事中升

朝端给事总能文,献纳才名最数君;宠命荣加三品秩,诰绫光绚五花纹;春回凤阙天应近,雪霁...

子卿远使单于国,一牧羝羊十九秋;塞上草生春屡过,泽中冰泮水交流 |  明·陈琏 苏武牧羝图

子卿远使单于国,一牧羝羊十九秋;塞上草生春屡过,泽中冰泮水交流 | 明·陈琏 苏武牧羝图

子卿远使单于国,一牧羝羊十九秋;塞上草生春屡过,泽中冰泮水交流;龙沙别去劳清梦,汉节...

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真知外物重,未放此缘休;平地见山岳,排空 | 宋·李之仪 书长干僧房

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真知外物重,未放此缘休;平地见山岳,排空 | 宋·李之仪 书长干僧房

赤手能搏虎,青毡不与偷;真知外物重,未放此缘休;平地见山岳,排空回斗牛;何须待尘劫,才...

太师美谥冠三公,曾向滁阳号醉翁;一代文章推健笔,平生勋业见孤忠 |  明·陈琏 欧阳文忠公墓

太师美谥冠三公,曾向滁阳号醉翁;一代文章推健笔,平生勋业见孤忠 | 明·陈琏 欧阳文忠公墓

太师美谥冠三公,曾向滁阳号醉翁;一代文章推健笔,平生勋业见孤忠;人誇桑怿传偏好,我爱...

忆昔千步廊间住,起听胪传禁门曙;甲午科中看大魁,奇章公后闻芳誉 |  元末明初·张以宁 牛士

忆昔千步廊间住,起听胪传禁门曙;甲午科中看大魁,奇章公后闻芳誉 | 元末明初·张以宁 牛士

忆昔千步廊间住,起听胪传禁门曙;甲午科中看大魁,奇章公后闻芳誉;掉鞅天街笑语同,谭文...

昔会群真地有灵,琳宫玄馆又重兴;仙翁成道忘人我,宝鼎还丹护甲丁 |  明·陈琏 会仙观(以下

昔会群真地有灵,琳宫玄馆又重兴;仙翁成道忘人我,宝鼎还丹护甲丁 | 明·陈琏 会仙观(以下

昔会群真地有灵,琳宫玄馆又重兴;仙翁成道忘人我,宝鼎还丹护甲丁;华表年深留鹤语,黄河...

一经瞻顾遂空群,疑是同时解佩人;曾对丝纶当禁掖,终随弦诵到成均 |  宋·陆佃 依韵和双头芍

一经瞻顾遂空群,疑是同时解佩人;曾对丝纶当禁掖,终随弦诵到成均 | 宋·陆佃 依韵和双头芍

一经瞻顾遂空群,疑是同时解佩人;曾对丝纶当禁掖,终随弦诵到成均;有如一梦邯郸假,未始...

五柳门前秋叶衰,南山佳气满东篱;白衣人到黄花外,正是先生述酒时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题李

五柳门前秋叶衰,南山佳气满东篱;白衣人到黄花外,正是先生述酒时 | 元末明初·张以宁 题李

五柳门前秋叶衰,南山佳气满东篱;白衣人到黄花外,正是先生述酒时;...

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齿咀口且讳,闻 | 宋·梅尧臣 贻妄怒

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齿咀口且讳,闻 | 宋·梅尧臣 贻妄怒

饮食无远近,所美贵甘????;南方食虾蟆,密捕向清畎;齿咀口且讳,闻语辄忿喘;此物何丑恶,...

古诗词知识图解
献赋初心在,参谋百计违;艰难留草履,涕泪说戎衣;谏草无人见,朝班 | 清·宋湘 读杜工部集四

献赋初心在,参谋百计违;艰难留草履,涕泪说戎衣;谏草无人见,朝班 | 清·宋湘 读杜工部集四

献赋初心在,参谋百计违;艰难留草履,涕泪说戎衣;谏草无人见,朝班有梦归;十年秦蜀路,又...

密雪晓初霁,朝阳霭融融;隐几高堂上,坐对飞来峰;梵塔倚天半,楼台 | 宋·张伯玉 清思堂晓雪

密雪晓初霁,朝阳霭融融;隐几高堂上,坐对飞来峰;梵塔倚天半,楼台 | 宋·张伯玉 清思堂晓雪

密雪晓初霁,朝阳霭融融;隐几高堂上,坐对飞来峰;梵塔倚天半,楼台出烟中;岧然金银阙,瑰...

跋涉经年返故庐,漫空风雪挽桓车;影堂设奠人何处,爆竹声中又岁除 |  清·李振钧 重遣 其二

跋涉经年返故庐,漫空风雪挽桓车;影堂设奠人何处,爆竹声中又岁除 | 清·李振钧 重遣 其二

跋涉经年返故庐,漫空风雪挽桓车;影堂设奠人何处,爆竹声中又岁除;...

暗尘随马碾轻车,韶景湖山信足誇;百世松楸初上冢,一堂裙屐乍还家 |  清·李振钧 清明杂感

暗尘随马碾轻车,韶景湖山信足誇;百世松楸初上冢,一堂裙屐乍还家 | 清·李振钧 清明杂感

暗尘随马碾轻车,韶景湖山信足誇;百世松楸初上冢,一堂裙屐乍还家;节逢挑菜莺簧滑,路转...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 | 宋·梅尧臣 送王克宪奉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 | 宋·梅尧臣 送王克宪奉

折柳赠子行,况闻彭泽去;将过五株下,可与青青助;渭城人唱罢,羌管愁吹处;江上定多闲,疏...

门户同归太史评,传芳消息在瑶琼;凤衔诰诏从夫贵,龙负图书识父清 |  宋·陆佃 魏国太夫人陈

门户同归太史评,传芳消息在瑶琼;凤衔诰诏从夫贵,龙负图书识父清 | 宋·陆佃 魏国太夫人陈

门户同归太史评,传芳消息在瑶琼;凤衔诰诏从夫贵,龙负图书识父清;金鸭火销香自远,玉奁...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  宋·梅尧臣 和石昌言学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 宋·梅尧臣 和石昌言学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  唐·刘蕃 状江南 季秋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 | 唐·刘蕃 状江南 季秋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枫叶红霞举,苍芦白浪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