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其二

【题注】一作相和歌辞 从军行 三【按】① 一作:离 ② 一作:弹《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总是”二字转接得有力。忽说月妙。《唐诗解》:
末句景中含情,更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奇想层出。周敬曰:意调酸楚。《唐诗摘钞》:
前首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增订唐诗摘钞》:
首句言琵琶当起舞时换新声也,是缩脉句法。下“总是”字,见得非独于琵琶也,故三句云“听不尽”。听已不堪,况所见又是秋月,其愁为何如乎?末句是进步法。《唐贤三昧集笺注》:
有凄绝之音。《唐诗笺注》:
跟上首来,故曰“换”、曰“总是关山离别情”,即指上笛中所吹曲说。“缭乱边愁”而结之以“听不尽”三字,下无语可续,言情已到尽头处矣。“高高秋月照氏城”,妙在即景以托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诗之最上乘也。《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此首第二句已斩绝矣,第三句转得不迫,落句更有含蓄,愈叹其妙。《湘绮楼说诗》:
此篇声调高响,明七子皆为之时不厌人意者。《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以“新”、“旧”二字相起,有无限情韵,俗本作“离别”,便索然矣。《唐人绝句精华》:
第二首琵琶之新声,亦撩人之怨曲,满腹离绪之人何堪听此,故有第三句。末句忽接写月,正以见边愁不尽者,对此“高高秋月”但“照长城”,愈觉难堪也。句似不接,而意实相连,此之谓暗接。(类似词句)琵琶起舞换新声
【琵琶起舞换新声】《无题》林敏功·宋
(类似词句)总是关山旧别情
【总是关山离别情】《集古 南游》李俊民·金末元初
【总是关山旧客情】《无题》林敏功·宋
【总是乡关离别情】《追怀亡兄金吾延伯歌姬散尽有感集句》丘刘·明
【总是关山旧日愁】《登楼闻笛有感》叶颙·元末明初
(类似词句)撩乱边愁听不尽
【撩乱边愁弹不尽】《无题》林敏功·宋
【边愁听不尽】《临江仙 塞上》韩邦奇·明
(类似词句)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无题》林敏功·宋
【秋月照长城】《杂拟诗六首》张元凯·明
上一篇:使君惠我双马图,雄姿逸态世所无;流传韩干旧墨迹,湖州公子亲临摹 | 元·陈镒 题院判石末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