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八六网
风水 阴宅 八字 相学 生肖 取名 解梦 民间 本命年 老黄历 吉祥物 古诗词 古书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唐·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①,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唐·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唐·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
【按】① 一作:云驶去如千里马《瀛奎律髓》:
韩泰为漳州,韩晔为汀州,陈谏为封州,刘禹锡为连州。《唐诗直解》:
妙入巧景。《唐诗解》:
对此风景,情何堪乎?《汇编唐诗十集》:
谪况堪悯。《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徐桢卿曰:何其凄楚!周敬曰:思致亦工,感词亦藻。顾璘曰:次联又下中唐一格。陆时雍曰:语气太直。《唐诗鼓吹笺注》:
“惊风”、“密雨”有寓无端被谗,斥逐惊怀之意;又寓风雨萧条,触景感怀之意。《诗》三百篇为鸟兽草木各有所托,唐人写景俱非无意,读诗者不可不细心体会也。《唐诗鼓吹注解》:
此子厚登城楼怀四人而作。首言登楼远望,海阔连天,愁思与之弥漫,不可纪极也。三、四句唯“惊风”,故云“乱飐”,唯细雨,故云“斜侵”,有风雨萧条,触物兴怀意。至“岭树重遮”、“江流曲转”,益重相思之感矣。当时“共来百越”,意谓易于相见,今反音问疏隔,将何以慰所思哉?《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此前解恰与许仲晦《咸阳城西门晚眺》前解便是一付印板,然某独又深辨其各自出好手,了不曾相同。何则?许擅场处,是其第二句抽出七字,另自向题外方作离魂语,却用快笔飕地疾接怕人风雨,便将上句登时夺失,于是不觉教他读者亦都心神愕然。今先生擅场,却是一句下个“高楼”字,二句下个“海天”字。“高楼”之为言欲有所望也,“海天”之为言无奈并无所望也,于是心绝、气绝矣。然后下个“正”字,“正”之为言人生至此,已是入到一十八层之最下一层,岂可还有余苦未吃,再要教吃?今偏是“惊风”、“密雨”,全不顾人;“乱飐”、“斜侵”,有加无已。虽盛夏读之,使人无不洒洒作寒,默然无言。然则,可悟许妙处是三、四句夺失第二句,此妙处是三、四句加染第二句,正复彻底相反,云何说足印板也(首四句下)。”此方是寄四州也。五,望四州不可见也;六,思四州无已时也。七八,言若欲离苦求乐,固不敢出此望,然何至苦上加苦,至于如此其极!盖怨之至也(末四句下)。《韩柳诗选》:
柳州诸律诗,格律娴雅,最为可玩。结语极能兼括,却自入情。《初白庵诗评》:
起势极高,与少陵“花近高楼”两句同一手法。《围炉诗话》:
盛唐不巧,大历以后,力量不及前人,欲避陈浊麻木之病,渐入干巧。……柳子厚之“惊风乱飐芙蓉水”、“桂岭瘴来云似墨”,更著色相。《瀛奎律髓汇评》:
陆贻典:子厚诗律细于昌黎,至柳州诸咏,尤极神妙,宣城、参军之匹。纪昀:一起意境阔远,倒摄四州,有神无迹。通篇情景俱包得起。三、四,赋中之比,不露痕迹,旧说谓借寓震撼危疑之意,好不着相。赵熙:神远。《唐诗肤诠》:
凡言乐者,写景宜融和;言戚者,写景宜萧飒。冠冕题则写其庄重,闲适题则写其清幽,此最合风人比兴之义。今人不得其法,往往景与情不相附丽,索然味尽矣(“惊风乱飐”二句下)。五、六先寓怀人之意,故一结得神(“岭树重遮”二句下)。《删订唐诗解》:
吴昌祺曰:本言肠之九回,而反言江流似之也。《唐诗成法》:
“岭树”遮日,望不可见;“江曲”九回,肠断无已时也。《义门读书记》:
吴乔云:中四句皆寓比意。“惊风密雨”喻小人,“芙蓉薜荔”喻君子,“乱飐”、“斜侵”则倾倒中伤之状,“岭树”句喻君之远,“江流”句喻臣心之苦。皆逐臣忧思烦乱之词。《唐诗别裁》:
从登城起,有百端交集之感(“城上高楼”二句下)。“惊风”、“密两”,言在此而意不在此。《唐诗笺注》:
登楼凄寂,望远怀人,“芙蓉”、“薛荔”,皆增风雨之悲,“岭树”、“江流”,弥揽回肠之痛。昔日同来,今成离散,蛮乡绝域,犹滞音书,读之令人惨然。《网师园唐诗笺》:
“惊风”、“密雨”、“岭树”、“江流”,无非愁思,楚骚遗簪也。《昭昧詹言》:
六句登楼,二句寄人。一气挥斥,细大情景分明。《唐诗近体》:
登城起,有百端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惊风乱飐”二句下)。同在百越而尚间阔如此,又安得京华之音信、故里之乡书哉(“共来百越”二句下)!《唐七律诗钞》:
声调高、色泽足,直欲夺少陵之席。《有不为斋随笔》:
此非言树之重也。盖先以永贞元年贬永州,至元和十年始。召至京,旋又出为柳州,故云“重遮”。误会言树,则不知其痛之深。《唐宋诗举要》:
吴北江曰:更折一笔,深痛之情、曲曲绘出(末句下)。《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客路身孤,愁肠百结,茫茫眼界,何以为情,此诗所以写照。《诗境浅说》:
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起笔音节高亮,登高四顾,有苍茫百感之概。三、四言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以薜荔、芙蓉喻贤人之摈斥,犹楚词之以兰蕙喻君子,以雷雨喻摧残,寄慨遥深,不仅写登城所见也。五、六言岭树云遮,所思不见,临江迟客,肠转车轮,恋阙怀人之意,殆兼有之。收句归到寄诸友本意,言同在瘴乡,已伤谪宦,况音书不达,雁渺鱼沉,愈悲孤寂矣。《唐诗鉴赏辞典》: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霍松林)(类似词句)城上高楼接大荒

【城上高楼接大荒】《月下弹琴记集句诗二十首》李桢·明
【城上高楼接大荒】《城楼晚眺适官军出征有感》韩殷·明
【北上高楼接大荒】《肃州八景 北陌平沙》戴弁·明
【沪上高楼接大荒】《端阳日,申浦羁次漫书二首》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城上高楼接大河】《饮太白楼》徐渭·明
【高楼接大荒】《平番城楼秋望》牛运震·清
【城上高楼接太霞】《杭州拱北楼》赵孟頫·元
【城上高楼接海霞】《小重山》刘基·元末明初
【城上高楼接太霞】《送高泉谢公回滇周太霞同泛舟》杨慎·明
【城上高楼接翠微】《登黄鹤楼》童冀·明

(类似词句)海天愁思正茫茫

【海天愁思正茫茫】《三吴漫游集唐》方凤·宋
【海天愁思正茫茫】《浣溪沙 集句》俞彦·明
【海天愁思正茫茫】《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朱朴·明
【海天愁思正茫茫】《悼亡二十五首》江源·明
【海天愁思正茫茫】《秋怀》王元俸·明
【海天愁思正茫茫】《读廖运同诗有感因以美之》田登·明
【海天愁思正茫茫】《集句自遣》陈一松·明
【海天愁思正茫茫】《春兴》黎景义·明
【海天愁思正茫茫】《思乡》陈氏·清
【海天愁思总茫茫】《哭祁羡仲》陈履·明
【天寒愁思正茫茫】《马上举韩退之话口占》林用中·宋
【异乡愁思正茫然】《和柳子厚登柳州城楼》严贞(颐正)·明
【海天云气正茫茫】《北行杂咏》范咸·清
【茫茫愁海天何远】《鹧鸪天》卢青山·当代
【海天愁思正依依】《梅城夜泊》王恭·明
【海天愁思正纷如】《和曾刑部韵》郑文康·明

(类似词句)惊风乱飐芙蓉水

【惊风乱飐芙蓉水】《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朱朴·明
【惊风乱飐芙蓉水;】《集唐人闺词联》陈圳·清
【乱飐芙蓉水】《夏夜乘凉限韵》郑云荫·清
【水乱惊风飐】《梁州令·见闻所及,用六一居士韵》黄光·近现代

(类似词句)密雨斜侵薜荔墙

【密雨斜侵薜荔墙】《姑苏怀古二首集句》黄仲昭·明

(类似词句)岭树重遮千里目

【岭树重遮千里目】《集句拟少陵秋兴八首》朱朴·明
【岭树重遮千里目】《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 紫峡隐士居峡川》朱朴·明
【岭树重遮千里目】《春闺怨》江源·明
【岭树重遮千里目】《集唐》陈子升·明末清初
【岭树重遮千里目】《浣溪纱 集唐》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绿树重遮千里目】《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安昶·清
【千里目遮重岭外】《初七午发苍梧上滩即目》郭之奇·明

(类似词句)江流曲似九回肠

【江流曲似九回肠】《悼长孺集句四首》丘刘·明
【怪道江流曲似九回肠】《虞美人》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江流却似九回肠】《无题四首戏呈孝甫子建》居节·明
【肠似江流日九回】《燕子楼三首》郑学醇·明
【九回肠正似江流】《尉迟杯 湘水舟中和清真》乔大壮·近现代
【江流曲似回肠】《夜合花·己巳二十五岁初度,寄清畹诗姊》陈家庆·清
【分明曲似九回肠】《过茀复岭》沈鍊·明
【江流萦带九回肠】《无题》佘光裕·明

(类似词句)犹自音书滞一乡

【云树音书滞一乡】《寄贵宁兵宪油铭二兄》张嗣纲·明
【音书滞一乡】《秋雨》朱诚泳·明


上一篇:陇上庞公女,相家裴十娘;空门参白足,佳婿得黄香;木马风前响,莲花 | 宋·王庭圭 挽聂氏孺人
古诗词相关文章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 | 当代·汪洋 疏影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 | 当代·汪洋 疏影

墙苔悄碧;诧抱霜不觉,春至无迹;险梦仍频,凉月楼阴,西窗尽是愁白;铅尘夜幕都收裹,更懒...

人主词应不偶然,几人曾说笑掀天;不知南苑今何在,借与张公三百年 |  唐·孙元晏 宋 借南苑

人主词应不偶然,几人曾说笑掀天;不知南苑今何在,借与张公三百年 | 唐·孙元晏 宋 借南苑

人主词应不偶然,几人曾说笑掀天;不知南苑今何在,借与张公三百年;...

山外原无地,山头尚有田;刀耕农当锸,火种野多烟;灌溉难为力,荣枯 | 清·郑虎文 永顺府闲述

山外原无地,山头尚有田;刀耕农当锸,火种野多烟;灌溉难为力,荣枯 | 清·郑虎文 永顺府闲述

山外原无地,山头尚有田;刀耕农当锸,火种野多烟;灌溉难为力,荣枯只问天;传闻春夏日,比...

懒觅新诗劝春住,只愁尘爵每空斟;馀酣晚漱沙汀外,未羡明登天姥岑 |  宋·李彭 再次韵

懒觅新诗劝春住,只愁尘爵每空斟;馀酣晚漱沙汀外,未羡明登天姥岑 | 宋·李彭 再次韵

懒觅新诗劝春住,只愁尘爵每空斟;馀酣晚漱沙汀外,未羡明登天姥岑;...

柴门如画映山隈,窈窕轩窗向水开;想见幽人清彻骨,松阴翠竹竹阴梅 |  宋·李处权 偶书三首

柴门如画映山隈,窈窕轩窗向水开;想见幽人清彻骨,松阴翠竹竹阴梅 | 宋·李处权 偶书三首

柴门如画映山隈,窈窕轩窗向水开;想见幽人清彻骨,松阴翠竹竹阴梅;...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 | 先秦·诗经 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 | 先秦·诗经 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

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 |  明·陈琏 函谷关

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 | 明·陈琏 函谷关

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崖经宿雨石将堕,尘暗...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  宋·梅尧臣 和石昌言学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 宋·梅尧臣 和石昌言学

此心生不背朝日,肯信众草能蘙之;真似节旄思属国,向来零落谁能持;...

峨峨祠宇白云中,万木幽深路可通;文石叠街红码碯,好山当户翠芙蓉 |  明·陈琏 徐王祠

峨峨祠宇白云中,万木幽深路可通;文石叠街红码碯,好山当户翠芙蓉 | 明·陈琏 徐王祠

峨峨祠宇白云中,万木幽深路可通;文石叠街红码碯,好山当户翠芙蓉;寒花淡淡含秋雨,落叶...

昔日汉公昉(豫章本作房),畦瓜真人旁;试此尘外姿,持献分甘芳;神 | 宋·李彭 游仙二首

昔日汉公昉(豫章本作房),畦瓜真人旁;试此尘外姿,持献分甘芳;神 | 宋·李彭 游仙二首

昔日汉公昉(豫章本作房),畦瓜真人旁;试此尘外姿,持献分甘芳;神丹为之寿,千里还故乡;...

古诗词知识图解
帝里晴开寿域新,侯门掩蔼不胜春;红巾何处传青雀,彩服谁家舞玉麟 |  明·游朴 题灵璧侯汤世

帝里晴开寿域新,侯门掩蔼不胜春;红巾何处传青雀,彩服谁家舞玉麟 | 明·游朴 题灵璧侯汤世

帝里晴开寿域新,侯门掩蔼不胜春;红巾何处传青雀,彩服谁家舞玉麟;杯近南山还比节,筹添...

荒园仅半亩,一室小如斗;土壁兼纸窗,桑枢与瓮牖;朝听鸟啼花,暮看 | 明·华沾 斗室偶言

荒园仅半亩,一室小如斗;土壁兼纸窗,桑枢与瓮牖;朝听鸟啼花,暮看 | 明·华沾 斗室偶言

荒园仅半亩,一室小如斗;土壁兼纸窗,桑枢与瓮牖;朝听鸟啼花,暮看鸦栖柳;架剩圣贤书,庭...

相知出肺腑(深过等),非旧亦非亲;每见云霄侣,多阳鄙拙身;即 | 唐·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

相知出肺腑(深过等),非旧亦非亲;每见云霄侣,多阳鄙拙身;即 | 唐·刘得仁 哭翰林丁侍

相知出肺腑(一作深过等),非旧亦非亲;每见云霄侣,多阳鄙拙身;即期扶泰运(一作匡圣主...

一轺空与越江滨,两见三城物候新;飞盖重逢星是使,镂花剩喜日为人 |  明·游朴 人日同俞士立

一轺空与越江滨,两见三城物候新;飞盖重逢星是使,镂花剩喜日为人 | 明·游朴 人日同俞士立

一轺空与越江滨,两见三城物候新;飞盖重逢星是使,镂花剩喜日为人;尊前小语能惊坐,醉后...

十日冰澌绕旧矶,渐看红碧隐柴扉;闲催稚子成鸡栅,亦学神农著马衣 |  清·姚范 拄杖

十日冰澌绕旧矶,渐看红碧隐柴扉;闲催稚子成鸡栅,亦学神农著马衣 | 清·姚范 拄杖

十日冰澌绕旧矶,渐看红碧隐柴扉;闲催稚子成鸡栅,亦学神农著马衣;前种夭桃怜寸长,初移...

子夜百喧息,坐深忘薄躯;露零惊鹤梦,风细捋花须;浮白离骚尽,探玄 | 明·华夏宁 夜读

子夜百喧息,坐深忘薄躯;露零惊鹤梦,风细捋花须;浮白离骚尽,探玄 | 明·华夏宁 夜读

子夜百喧息,坐深忘薄躯;露零惊鹤梦,风细捋花须;浮白离骚尽,探玄象罔殊;静中来妙理,千...

北平古郡镇幽燕,城外连峰际碧天;孤竹祠荒云木杳,滦河水驶石染偏 |  清·祝维诰 永平府

北平古郡镇幽燕,城外连峰际碧天;孤竹祠荒云木杳,滦河水驶石染偏 | 清·祝维诰 永平府

北平古郡镇幽燕,城外连峰际碧天;孤竹祠荒云木杳,滦河水驶石染偏;名高汉代推飞将,人乐...

一日清欢何往,十年旧事重拈;细风斜日到江南;春满平湖潋滟;黄简手 | 唐·吕岩 西江月

一日清欢何往,十年旧事重拈;细风斜日到江南;春满平湖潋滟;黄简手 | 唐·吕岩 西江月

一日清欢何往,十年旧事重拈;细风斜日到江南;春满平湖潋滟;黄简手题龙篆,绿舆前控鸾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