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韩偓 已凉

【按】① 一作:翠 ② 一作:柘 ③ 一作:色《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中具多少情事,妙在不明说,令人思时得之。《随园诗话》:
人问:诗要耐想,如何而耐人想?余应之曰:“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狎客沦亡丽华死,他年江令独来时”……皆耐想也。《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句法整齐。《唐诗三百首》:
通首布景,并不露情思,而情愈深远。《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龙须席上加方锦褥,是“已凉”也;然不必咏。《诗境浅说续编》:
由阑干、绣帘而至锦褥,迤逦写来,纯是景物,而景中有人。丽不伤雅,《香奁集》中隽咏也。《唐人绝句精华》:
《已凉》一首如工笔仕女图,古今传诵以此。《唐诗鉴赏辞典》:
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透过门前的阑干、当门的帘幕、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阻障,聚影在那张铺着龙须草席和织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房间结构安排所显示出的这种“深而曲”的层次,分明告诉我们,这是一位贵家少妇的金闺绣户。
布局以外,景物吸引我们视线的,还有它那斑驳陆离、秾艳夺目的色彩。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创造了合适的氛围。
主人公始终没有露面,她在做什么、想什么也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却不由得使人生发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意念。面对这幅画图,我们的主人公难道不会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思索吗?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门前帘幕低垂,簟席上添加被褥,表明暑热已退,秋凉方降。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在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怎样的波澜呢?诗篇结尾用重笔点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时令变化,当然不会出于无意。配上床席、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也就隐约可见了。
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点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索。象这样命意曲折、用笔委婉的情诗,在唐人诗中还是不多见的。小诗《已凉》之所以传诵至今,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陈伯海)(类似词句)碧阑干外绣帘垂
【碧栏干外绣帘垂】《集古 感旧》李俊民·金末元初
【碧阑干外映垂杨】《临江仙》李煜·唐
【碧阑干外垂垂雪】《梅花绝句四首》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猩血屏风画折枝
【泼墨屏风画折枝】《渔歌子 画菊》赵友兰·清
【几曲屏风画折枝】《浣溪沙》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八尺龙须方锦褥
【八尺龙须方锦】《乌夜啼》郑文焯·清
(类似词句)已凉天气未寒时
【已凉天气未寒时】《浣溪沙》李之仪·宋
【已凉天气未寒时】《惜黄花慢》杨无咎·宋
【已凉天气未寒时】《画堂春 秋思》谢懋·宋
【已凉天气未寒时】《鹧鸪天 春闺》董元恺·清
【甚已凉天气未寒时】《满江红?己丑立秋》陈匪石·清
【已凉天气未寒时】《浣溪沙》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已凉天气未寒时】《奉和王益初吟友茗叙四绝》吴天鹏·近现代
【乍凉天气未寒时】《踏莎行》欧阳修·宋
【初凉天气未寒时】《月陂闲步》邵雍·宋
【乍凉天气未寒时】《浣溪沙·秋兴六首和忼烈,并柬固庵》王韶生·近现代末当代初
【已凉天气未寒衣】《临江仙》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已凉未寒天气】《五彩结同心 赋纫衣》赵尊岳·近现代末当代初
【已凉天气别人时】《杏花天影 丁巳秋日舟过荷叶蒲作》厉鹗·清
【天气已凉犹未冷】《糖多令/唐多令 寿东轩》蒋捷·宋
【已凉天气寒犹未】《虞美人八首》史承谦·清
上一篇:与山夙有缘,因病转无欲;僧斋聊卧起,散发何须束;偶采芙蓉花,悠然 | 明·张元凯 卧疾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