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多变化,外事有盈虚。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
--- 唐·白居易 垂钓

《唐诗鉴赏辞典》:
白居易的故乡下邽滨临渭水,姜太公钓鱼的古老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白居易早年便爱钓鱼,并写过很好的钓鱼诗,如《渭上偶钓》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垂钓》则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渭上偶钓》所表现的闲适情怀迥异。
起句“临水一长啸”采用情感迸发式的写法领起全篇,把临水垂钓与发泄悲愤情绪融合起来,痛定思痛、长歌当哭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震撼灵魂的感染力。紧接着便回首往事,概述人生旅途的变化,宦海沉浮、仕途得失、人间冷暖、世事盈虚,尽在一声长啸之中。“十年初”指宪宗元和十年(815)初。这一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死,白居易首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却被腐败官僚集团所恶,终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治所浔阳(今江西九江),诗中“临水”之“水”和“江叟”之“江”均指浔阳江,即长江在九江市的一段。江州之贬在诗人心灵所造成的阴影时刻折磨着他,即使临水垂钓时也挥之不去。“忽思”一语正这种心理状态的真切表现。
白居易的人生道路和诗歌创作道路,以江州之贬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志在兼济”时期,后期为“独善其身”时期。此诗颔联“三登甲乙第,一入承明庐”,是诗人对前期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情景的追溯,也是对贬谪所受精神创伤的反衬。“甲乙第”指科举考试录取时所评定的等第,第一等为甲第,次等为乙等,应考中式称为“登第”。白居易于德宗贞元十六年(799)中进士,贞元十八年应拔萃科考试入甲等,宪宗元和元年(806)又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入第四等,故自称“三登甲乙第”,“承明庐”原为汉代承明殿旁屋,侍官值宿所居之屋为庐,后因以入承明庐为入朝或在朝为官的典故。白居易登进士第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初授翰林学士、任左拾遗,故自称“一入承明庐”。那时,他既利用诗歌“补察时政”、“导泄人情”,往往使权贵们闻声变色。这自然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可惜好景不长,逝者如流,这种回忆也带有浓浓的苦涩味了。
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后期的思想变化。颈联中的“浮生”即人生。“外事”指世事;“盈虚”意即圆满与空虚。这一联写的是诗人身遭贬谪、饱经风霜之后对世事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他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慰。可以看出,白居易头脑中的儒家入世思想逐渐让位于释、道出世思想。全诗以“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作结,轻快潇洒中隐含着深沉的苦闷,自我排遣中透露也几分达观。大诗人果真要陶醉于“卧房阶下插渔竿”(家园三绝)的渔隐境界了。
--李旦初(类似词句)临水一长啸
【临水一长啸】《岱嘎》伯昏子·当代
【临风一长啸】《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陶公醉石归去来馆》朱熹·宋
【临风一长啸】《送和斜川诗二首》王铚·宋
【临风一长啸】《次韵孙季和知县游西湖》释宝昙·宋
【临风一长啸】《王家渡》韩维·宋
【临风一长啸】《复老归东嘉予亦治还蜀之装赋别湖上》释居简·宋
【登临一长啸】《伍子胥庙》鲍寿孙·宋
【临风一长啸】《登群玉峰》邓雅·元末明初
【感慨临风一长啸】《送张萧山致政》边贡·明
【临风一长啸】《和陶饮酒》魏学洢·明
【我欲临流一长啸】《读太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感赋》张宝森·清
【临风一长啸】《送赤石山人还山》徐恪·清
【临风一长啸】《登剑阁》徐景轼·清
(类似词句)忽思十年初
【忽忆十年初】《每御乾清宫辄闻上书房诸皇子诵读声欣然会心兼忆旧况》弘历·清
【忽思十年事】《和庆长怀麻阳叔二诗》杨万里·宋
【忽思十年身校书】《题韩晃沈本作滉画瀛洲学士图》韩驹·宋
(类似词句)一入承明庐
【一入承明庐】《北禅院避暑联句》皮日休·唐
【三入承明庐】《百一诗》应璩·魏晋
【出入承明庐】《百一诗》应璩·魏晋
【遂入承明庐】《翰林院望终南山》吴筠·唐
【昔年别入承明庐】《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刘禹锡·唐
【昔闻三入承明庐】《和李校书雨中自秘省见访知早入朝便入集贤不遇诗》王起·唐
【两入承明庐】《马上作》白居易·唐
【出入承明庐】《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高适·唐
【误入承明庐】《题官使赵枢密独往亭》吕本中·宋
【贵如三入承明庐】《酬桐庐知县刁衎歌》田锡·宋
【谩誇三入承明庐】《还杨遂蜀中集》王禹偁·宋
【当年曾入承明庐】《赠别黄德广赴都》宋沂·元
【出入承明庐】《送索都事赴浙东佥宪》杨翮·元
【旦入承明庐】《上卢疏斋宪使》汪珍·元
【史臣出入承明庐】《答马易之编修次来韵》乌斯道·元末明初
【珥笔昼入承明庐】《送李叔允脩撰致仕归钧州》刘基·元末明初
【出入承明庐】《乐琴书处为沈学士题》杨荣·明
【衣冠才入承明庐】《感事偶成》林庭桂·明
【出入承明庐】《祁四衍曾之燕书来约别伏枕赠之》曾仕鉴·明
【去入承明庐】《送李伯襄》李云龙·明
【晓入承明庐】《腊日梁修撰用之以还家初散紫宸朝七字为韵命赋七首》王绂·明
【出入承明庐】《次韵一本集杜句见寄》胡俨·明
【出入承明庐】《门有万里客》胡直·明
【出入承明庐】《送朱水部可大入都四首》胡应麟·明
【出入承明庐】《丛都宪椿萱挽诗二首》符锡·明
【出入承明庐】《赋得谒帝承明庐》郭庄·明
【并入承明庐】《送何龙友太史还朝十首》陈子壮·明
【缺翅竟入承明庐】《太常仙蝶歌》管干珍·清
【故人身直承明庐】《观鲁示所作赠郑舍人晴波高格洪响使人神王昔与舍人同客江阴追叙游历作此却寄时观鲁亦往江阴即以送之》汪中·清
【半生出入承明庐】《自嘲》翁同和·清
【使君一出承明庐】《李使君示开化诸诗》周紫芝·宋
【一朝献艺承明庐】《赠张姓》贡奎·元
【一自承明罢直庐】《十一月初六日召对文华殿旋奉严旨革职待罪感恩述事凡二十首》钱谦益·明末清初
(类似词句)浮生多变化
【浮云多变化】《送王景文入制幕二首》李流谦·宋
【浮生变化如云烟】《东方朔窃桃图为许封君题》薛蕙·明
(类似词句)外事有盈虚
【徒言万事有盈虚】《龟背戏》柳宗元·唐
(类似词句)沙头坐钓鱼
【一个苍头坐钓鱼】《赤壁》陈振家·当代
【沙头同理钓鱼船】《戏呈外弟赵才仲》吕本中·宋
【沙头系艇钓鱼归】《水竹居诗》练子宁·明
上一篇:昔意青霞远,新恩黄绶荣;官同吴市隐,赋压楚乡平;天霁晨帆驶,潮回 | 宋·宋庠 送馀姚顾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