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 宋·晏殊 清平乐 其四

①金风:秋风。
②绿酒:美酒。
③紫薇朱槿:两种花卉。花色艳丽。
【评解】
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这首小词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清寂之思。
犹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清新雅洁,饶有韵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秋末景色,惟结句略含清寂之思,情味于言外求之,宋初之高格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以景纬情,妙在不着意为之,而自然温婉。“金风”
两句,写节候景物。“绿酒”两句,写醉卧情事。“紫薇”两句,紧承上片,写醒来景象。庭院萧条,秋花都残,痴望斜阳映阑,亦无聊之极。“双燕”两句,既惜燕归,又伤人独,语不说尽,而韵特胜。此词与作者的《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都突出反映了晏殊词的闲雅风格和富贵气象。作者以精细的笔触,描写细细的秋风、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主人公在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在这一意境中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 ,渲染环境。金风,即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 ”中,李善注曰 :“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也。”
此时庭院内是西风落叶 ,画堂中的词人因饮了绿酒,一会儿便醉眠了。用笔轻灵,色调淡雅,语气仿佛在与一位友人娓娓而谈。其中两组叠字,首尾相接,音律谐婉。以“细细”状金风,就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而显得平静、悠闲。“叶叶”这两个名词连用,展开一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并使人感到很有次序 、很有节奏。向来写梧桐经秋都是较为凄厉的,如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经过一代又一代词人的染笔,以至于使人一听到秋风吹拂梧桐,就产生凄凉况味。而象晏殊写得如此平淡幽细的,却极为少见。下面“绿酒”一句,因为用了“初 ”字和“易”字,就觉得他的酒量不大,浅尝辄醉,也是淡淡的一笔。然后词人才用了较重的笔墨:“一枕小窗浓睡。”
“绿酒”句点出“浓睡”的原因,是陪笔,“一枕”句才是此片的主意。小饮何以“ 易醉 ”?浅醉何得“浓睡 ”?原来词人有一点淡淡闲愁,有愁故易醉,愁浅故睡浓。
下片则是写次日薄暮酒醒时的感觉。词人一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睡极浓矣。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是什么样的情绪,他没有言明,只是通过他眼中所见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闲,神态之慵怠,而在结句中却仍反映出一点淡淡的哀愁 。紫薇 ,夏季开花 ;朱槿,夏秋间吐艳。上片说金风吹得梧桐叶坠,显然是秋天了,所以词人从小窗望出去,这两种花都已凋残。值得注意的是:上片的梧桐叶坠,为耳中所闻;下片的两种花残,乃眼中所见。词人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来表现他此际的情怀。“斜阳却照阑干 ”,紧承前句 ,描写静景。晏殊在另一首《踏莎行》中云:“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词境相似。
日暮了 ,斜阳正照着阑干 ,正是“双燕欲归时节”。此意平平说来,似不相干语、没要紧语,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烘托情感。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感。”“燕子欲归”,乃系景语,它对下句“银屏昨夜微寒”,正好起了一个铺垫和烘托的作用。双双紫燕即将归巢了,这个景象便兴起词人独居无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个人在独宿。一种凄凉意绪、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但他不用“枕寒”、“衾寒”那些用熟了的字面 ,偏偏说屏风有些微寒。寓情于景,含蓄蕴藉,令人低徊不尽。
这首词的特点是风调闲雅,气象华贵,二者本有些矛盾,但词人却把它统一起来,形成表现自己个性的特殊风格。晏殊以相位之尊,间为小歌词,得花间遗韵。刘攽《 中山诗话 》说:“无献尤喜冯延巳歌词,其所自作,亦不减延巳乐府。”也就是说他的词风酷似冯延巳。但从这首词来看,它的闲雅风调虽似冯词,而其华贵气象倒有点象温庭筠的作品。不过温词的华贵,大都表现在词藻上的镂金错采,故王国维以“画屏金鹧鸪”状其词风。晏词的华贵却不专主形貌,而在于精神。“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 ,若‘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见吴处厚《 青箱杂记》)这首词中所写的风,正与上举两例相似。它所塑造的形象,借用晁补之评论其子晏几道词的说话,一看就知道“不是三家村中人”,而是一个雍容闲雅的士大夫。(类似词句)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满庭芳 对月忆翰生妹》周翼椿·清
【金风细细侵帘幕】《忆秦娥》陈星垣·清
(类似词句)叶叶梧桐坠
【叶叶梧桐坠】《菩萨蛮 集句》郭则沄·清末近现代初
【夜来霜坠梧桐叶】《宫词百首》和凝·唐
【梧桐坠叶捣衣催】《荅严大夫》贾至·唐
【见梧桐叶坠】《连理枝》晏殊·宋
【梧桐叶坠夕阳天】《句》裴愈·宋
【梧桐叶底清露坠】《乌栖曲》刘炳·元末明初
【梧桐叶坠碧天开】《秋夜有怀》释函是·明
【梧桐叶坠噪栖鸦】《与袁特丘》释函是·明
【梧桐叶坠去年秋】《秋日警众》释函是·明
【梧桐叶坠捣衣催】《旅秋》黎景义·明
【梧桐叶坠】《画屏秋色 感旧》佟世南·清
【新秋一叶坠梧桐】《虞美人 秋闺》杨琇·清
【晚风吹坠梧桐叶】《菩萨蛮 和秋玉》江瑛·清
【坠空阶几叶梧桐】《解连环 寄秋玉》江瑛·清
【早梧桐坠叶】《齐天乐 秋燕》黄燮清·清
【庭前几叶梧桐坠】《摸鱼儿 招同人集瘦秋香榭,因饯何诗孙、蔡竟夫,叠前韵》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梧桐叶坠晚凉天】《凉夜》顾无咎·近现代
【梧桐一叶坠空池】《浣溪沙》卢青山·当代
【叶叶梧桐霜冷】《谒金门》郑觉斋·宋
【西风叶叶梧桐冷】《秋思》张蕴·宋
【梧桐叶叶剪风刀】《闷怀二首》朱淑真·宋
【梧桐叶叶是秋风】《于潜道中》贾似道·宋
【梧桐叶叶生凉秋】《征妇怨》赵崇嶓·宋
【梧桐叶叶鸣秋雨】《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邓林·宋
【庭外梧桐叶叶风】《秋声》黄庚·宋末元初
【风入梧桐叶叶吹】《秋华亭以天上秋期近分韵得期字》于立·元
【怪?梧桐叶叶秋】《过城南别业》张九一·明
【叶叶梧桐槛外声】《长相思》李攀龙·明
【露滴梧桐叶叶黄】《浣溪沙 秋夜》沈宜修·明末清初
【梧桐叶叶秋声】《清平乐》周之琦·清
【吹遍梧桐叶叶风】《卜算子》沈岸登·清
【梧桐叶叶愁】《立秋前一夕懒宜巢坐雨》王润生·清
【渐叶叶梧桐报晓】《霜叶飞 本意,用周清真韵》邹祗谟·清
【梧桐叶叶露华灵】《浪淘沙 三首,萱草》顾贞立·清
【叶叶梧桐喧永昼】《拨棹子》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剩有梧桐叶叶风】《思佳客 随意》梁三苏·近现代
【叶叶梧桐露未乾】《浣溪沙·重过西新有忆》袁思亮·近现代
(类似词句)紫薇朱槿花残
【紫薇朱槿已开残】《临江仙》顾随·近现代
(类似词句)斜阳却照阑干
【阑干却共斜阳倚】《蝶恋花 壬辰暮春重游南国桃园分韵得"外"字》周燕婷·当代
(类似词句)双燕欲归时节
【燕子欲归时节】《破阵子》晏殊·宋
【去年双燕欲归时】《虞美人》晏几道·宋
(类似词句)银屏昨夜微寒
【昨夜银屏透峭寒】《浣溪沙 咏雪》沈宜修·明末清初
上一篇:冷雨将寒度画楼;残灯无焰照新愁;销尽羁魂人不觉,是深秋;半晌似闻 | 近现代·黄侃 山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