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 | 唐·李白 古风 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 唐·李白 古风 其一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 | 唐·李白 古风 其一
《韵语阳秋》:
李太白与、杜子美诗皆掣鲸手也。余观太白《古风》、子美《偶题》之篇,然后知二子之源流远矣。李云:“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则知李之所得在雅。《朱子语类》:
李白诗不专是豪放,亦有雍容和缓底,如首篇“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后村诗话》:
此今古诗人断案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萧士赟注:观此诗则太白之志可见矣。斯其所以为有唐诗人之称首者欤!《唐诗品汇》:
舂陵杨齐贤云:唐兴,文变极矣,扫魏晋之陋,起骚人之废,太白盖以自任矣。览其著述,笔力翩翩,如行云流水,出乎自然,非思索而得,岂欺我哉!《李杜二家诗钞评林》:
此诗自负,良亦不浅。《李杜诗通》:
统论前古诗源,志在删诗垂后。以此发端,自负不浅。《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朱子谓太白诗不专是豪放,如“大雅久不作”多少和缓。今诵之,和缓中实多感慨激切,发一番议论,开一番局面,真古韵绝品。结二句有胆有志。《围炉诗话》:
“大雅久不作”诸诗,非太白断不能作,子美亦未有此体。《唐诗别裁》:
昌黎云“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太白则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是从来作豪杰语。《李太白全集》:
王琦注:“吾衰竟谁陈”,是太白自叹吾之年力已衰,竟无能陈其诗子朝廷之上也。杨氏(齐贤)以斯文衰萎为释,殊混。唐仲言《诗解》引孔子“吾衰”之说,更非。徐昌谷所谓首二句为一篇大旨,“绮丽不足珍”以上是中第一句意,“圣代复元古”以下是申第二句意。其说极为明了。《网师园唐诗笺》:
“正声”六句,识高论卓。“建安来”,指建安以后言。末二句志在夫子删述以乘教也。《唐宋诗醇》:
《古风》诗多比兴,此篇全用赋体,括风雅之源流,明著作之意旨,一起一结,有山立波回之势。昔刘协《明诗》一篇略云:两汉之作,结体散文,直而不野,为五言之冠冕。又云:建安之初,五言腾踊,不求纤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观白此篇,即刘氏之意。指归大雅,志在删述,上溯风骚,俯观六代,以绮丽为贱,清真为贵,论诗之义,昭然明矣。举笔直书所见,气体实足以副之,阳冰称其“弛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洵非阿好,其纂《草堂集》以古风列于卷首,又以此篇弁之,可谓有卓见者。《瓯北诗话》:
青莲一生本领,即在五十九首《古风》之第一首。开门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扬、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迨有唐文运肇兴,而己适当其时,将以删述继获麟之后,是其眼光所注,早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欲于千载后上接《风》、《雅》。盖自信其才分之高,趋向之正,足以起八代之衰,而以身任之,非徒大言欺人也。《茗香诗论》:
李仙、杜圣固已。李则曰:“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杜则曰:“别裁伪体亲《风》、《雅》,遐哉邈矣!学语仙圣语,当思仙圣何所有。有仙圣胸中所有,称心而言,不已足乎?《竹林答问》:
首章以说诗起,若无与于治乱之数者。而以《王风》起,以《春秋》终,已隐自寓诗史。自后数十章,或比或兴,无非《国风》、《小雅》之遗。《李太白诗醇》:
严沧浪云:初声所噫,便悲慨欲绝。又云:“王风”以齐,是申前语,是递起语;“正声”二句,又是一慨。又云:以建安为“绮丽”,具眼。又云:当郑重炫赫处,着“清真”二字,妙。又云:“秋旻”有眼,若读《尔雅》太熟,但认作有来历,作知诗者。《唐诗鉴赏辞典》:
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李白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诗经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古诗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平。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篇》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象帐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近。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清真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近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何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又何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清真”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又何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何至于“吾衰竟谁陈”呢?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象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全诗一韵到底,音节安雅中和。最后两句,由于立意的坚决,音调也不自觉地紧急起来,“立”、“绝”、“笔”三个入声字,凑巧排列在一起,无意中声意相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压轴。
(沈熙乾)(类似词句)大雅久不作

【大雅久不作】《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十小诗奉寄》喻良能·宋
【大雅久不作】《和孙先生彦及棣华堂诗韵》吴儆·宋
【大雅久不作】《赠陈符宝去非》张嵲·宋
【大雅久不作】《和王教暮春出游》戴埴·宋
【大雅久不作】《梅》文天祥·宋
【大雅久不作】《翠微堂》李处权·宋
【大雅久不作】《栖霞高士以诗鸣于时方幸缔交而赴玉隆之请鹤驭西去挽之不留临岐告别为赋二诗》杨冠卿·宋
【大雅久不作】《送子谨叔》杜范·宋
【大雅久不作】《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黄庭坚·宋
【大雅久不作】《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元好问·金末元初
【大雅久不作】《和方虚谷上南行十二首 分流岭》陈栎·元
【大雅久不作】《三子诗 李孙宸伯襄》伍瑞隆·明
【大雅久不作】《思贤书院六首 学礼亭》倪玑·明
【大雅久不作】《题南溟息上人听松轩》夏原吉·明
【大雅寥寥久不作】《哀都宪张先生》童轩·明
【大雅久不作】《溪上送陈生游湖湘》王问·明
【大雅久不作】《友雅堂为省亭宗侯题》王世贞·明
【大雅久不作】《浮邱八景 大雅堂》黄志尹·明
【大雅久不作】《康熙二十五年予请急归里自京门赴益都特谒冯相公夫子恭呈八章每章六韵共九十六句》毛奇龄·明末清初
【大雅久不作】《送吴道贤南还》毛奇龄·明末清初
【大雅久不作】《杂诗》冯誉骥·清
【大雅久不作】《失题》张晋·清
【大雅久不作】《詶王壬秋徐州见赠之作》曾国藩·清
【大雅久不作】《读冯鲁川廉访微尚斋诗集书后》言南金·清
【清商大雅久不作】《房山人琵琶》许赓皞·清
【大雅久不作】《别沈素庭》郭肇·清
【大雅久不作】《重九日寄怀果园二首》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大雅久不作】《杂诗》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风雅久不作】《赠陈进士》毛滂·宋
【百年风雅久不作】《签判丈以新字韵作长句见赠次韵》赵蕃·宋
【大勇久不作】《咏竹二首》袁燮·宋
【大义久不作】《题义门》方樗·宋末元初
【大圣久不作】《感兴二十一首》叶懋·元
【大圣久不作】《怀古二首》叶懋·元
【大音久不作】《闻大成乐》庞嵩·明
【大道久不作】《答张生见诒》毛奇龄·明末清初
【今观大作久不厌】《观陈维德书法近作》林恭祖·当代
【大雅不作诗格变】《陶梦得弼袖诗见访用元韵》张侃·宋
【大雅既不作】《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张镃·宋
【大雅不作继者谁】《张时可惠示甲乙藁》杨简·宋
【大雅不作】《述易述雅二章与赵清臣制帅》袁甫·宋
【岂大雅之不作兮】《题潘好古诗卷》周权·元
【黄钟不作大雅调】《白云楼歌四叠次文质韵》顾瑛·元
【大雅不作哇淫滋】《听琴行》陶宗仪·元末明初
【大雅岂不作】《湖上答赠方尔止》黎遂球·明
【大雅不作风流歇】《题彭同年芷生孝廉诗卷》刘绎·清
【大雅逝不作】《读放翁集》包兰瑛·清
【大雅不作吾道卑】《集明州司马靳公大柏亭》吴菘·清
【大雅既不作】《寻鲍明远读书台故址》周大槐·清
【大雅今不作】《宜城谒黄叔度墓》郭世嵚·清
【吁嗟大雅忽不作】《长歌赠毛秀才青垣》陈沆·清
【大雅既不作】《古风》陈沆·清
【大雅不作要谁扶】《初发捧地舍里,次东坡将往终南韵》饶宗颐·近现代末当代初
【大雅更不作】《苏州徐云鹤兄属题《虞山访友图》长卷》潘乐乐·当代
【大雅久可作】《水乐洞》查世官·清
【呜呼大雅久不闻】《次天峰居士韵奉寄》周行己·宋
【大雅久不闻】《次韵丁簿杂兴》汪晫·宋
【诵公诗大雅久不闻】《八声甘州》王奕·宋末元初
【云韶大雅久不传】《琴山行》荀宗道·元
【大雅清风久不闻】《题太白墓》卢挚·元
【大雅久不闻】《听琴》史谨·明
【大雅久不闻】《赠李中翰贞伯》史鉴·明

(类似词句)吾衰竟谁陈

【吾衰竟谁陈】《八声甘州》王奕·宋末元初
【吾衰竟谁陈】《闻时事有感集李四首》邵宝·明
【吾衰大雅竟谁陈】《病中柱尊以诗赠作此答之》冯振·近现代

(类似词句)王风委蔓草

【蔓草委王风】《斋居感兴二十首》林光·明
【王风委蔓草】《寄胡元瑞》欧必元·明
【裨王苑囿委蔓草】《送蜡石行》屈大均·明末清初
【王风萎蔓草】《百哀诗 辛好礼》刘炳·元末明初
【叹息王风蔓草残】《癸巳九月与乔生先生夜话见其壁间画像乃十年前梁生所写抚今追昔有少壮之殊爰赋二诗以赠因书其上》薛始亨·明
【寥落王风蔓草生】《秋日西郊宴集》陈子升·明末清初
【王风蔓草已离离】《次和刘沛然王础尘广州荔枝词十首》陈恭尹·明末清初
【忍使王风归蔓草】《寄郑子尹广文即次其集中窕字韵》杨彝珍·清
【送王风蔓草百年身】《木兰花慢?彊村翁下世一年矣,追念成赋》陈匪石·清
【蔓草王风感】《丹凤吟》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蔓草王风】《丹凤吟 寄怀陈述叔岭南》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王风蔓草】《应天长 海绡翁客秋北来,坐我思悲阁谈词,流连浃旬,吴湖帆为作图饯别翁示新章,借其起句答之》朱祖谋·清末近现代初
【蔓草王风莫近衰】《报五弟寄诗》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蔓草王风无正声】《吕郎曲》杜关·近现代
【王风蔓草】《水龙吟 挽留吴瞿安夫子,戊寅》徐震堮·近现代末当代初
【王风蔓草南来日】《赠杨云史》黄清士·当代
【王风委草】《应天长 庚午秋,谒彊村翁沪上,日坐思悲阁谈词,吴湖帆为图以张之赋此报湖帆,并索翁和》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战国多荆榛

【战国多荆榛】《感兴二十一首》叶懋·元
【故国多荆榛】《南越武王赵陀墓》欧大任·明

(类似词句)龙虎相啖食

【豺虎相啖食】《挽林先生》王汝玉·明
【龙虎啖食鉴者谁】《三月廿六日渡江入西山作》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龙虎方争欲相啖】《题二乔图》赵孟頫·元

(类似词句)正声何微茫

【正声日微茫】《读江西诗呈游光化料院》蔡沈·宋
【正声始微茫】《咏古》范梈·元
【莫叹微茫少正声】《次韵杨公启宇贺四川省诗学会成立》刘雄·当代

(类似词句)哀怨起骚人

【千秋哀怨起骚人】《黄陵庙怀古》李含章(兰贞)·清
【骚人哀怨正声希】《湘妃祠》石韫玉·清
【哀怨骚人宜踔厉】《承社成立感怀次梦芙兄韵》熊盛元·当代
【楚骚哀怨起三闾】《入长沙》顾璘·明

(类似词句)废兴虽万变

【万变杂兴虽错糅】《和邵康节苍苍吟》徐侨·宋

(类似词句)宪章亦已沦

【宪章亦已新】《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黎民表·明

(类似词句)自从建安来

【诗自建安来】《答资道》刘跂·宋
【自建安来汉道衰】《再和二首》刘克庄·宋
【风骚知自建安来】《赵监簿寄建宁诸诗》陈起·宋
【自从五月来长安】《赠庞生吹箫》王弼·明
【自从来长安】《饮酒七首》钱谦益·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绮丽不足珍

【绮丽不足珍】《赠朝鲜进士金山泉》李璋煜·清

(类似词句)圣代复元古

【圣代复元古】《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韩邦奇·明
【圣朝礼乐复元古】《赠马大承道超贡上礼部》顾璘·明
【圣代复淳古】《文会轩》王汝玉·明

(类似词句)群才属休明

【群才属休明】《南溟奇甸歌》王佐(汝学)·明
【群才属休明】《闻时事有感集李四首》邵宝·明

(类似词句)乘运共跃鳞

【乘运以跃鳞】《咏汉高祖》王圭?隋末唐初

(类似词句)文质相炳焕

【质文相炳焕】《文会轩》王汝玉·明
【文质炳焕】《太白招魂》崔敦礼·宋

(类似词句)众星罗秋旻

【秋旻罗众星】《六月上浣陪王元勃舍人携客游青原山周秀实通判作韵语纪一时胜集奉次元韵》王庭圭·宋
【众星环写象秋旻】《次韵谢尚书赠曾术人》项安世·宋

(类似词句)我志在删述

【我志在删述】《感遇答夏四秀才三首》杨士奇·明
【君志在删述】《答李春青学兄二十二韵》张海鸥·当代

(类似词句)垂辉映千春

【馀辉映千春】《咏史》区大相·明
【垂辉耀千春】《挽林先生》王汝玉·明

(类似词句)绝笔于获麟

【所以绝笔于获麟】《跋韩涧泉诗》赵蕃·宋
【拾笔于今写获麟】《杂感十首步丘逢甲韵》胡云飞·当代
【西狩获麟虽绝笔】《失题》李彭·宋
【绝笔获麟之一句】《首尾吟》邵雍·宋
【绝笔何时到获麟】《入春念归尤切有作》陆游·宋
【获麟应绝笔】《次杨仲齐韵》金涓·元末明初
【恐书绝笔获麟会】《甲申冬右手足忽废弥月始复书怀》林俊·明
【绝笔如何止获麟】《次韵林泉病起》董纪·明
【叹获麟绝笔】《寿楼春二首》奕绘·清
【读到获麟绝笔】《挽曾国藩父》欧阳兆熊·清
【读到获麟绝笔】《挽曾国藩联》欧阳兆熊·清
【获麟绝笔直至今】《丁巳岁暮书怀投赠宾谷转运因以志别》章学诚·清
【获麟绝笔;】《挽张仲炘联》雷以动·近现代


上一篇:气肃天高花数枝,迎船映竹亦离离;寒崖浅涧各自媚,蜀槿戎葵又一时 | 明·黄衷 九月水际拒霜
古诗词相关文章
大庾岭边无腊雪,惟有梅花与明月;月光如水来向人,太守得闲杯耳热 |  宋·梅尧臣 送杜挺之郎

大庾岭边无腊雪,惟有梅花与明月;月光如水来向人,太守得闲杯耳热 | 宋·梅尧臣 送杜挺之郎

大庾岭边无腊雪,惟有梅花与明月;月光如水来向人,太守得闲杯耳热;吹香入酒望梁宋,正是...

磨折英雄辈,无停日月梭;达人愁梦少,明主直言多;药试单方验,碑评 | 宋·张至龙 寄宝林僧

磨折英雄辈,无停日月梭;达人愁梦少,明主直言多;药试单方验,碑评 | 宋·张至龙 寄宝林僧

磨折英雄辈,无停日月梭;达人愁梦少,明主直言多;药试单方验,碑评近本讹;吟成无爱者,寄...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南有鹏(疑当作鵩 | 宋·梅尧臣 送苏子美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南有鹏(疑当作鵩 | 宋·梅尧臣 送苏子美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南有鹏(疑当作鵩)若鸮,崄有石若锯;毒...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自脩;发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  宋·李之仪 次韵牡丹四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自脩;发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 宋·李之仪 次韵牡丹四

朝阳烁烁欲争流,已过群红盍自脩;发尽妖妍犹未歇,天机终待几时休;...

传言小山花,蟪蛄声未歇;岩中一夕寒,云衾抱秋月 |  清·吴颖芳 宿山中绝句 其四

传言小山花,蟪蛄声未歇;岩中一夕寒,云衾抱秋月 | 清·吴颖芳 宿山中绝句 其四

传言小山花,蟪蛄声未歇;岩中一夕寒,云衾抱秋月;...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 |  唐·吕岩 七言 其八十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 | 唐·吕岩 七言 其八十

铁牛耕地种金钱,刻石时童把贯穿;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白头老子眉垂地,碧眼...

今人称活字,何若称活思;活思可导澄明池,活字在枰安如死;堪怜众活 | 当代·伯昏子 活字

今人称活字,何若称活思;活思可导澄明池,活字在枰安如死;堪怜众活 | 当代·伯昏子 活字

今人称活字,何若称活思;活思可导澄明池,活字在枰安如死;堪怜众活字,移挪焉有思;陶然歌...

潮来潮去荡轻舟,领略清淮十里秋;摺叠红梯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  清·李振钧 有赠 其一

潮来潮去荡轻舟,领略清淮十里秋;摺叠红梯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 清·李振钧 有赠 其一

潮来潮去荡轻舟,领略清淮十里秋;摺叠红梯垂柳下,板桥东去水关头;...

阳关才断一声歌,已觉离愁万斛多;谁信邮亭槛车际,便惊风露隔关河 |  宋·李之仪 试陈瞻(徐

阳关才断一声歌,已觉离愁万斛多;谁信邮亭槛车际,便惊风露隔关河 | 宋·李之仪 试陈瞻(徐

阳关才断一声歌,已觉离愁万斛多;谁信邮亭槛车际,便惊风露隔关河;...

碧光新近跨长桥,免使游人隔岸招;想像蓬瀛今彷佛,丁宁风雨莫漂摇 |  宋·陆佃 新桥

碧光新近跨长桥,免使游人隔岸招;想像蓬瀛今彷佛,丁宁风雨莫漂摇 | 宋·陆佃 新桥

碧光新近跨长桥,免使游人隔岸招;想像蓬瀛今彷佛,丁宁风雨莫漂摇;少浮蛟蜃平生气,才露...

古诗词知识图解
苍梧南去近天涯,六士三陈昔此家;水合牂江通涨海,山来桂岭接长沙 |  元末明初·张以宁 梧州

苍梧南去近天涯,六士三陈昔此家;水合牂江通涨海,山来桂岭接长沙 | 元末明初·张以宁 梧州

苍梧南去近天涯,六士三陈昔此家;水合牂江通涨海,山来桂岭接长沙;祥光夜认司空剑,爽气...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  唐·吕岩 绝句 其三十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 唐·吕岩 绝句 其三十

莲峰道士高且洁,不下莲宫经岁月;星辰夜礼玉簪寒,龙虎晓开金鼎热;...

摄提贞秦粲星七,奎文流辉炯如日;括苍之山气郁郁(山在处州),钟清 | 明·林弼 和王太史浔州

摄提贞秦粲星七,奎文流辉炯如日;括苍之山气郁郁(山在处州),钟清 | 明·林弼 和王太史浔州

摄提贞秦粲星七,奎文流辉炯如日;括苍之山气郁郁(山在处州),钟清毓粹馀四帙;先生生世...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  唐·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 唐·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谁信金陵刺史肠,曾怀珠玉夜光芒;一尘侍从才虽短,双奉君亲日更长 |  宋·陆佃 易守建业毅夫

谁信金陵刺史肠,曾怀珠玉夜光芒;一尘侍从才虽短,双奉君亲日更长 | 宋·陆佃 易守建业毅夫

谁信金陵刺史肠,曾怀珠玉夜光芒;一尘侍从才虽短,双奉君亲日更长;得郡免营三釜粟,过都...

葛巾茅屋自为娱,门掩槐阴长夏初;聒聒难休鸠唤妇,飞飞不定燕将雏 |  宋·李昭玘 北园书事三

葛巾茅屋自为娱,门掩槐阴长夏初;聒聒难休鸠唤妇,飞飞不定燕将雏 | 宋·李昭玘 北园书事三

葛巾茅屋自为娱,门掩槐阴长夏初;聒聒难休鸠唤妇,飞飞不定燕将雏;绕池曳策携双鹤,架水...

微寒骚屑窗竹,淡月朦胧夜天;路暗城头传警,漏稀更士高眠 |  宋·张耒 夜坐三首 其三

微寒骚屑窗竹,淡月朦胧夜天;路暗城头传警,漏稀更士高眠 | 宋·张耒 夜坐三首 其三

微寒骚屑窗竹,淡月朦胧夜天;路暗城头传警,漏稀更士高眠;...

石角多情挽布衣,候虫送响出林微;文章首面趋时好,字学偏傍徇俗非 |  宋·张至龙 横峰感事

石角多情挽布衣,候虫送响出林微;文章首面趋时好,字学偏傍徇俗非 | 宋·张至龙 横峰感事

石角多情挽布衣,候虫送响出林微;文章首面趋时好,字学偏傍徇俗非;绿水被风吹作白,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