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 唐·李白 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 唐·李白 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  唐·李白 秋下荆门
《唐诗绝句类选》:
蒋仲舒曰:“挂”字最得趣。徐子扩曰:闲适。《唐诗直解》:
信口拈出,兴味自佳。《唐诗训解》:
霜落则木叶俱尽,故云“空”。于此时而挂帆来游,岂欲以鲈自高耶?所以入剡中者,爱此名山耳。《唐诗镜》:
无意无色,自然高妙。《唐诗摘钞》:
用事之法,贵有变化,不宜即事用事。如“行人安稳,布帆无恙”,本言济险之状,而诗中无济险意,偶用四字,成笔趣而已,是谓借用古事(“不为鲈鱼”句下),翻案用事。《唐诗别裁》:
明明说天下将乱,孑身归隐,却又推开解说,此古人身份不可及处。《唐宋诗醇》:
轻秀。运古入化,绝妙好辞。《网师园唐诗笺》:
言微旨远(末二句下)。《诗法易简录》:
首句写荆门,用“霜落”、“树空”等宇,已为次句“秋风”通气。次句写舟下,趁便嵌入“挂秋风”字,暗引起第三句“鲈鱼脍”意来。第三句即以“此行”承住上二句,以“不为鲈鱼脍”五字翻用张翰事,以生出第四句来,托兴名山,用意微蜿。《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清景幽情,自然深出,若着一点俗思,作不得亦读不得。此等句点拨入神,笔端真有造化。《李太白诗醇》:
严沧浪曰:后半自清胜,然“思鲈鱼”是晋人偏趣,翻作“爱山”是唐人,便痴。翼云云:“霜落”则叶空矣,先写秋意。次句以题中“下”字意承。“此行”便紧接上文作转,以“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莼鲈”事开一笔。剡县隶会稽,多佳山水,“自”字合上“不为”二字。《唐诗鉴赏辞典》: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为楚国的西方门户。乘船东下过荆门,就意味着告别了巴山蜀水。这首诗写于诗人第一次出蜀远游时。对锦绣前程的憧憬,对新奇而美好的世界的幻想,使他战胜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去热烈地追求理想中的未来。诗中洋溢着积极而浪漫的热情。
第一句是写景,同时点出题中的“秋”和“荆门”。荆门山原是林木森森,绿叶满山,而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由于山空,江面也显得更为开阔。这个“空”字非常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清肃的景象,寥廓高朗,而无萧瑟衰飒之感。
第二句“布帆无恙挂秋风”,承上句“江”字,并暗点题中“下”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荆州刺史殷仲堪幕府的参军,曾告假乘舟东下,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途中遇大风,恺之写信给殷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这里借用了“布帆无恙”这一典故,不仅说明诗人旅途平安,更有一帆风顺、天助人愿的意味。这种秋风万里送行舟的景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无比乐观欣慰的心情。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诗的第三句,就是由第二句中的“秋风”连及而来的。据说西晋时吴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想到故乡的莼羹、鲈鱼鲙,说:“人生贵得适志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便归。李白“此行”正值秋天,船又是向着长江下游驶行,这便使他联想到张翰的故事,不过他声明“此行不为鲈鱼鲙”,此行目的与张翰不同,自己是远离家乡。这样反跌一笔,不但使诗变得起伏跌宕,而且急呼下文—“自爱名山入剡中”。剡(shàn扇)中,今浙江嵊县,境内多名山佳水。句中“自”字,与上一句中“不为”相呼应,两句紧相连贯,增强了感情色彩。
古人曾说过:“诗人之言,不足为实也。”那意思大概就是说诗具有凝炼、概括、夸张、含蓄等特色,诗中语言的含意,往往不能就字面讲“实”、讲死,所以说诗者也应该“不以辞害意”。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如果只理解为诗人在表白“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吴地的美味佳肴,而是要去欣赏剡中的名山,那就未免太表面了,太“实”了。李白“入剡中”,是若干年以后的事。那么它的含意到底是什么呢?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回到诗的第三句。从张翰所说的话来看,张翰是把“名爵”与“鲈鱼鲙”对立起来,弃其前者,而就其后者,那么李白呢?他对后者的态度明朗—“此行不为鲈鱼鲙”。对前者呢?诗人没有明说。可是,“秋下荆门”以后的所言,所行,就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了。第一,“此行”并没有“入剡中”,而是周游在江汉一带,寻找机会,以求仕进;第二,他还明白地声称:“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他还希求“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种建功立业的宏愿,积极用世的精神,不正是和张翰的态度恰恰相反吗?可见诗人此时对“名爵”和“鲈鱼鲙”均一反张翰之意,只不过在诗中说一半留一半罢了。当然,这也是“适志”,是“适”其辞亲远游、建功立业之“志”。诗的第四句又该怎样理解呢?饱览剡中的名山佳水,诚然也是诗人所向往的,早在他出蜀之前这种兴趣就已经表露出来了,不过联系上一句来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了。我们知道自视不凡的李白,是不想通过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去获取功名的,而是要选择另一条富有浪漫色彩的途径,那便是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一举而至卿相。所以这里的“自爱名山入剡中”,无非是在标榜自己那种高人雅士的格调,无非是那种不同凡俗的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概括。这种乐观浪漫、豪爽开朗、昂扬奋发的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个性,以及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颇有特色。全诗虽四句,但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集中地抒发了年青诗人“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四句诗中连用了两个典故,或暗用而不露痕迹,或反用而有新意,读来无凝滞堆砌之感,达到了推陈出新、语如己出、活泼自然的境界。
(赵其钧)(类似词句)霜落荆门江树空

【正霜落荆门江树空】《婆罗门引 送李士元之荆南提刑经历》刘敏中·元

(类似词句)布帆无恙挂秋风

【布帆无恙乘秋风】《忆许子九日过滩诗有六时信历三千劫一日真同数十惊之句宛似难中景象不胜叹息》嵇永仁·清
【布帆无恙秋风挂】《题张宗苍画》弘历·清
【布帆无恙挂西风】《过潇湘合流处》阮元·清
【挂秋旻布帆无恙】《摸鱼儿十五首》蒋士铨·清
【布帆东浙挂秋风】《次弋阳分司黄九成韵》江源·明
【布帆无恙御风来】《石牌矶》刘敞·宋
【布帆无恙信东风】《春仲六日同黄伯传王元穆诸君山游晚观锡山塔灯纪兴》孙继皋·明
【无恙西风入布帆】《潞河南发永叔黄门虚所乘舟以见待赋谢二章》胡应麟·明
【布帆无恙南风正】《渡黄河抵吕梁再寄徐参知即景舒怀共十绝句》胡应麟·明
【无恙布帆风】《生秋诗用元微之生春诗韵》弘历·清
【溪风无恙布帆凉】《自高梁桥泛舟至西海即景杂咏》弘历·清
【归舟无恙布帆风】《题张若澄山水十二幅 极浦归帆》弘历·清
【无恙春风报布帆】《送高江村先生南归即次纪恩六章原韵》查慎行·清
【布帆无恙临风飙】《喜汪大容甫过访长句赠之》杨芳灿·清
【布帆无恙晚风轻】《初晴过北势湖庄舟中偶成》林占梅·清
【布帆无恙西风紧】《重阳后二日送黄西圃东航》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无恙布帆挂影皑】《泛月杂咏十二首 帆月》弘历·清
【布帆无恙挂天涯】《侍母归家》许传霈·清
【准拟布帆挂无恙】《寄陈仲勉》严复·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此行不为鲈鱼鲙

【此行不为鲈鱼鲙】《戴宣使以差出建康因得过家》吴当·元
【此行但为鲈鱼鲙】《摸鱼子 咏莼》曹贞吉·清
【此行端不为鲈鱼】《上洋省觐伯父行署中荒圃有作二首》彭孙贻·明末清初
【此行不为鲈鱼脍】《泊舟不寐》张洵佳·清
【此行端不为鲈鱼】《伍浦夜泊》洪亮吉·清
【此行端不为鲈鱼】《台舟感怀》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此行不为鲈鱼脍】《留别三首》郁达夫·近现代
【平生不为鲈鱼鲙】《和林堂长及林教龙门三滩之什》陈宓·宋

(类似词句)自爱名山入剡中

【自爱名山入剡中】《浣溪沙·路经绍兴,晚间泛舟东湖,夜宿湖上与涉园同游两浙归来,集句奉赠》田遨·近现代末当代初


上一篇:撒盐乍可拟,刻楮竟难成;妍词觑天巧,应复召邹生 | 宋·傅察 雪九首 其八
古诗词相关文章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前峰翠分滴,后谷 | 宋·张伯玉 登乌龙山寺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前峰翠分滴,后谷 | 宋·张伯玉 登乌龙山寺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槛下江云归,檐...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  唐·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 唐·吕温 道州送戴简处

羸马孤童鸟道微,三千客散独南归;山公念旧偏知我,今日因君泪满衣;...

百步厅边放两衙,夜深灯火见人家;提壶劝我教沽酒,鸲鹆逢君要点茶 |  宋·陆佃 依韵和赵令畤

百步厅边放两衙,夜深灯火见人家;提壶劝我教沽酒,鸲鹆逢君要点茶 | 宋·陆佃 依韵和赵令畤

百步厅边放两衙,夜深灯火见人家;提壶劝我教沽酒,鸲鹆逢君要点茶;舞得六幺除是柳,啼消...

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 |  宋·张孝忠 杏花天 其

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 | 宋·张孝忠 杏花天 其

看花随柳湖边去;似邂逅、水晶宫住;刘郎笔落惊风雨;酒社诗盟心许;玉关外、不辞马武;便...

跋涉经年返故庐,漫空风雪挽桓车;影堂设奠人何处,爆竹声中又岁除 |  清·李振钧 重遣 其二

跋涉经年返故庐,漫空风雪挽桓车;影堂设奠人何处,爆竹声中又岁除 | 清·李振钧 重遣 其二

跋涉经年返故庐,漫空风雪挽桓车;影堂设奠人何处,爆竹声中又岁除;...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晬盘设地席,百玩 | 清·李振钧 六月廿九日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晬盘设地席,百玩 | 清·李振钧 六月廿九日

六月正徂暑,庭前耀朱榴;此时华筵开,女弟一岁周;晬盘设地席,百玩任纷投;妇佩宜箴管,女...

寿星光粲映台躔,政是花朝八日前;香袅翠云腾宝篆,曲翻白雪度琼筵 |  明·陈琏 寿襄城伯李公

寿星光粲映台躔,政是花朝八日前;香袅翠云腾宝篆,曲翻白雪度琼筵 | 明·陈琏 寿襄城伯李公

寿星光粲映台躔,政是花朝八日前;香袅翠云腾宝篆,曲翻白雪度琼筵;蟠桃成熟三千岁,铜狄...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位且践台斗,心惟 | 宋·李曾伯 挽吴鹤林尚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位且践台斗,心惟 | 宋·李曾伯 挽吴鹤林尚

凤翥鹤林邑,来仪鸳鹭群;陈谟倾帝听,摛翰媲皇坟;位且践台斗,心惟寄岫云;诏纶方夜下,天...

从渠旧隐擅清修,我爱吾庐溪上幽;一幅霜林长短树,几湾烟苇去来舟 |  宋·李曾伯 八窗叔用前

从渠旧隐擅清修,我爱吾庐溪上幽;一幅霜林长短树,几湾烟苇去来舟 | 宋·李曾伯 八窗叔用前

从渠旧隐擅清修,我爱吾庐溪上幽;一幅霜林长短树,几湾烟苇去来舟;买鱼酿秫作新节,招鹤...

古诗词知识图解
厌居京洛说行持,袖裹青蛇上武夷;仙为写真供御览,天怜病眼召神医 |  宋·张至龙 江常庵出武

厌居京洛说行持,袖裹青蛇上武夷;仙为写真供御览,天怜病眼召神医 | 宋·张至龙 江常庵出武

厌居京洛说行持,袖裹青蛇上武夷;仙为写真供御览,天怜病眼召神医;江中白石差龙斲,洞里...

徒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留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 | 宋·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徒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留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 | 宋·张伯端 绝句六十四首

徒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壶内旋添留命酒,鼎中收取返魂浆;...

杨柳无烟清昼长,粤江重见秉兰觞;客乡儿女春衣薄,故国松楸社饭凉 |  明·游朴 寒食

杨柳无烟清昼长,粤江重见秉兰觞;客乡儿女春衣薄,故国松楸社饭凉 | 明·游朴 寒食

杨柳无烟清昼长,粤江重见秉兰觞;客乡儿女春衣薄,故国松楸社饭凉;事往绵山堪堕泪,愁来...

垂虹桥上闲立,三高祠前独吟;昔日清风何在,五湖烟水沉沉 |  明·陈琏 吴江晚眺二首 其一

垂虹桥上闲立,三高祠前独吟;昔日清风何在,五湖烟水沉沉 | 明·陈琏 吴江晚眺二首 其一

垂虹桥上闲立,三高祠前独吟;昔日清风何在,五湖烟水沉沉;...

松门隐者我未识,一见君诗如已奭;岁月任随人事迁,此身不动云生壁 |  宋·梅尧臣 和永叔琅琊

松门隐者我未识,一见君诗如已奭;岁月任随人事迁,此身不动云生壁 | 宋·梅尧臣 和永叔琅琊

松门隐者我未识,一见君诗如已奭;岁月任随人事迁,此身不动云生壁;...

自计头颅几不堪,怀人空说骑骖驔;梦回梁月三山北,身逐江云五岭南 |  明·游朴 寄怀谢汉父

自计头颅几不堪,怀人空说骑骖驔;梦回梁月三山北,身逐江云五岭南 | 明·游朴 寄怀谢汉父

自计头颅几不堪,怀人空说骑骖驔;梦回梁月三山北,身逐江云五岭南;沧海谁能游汗漫,青林...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雪霜自兹始,草木 | 唐·吕温 孟冬蒲津关河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雪霜自兹始,草木 | 唐·吕温 孟冬蒲津关河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

苍仞千寻画不如,信知韫玉胜怀珠;一卷会使民瞻峻,三品何妨主眷殊 |  宋·陆佃 圆石

苍仞千寻画不如,信知韫玉胜怀珠;一卷会使民瞻峻,三品何妨主眷殊 | 宋·陆佃 圆石

苍仞千寻画不如,信知韫玉胜怀珠;一卷会使民瞻峻,三品何妨主眷殊;看日谬烦鞭气力,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