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长带桃花笑时脸。向尊前酒底,得见些时,似恁地、能得几回细看。
待不眨眼儿、觑著伊,将眨眼底工夫,剩看几遍。
--- 宋·阮阅 洞仙歌 赠宜春官妓赵佛奴

此为作者赠官妓赵佛奴之作。词中盛赞赵氏的美貌及作者对她的爱恋。全词语言俚俗泼辣,感情坦率直露,堪称元曲的先声。
上片起首三句,先赞美赵佛奴象赵氏姊妹燕、合德一样美貌,不应生活在民间,而应居住在后妃的宫殿里 。这里用典 :赵飞燕赵合德姊妹东汉成帝时官人 ,成阳侯赵临之女,善歌舞。这里用典非常确切,赵家姊妹姓赵,佛奴也姓赵;赵家姊妹善歌舞,佛奴亦善歌舞。在此基础上,词人又把昭阳殿与人间作了对比 ,意思是赵佛奴当官妓是委屈了她 ,凭她的美貌,应当享受后妃的待遇。这种抑扬结合的方法,目的仍在于扬 。下面是以江北与江南对比,“见伊底”,犹今语“见她的”,底即的,这和下片的“恁地”,都是宋时方言。这几句是说,凡是见到她的人,都说她色艺双绝 ,独步江南 。但词人认为即使把江北也算上,也很少见到这样的美人。过片三句先从赵佛奴本人写她的美,再从别人对她的反映,烘托她的美,并且抒写了词人对她的爱恋。词人说赵佛奴不仅容颜长得娇,而且性情生得好。她从不使小性子,总是脸带微笑,灿若桃花。此三句,寥寥数笔,便把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向尊前”几句写他们在酒席筵前相见,从而点出了各自的身份。因为作者是词客 ,故佛奴为之歌舞以侑觞 。可是赵佛奴长得太美了,以致词人顾不上饮酒,只是不停地向她注目,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 。“似恁地 ”,意犹似这般 。“恁地”,如此、这样。“能得几回细看”一语,把词人抓紧时机、细心审美的心情和盘托出。结拍三句,用夸张的手法,绘神绘色地写词人看这美女,连眼睛也不眨一眨 ,为的是把眨眼的工夫省下来 ,好多看上几眼,以此表现词人爱美之切之深,亦反衬出赵佛奴之美艳绝伦。
词中写赵佛奴的美貌,表现技巧上与汉乐府《陌上桑》颇为类似,多角度、多侧面地烘托、渲染出美人容颜之秀丽。作者善于运用夸张手法,以痴语、无语突出词人对于赵佛奴钟情之深、爱恋之切。这样的语言最能揭示人物心灵 ,可谓拭尽铅华,尽露本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类似词句)赵家姊妹
【赵家姊妹在椒房】《题范子济双头芍药二首》王洋·宋
【赵家姊妹专风流】《汉宫春》何中·元
【赵家姊妹多相忌】《白燕》袁凯·元末明初
【赵家姊妹誇新妆】《汉宫春晓图歌为克斋司徒题》孙承恩·明
【赵家姊妹难禁耐】《黄莺儿四首 风》孙承恩·明
【羞杀赵家亲姊妹】《沈天祥宅赏莲有并头品字二种》李坚(贞夫)·明
【君不见赵家姊妹玉不如】《阳春曲》王世贞·明
【赵家姊妹皆端正】《踏堤曲》袁宏道·明
【借问赵家痴姊妹】《恻恻吟》彭日贞·明
【赵家姊妹低昂里】《芍药》邓云霄·明
【赵家姊妹】《少年游 十姊妹》高濂·明
【赵家姊妹妒新妆】《落花诗》黎玉书·明
【赵家姊妹斗婵娟】《白燕吟》吴伟业·明末清初
【赵家姊妹妒还无】《画眉》梁清标·明末清初
【赵家姊妹易相嗔】《虞美人 看花作》宋琬·清
【赵家姊妹近如何】《燕》尹会一·清
【姊妹争妍比赵家】《沪上有赠》唐景崧·清
【赵家姊妹来何处】《汉金釭歌》孔璐华·清
【赵家姊妹总承恩】《烛影摇红》蒋敦复·清
【问讯赵家姊妹】《凤皇台上忆吹箫 和庄中白》谭献·清
(类似词句)合在昭阳殿
【宜在昭阳殿】《清平乐》曹勋·宋
【承恩日在昭阳殿】《三辅黄图载赵飞燕太液池结裾游宋公鸡蹠载飞燕太液池归风送远曲俱谓飞燕欲御风仙去杂用古语戏题于后》杨冠卿·宋
【玉颜应在昭阳殿】《偷声木兰花 梅》谢薖·宋
【春风只在昭阳殿】《长信宫》柴静仪·清
【长在昭阳殿】《青玉案·宫辞》曾廉·清末近现代初
【双飞端合在昭阳】《上元观演长生殿剧十绝句》赵执信·清
(类似词句)不解嗔人
【曲生嗔人不解事】《郡中送春盘》杨万里·宋
【了不解人嗔】《寄晁元忠十首》黄庭坚·宋
上一篇:午日值虔斋,风光亦足佳;蒲樽屏弗举,艾虎例犹排;递馥盆中蕙,成阴 | 清·弘历 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