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拼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 宋·晏殊 诉衷情令 其一

这首词虽写丽情,但不纤佻,是一首颇有品格的小令。
“青梅”二句写又是残春天气,青梅煮酒,好趁时新 ,以闲笔入题。古人在春末夏初时,好用青梅、青杏煮酒,取其新酸醒胃。“斗时新”,犹言“趁时新”。时新,指应时的新异物品。接下来,“东城”二句写抒情主人公在春游时,与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东城南陌”,古诗文中常用来指游赏之地。如耿湋《寄司空曙李端联句》:“南陌东城路,春风几度过。”其后陆游亦有“看花南陌复东迁 ”之句(《 花时遍游诸家园》)。北宋汴京城东,因有禹王台、兴慈塔等胜迹,是春秋佳日游人最盛之地。
过片三句,描述两人相遇后的情景:“回绣袂”使动用法,意思是 :他招呼她转过身来;“展香茵,叙情亲”写词人铺开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畅叙情怀。其亲密无间,殷勤款洽,说明词人跟他的意中人缠绵深长的情爱。正由于词人能够跟这位意中人“叙情亲”,所以才动了他的非份之想:“此时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游丝”,是春天蜘蛛、青虫等吐的丝 ,飘扬在空中,故称。“游丝”悠扬不定,若有还无 ,仿佛自己心中缥缈的春思 ,欲来还去。
“朝云 ”,喻意中人,亦用典暗示她那“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 巫山神女 ”的身伤。这三句是说词人这时甘愿化身为千尺游丝 ,好把那朝云牵住 。可是,这柔弱袅娜的游丝,未必真能把那易散的朝云留住??在这十二字中,有着“象外之象”,蕴含了丰富的潜在信息:偶然的相会,短暂的欢娱,最终还是不可避免的离散;多少怅惘,多少怀思,尽在不言之中了。
这首词感情深挚,而文笔纯净,有一种幽细、含蓄之美。(类似词句)青梅煮酒斗时新
【煮酒青梅入坐新】《鹧鸪天 效东坡体》元好问·金末元初
(类似词句)天气欲残春
【残春天气似秋凉】《春夜》潘定桂·清
【残春天气十分忙】《杨花曲和随园韵》黄人·清
【欲寒天气小春时】《谢雍府长史携酒远饯》张弼·明
【感春天气欲生尘】《木兰花 甲午冬,予居处夹道多南天竹,朱实如豆,团圞可爱,而通体皆毒,食之心死》石任之·当代
(类似词句)东城南陌花下
【南陌东城无限花】《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黎民表·明
(类似词句)千尺游丝
【千尺游丝舒又罥】《谒金门》吕胜已·宋
【舞破游丝千尺】《念奴娇 暮春寿太守》赵师律·宋
【游丝千尺网晴晖】《春词二首》朱淑真·宋
【游丝千尺网春色】《虚飘飘》曹勋·宋
【危若游丝袅千尺】《冬至夜坐作短歌》陆游·宋
【游丝日暖垂千尺】《送人》释元肇·宋
【千尺游丝燕外闲】《次赵将春日韵》韩淲·宋
【千尺游丝萦远思】《春晚》于石·宋末元初
【游丝千尺网红尘】《春事》于石·宋末元初
【千尺游丝白日长】《春昼》梁彦中·元
【千尺游丝晚挂尘】《再和贡先生韵》李士瞻·元
【游丝千尺遍江浒】《赠南台察院椽修敬宗管叔坚还台》李士瞻·元
【愁心千尺游丝悬】《寄罗惟巽(善制笔)》郭钰·元末明初
【游丝拂地应千尺】《雨后》李道生·明
【游丝千尺绊行尘】《雨中得吕氏读诗记答李三洲四首》黄佐·明
【游丝千尺绾垂杨】《落花次汪山人韵》陈良珍·明
【挂断游丝千尺】《念奴娇 三月三十日》陈世祥·明末清初
【何似游丝袅千尺】《兰陵王 咏柳赠别,和周美成韵》佟世南·清
【游丝飘空几千尺】《听琴工吴观心弹欸乃作歌赠之》查慎行·清
【游丝千尺强】《杂体次韦苏州韵》王恕·清
【仗千尺游丝作合】《鹊桥仙 客怀》邹祗谟·清
【游丝千尺偏沾惹】《石州慢 用高季迪韵》邹祗谟·清
【应及游丝漾千尺】《兰陵王》黄侃·近现代
【罨尽游丝千尺】《貂裘换酒 庚子暮春,薄游约园,归后感赋》吕景蕙·近现代
【游丝千尺】《西江月慢 用吕渭老韵》章士钊·当代
诉衷情 诉衷情令
上一篇:颜红借,沉醉可相嘲;嗤我低吟输倚马,泥它小饮点离骚;商略把愁浇 | 清·缪珠荪 江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