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帘下香阶畔。醉后不知红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 宋·欧阳修 玉楼春(一作 晏殊 词) 其八

此词以往日之“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热烈场面,对照今日之孤独寂寞,上下片对比强烈,思念之情自然流露出来。全词采用前后互见的手法,有明写,有暗示,有详笔,有略笔,写得跌宕有致,音调谐婉,意韵深长。
首句“ 池塘水绿风微暖”中的“ 水绿”、“风暖”两个细节暗示出时令为春天,好风轻吹,池水碧绿 。这一句是通过眼观身受,暗示词人正漫步园中,这眼前景又仿佛过去的情景,所以引起“记得”以下的叙写。此句将“风”与“水”联在一起,又隐隐形成风吹水动的迷人画面,同时又由池水的波动暗示着情绪的波动,可谓蕴含丰富。
“记得”以下词人写了一个回忆中春日赏花宴会上歌舞作乐的片断。首先以详笔突出了当时宴乐中最生动最关情的场面:“记得玉真初见面。”“玉真”即绝色女子之代称。紧接着“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写这位女子歌舞之迷人。这是此词中脍炙人口的工丽俊语。上下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讲究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 。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 破”,“入破”即“ 破 ”的第一遍。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以“响琤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这一联写歌舞情态,虽未著一字评语,却赞美之意顿出。
下片第一句“ 玉钩阑下香阶畔 ”,点明一个处所,大约是当时歌舞宴乐之地。故此句与上片若断实联。“醉后不知斜日晚”,作乐竟日,毕竟到了宴散的时候,这句仍写当筵情事。同时,黄昏斜日又象征人生晚景。所以,此句又关今昔,这样就为最后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张宗橚在《词林纪事》中说:“东坡诗:‘樽前点检几人非,’与此词结句同意。往事关心,人生如梦,每读一遍,不禁惘然。”的确,此词结句“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留给读者的回味和思索是深长的。(类似词句)池塘水绿春微暖
【池塘水绿风微暖】《木兰花》晏殊·宋
【捲帘春水绿池塘】《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仲并·宋
【池塘春水绿萍多】《又》杨基·元末明初
【池塘春水绿】《游北郊》赖世观·清
(类似词句)记得玉真初见面
【记得玉真初见面】《木兰花》晏殊·宋
【记得玉真初见面】《玉楼春》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入破舞腰红乱旋
【入破舞腰红乱旋】《木兰花》晏殊·宋
(类似词句)玉钩帘下香阶畔
【玉钩阑下香阶畔】《木兰花》晏殊·宋
(类似词句)醉后不知红日晚
【醉后不知斜日晚】《木兰花》晏殊·宋
【宴坐不知红日晚】《北园》刘从益·金
【习静不知红日晚】《殷石溪迁居二首》边贡·明
【角逐不知红日晚】《鞠蹴》张采庵·近现代
(类似词句)当时共我赏花人
【当时共我赏花人】《木兰花》晏殊·宋
(类似词句)点检如今无一半
【点检如今无一半】《木兰花》晏殊·宋
【点检如今无一半】《玉楼春》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旧侣如今无一半】《念奴娇 和枝巢翁展春园坐雨词》张伯驹·近现代末当代初
【点检生涯无一半】《十二时 普劝四众依教修行 晡时申 十三首》释智严·唐
上一篇:回车尘路辙,停棹故山庐;禄薄堪迎养,官閒好著书;吴门枫树色,京口 | 明·孟洋 别都玄敬主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