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 宋·赵长卿 阮郎归 客中见梅

赵长卿这首《阮郎归 》,题为客中见梅。词的意蕴是以梅花象征客子,词的主旨在题目藏而不露。“年年为客遍天涯 。”年年为客,极写飘泊时间之漫长。遍天涯,道尽飘泊空间之辽远。作者开篇径言与家乡的隔绝,真实地道出心灵上所担荷的羁愁之深重。“梦迟归路赊 ”。还家的好梦,总是姗姗来迟,使客子梦中还家暂消思愁的机会都没有 。现实冷峻,摆在面前:归路迢递,归不得也。首句述离家之久之遥,已使读者深为之伤感 ,次句又言客子归家之情,即在梦中亦不可伸更使读者倍感心中的郁闷不可发泄。
短短两句,便可动人之心,作者感情之真挚,笔力之深厚,可窥一斑。显然,客子这一夜,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无端星月浸窗纱 。一枝寒影斜。”榻上辗转,忽尔见到那浸透了月光的窗纱上,映现出一枝梅花横斜的姿影。月光溶溶,柔和似水,星光点点,闪铄其间,愈发衬托出梅枝清峻 。“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 。”一笔便写出梅花“清绝,十分绝,孤标难细说”(长卿《霜天晓角·咏梅》)的神理。妙笔也。“肠未断,鬓先华。”换头遥挽起笔,不写梅花,转来写人。年年天涯,梦迟路赊,纵未愁断,也已是早生了白发。人自然是:“新来瘦转加。”一天天憔悴下去了 。“角声吹彻《小梅花》。”古人常因笛中之曲有《梅花落》,大角之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乐府诗集 》卷二十四),而想象梅花有情,笛声角声,使之伤心,甚至凋落。当角声吹彻《小梅花》曲之时 ,正梅花极具伤心难堪之际。
这紧紧衔连客子伤心难堪之至极,此情、此境,究为怜梅耶?抑为自怜耶?不知梅花为客子之幻化欤?抑或客子为梅花之幻化欤 ?恍难分辨。结句一唱点醒:“夜长人忆家 。”此一句最是深情通篇之感触、皆汇于此。年年天涯,何尝不是漫漫长夜今日无眠,数年来又何曾安枕过 。以“ 家”字结穴 ,意尤味深长。
这,正是全幅词情的终极指向。而在赵长卿词中,家与梅,又原有一份亲切关系。长卿《花心动·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 》云 :“一饷看花凝伫。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断肠没奈人千里 ”,“那堪又还日暮”。
可以发明本词结穴的言外之意。见梅思家,尤为刻挚。结得朴厚、含蓄。
返顾全词的笔路意脉,作者身处天涯为客,夜半无端见梅,自怜、怜梅,思绪萦回曲折,终归于夜长忆家,收曲以直。梅花客子层层相对而出,一笔双挽而意脉不断,可谓别致。词情词境,将客子之伤心难堪与梅花之伤心难堪交织处,将梅枝月下寒影之意象与客子羁劳憔悴之形象印合为一境,梅花隐然而为客子之象征,又隐然指向所忆之家园,可谓清新。全词主旨虽然是客子之愁苦 ,但写出了月中梅枝之寒影,其清峻之精神,也正是客子之精神,于是抒发愁怅之同时也含有一种高致。细论起来,赵长卿此词不失为一首含蓄有味的佳作。(类似词句)年年为客遍天涯
【残年作客遍天涯】《阆中作二首》陆游·宋
【年年芳草遍天涯】《答张通山见寄二首》董纪·明
【年年流遍天涯】《朝中措 端午》庄盘珠·清
【年年芳草遍天涯】《一剪梅》沈尹默·清末近现代初
【年年芳草遍天涯】《踏莎行》沈祖棻·近现代
【年年为郡老天涯】《郡斋书怀寄江南白尹兼简分司崔宾客》刘禹锡·唐
(类似词句)梦迟归路赊
【迟迟归路赊】《入乔口》杜甫·唐
【迟迟归路赊】《孟夏同沈公倚昆季暨家弟侄辈泛舟登斗姥阁宴集剧谈寓都门事带月而还集杜三十六韵》叶舒璐·清
(类似词句)一枝寒影斜
【一枝寒影堕溪斜】《席大光邀同赋墨梅花》张守·宋
【一枝倒影斜斜月】《江边梅树》刘秉忠·元
【便写一枝疏影斜】《画梅》弘历·清
【寒瓶虚插一枝斜】《梅》洪咨夔·宋
【一枝斜弄寒月】《霜叶飞 冬怀》丁澎·清
【一枝寒影弄芳菲】《题墨梅赠友人归毗陵》刘崧·元末明初
(类似词句)角声吹彻小梅花
【任角声吹落小梅花】《洞仙歌 十三夜再赏月用前韵》葛郯·宋
【角声吹彻梅花】《燉煌乐》杨慎·明
【小梅花座中吹彻】《大酺?重九》陈匪石·清
【角声吹断梅花梦】《送宾书记自扬归吴门》张矩·宋
【角声吹落梅花月】《蝶恋花》苏轼·宋
【梅花吹断角声寒】《次韵答灵隐禅师》守仁·明
【角声吹彻小单于】《按部道中二首》萧贡·金
【角声吹彻小单于】《郢州城西》马定国·金
上一篇:修行极则到心安,静处忙中只一般;谈笑打开新铺席,此身元不离蒲团 | 宋·许应龙 题西岩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