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
拼则而今已拼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 宋·李甲 帝台春

这是一首伤春词。词中以潇洒风流的情致,抒写了春晚怀旧之情。
上片首句起笔不凡为写春愁作了有力的烘托、渲染。“萋萋”句极写芳草之盛,“絮”而曰“暖”,“红”而称“乱 ”“草长花飞 ,触眼一片暮春景象 。至此“春愁”二字便呼之欲出。絮飞花落而使人愁,本是寻常蹊径 ,而这里说花絮知人春愁 ,从对面落笔。
“无力”二字双关,既状人之恹恹愁情态,也写花絮飘坠时轻柔形象,似亦知人之懒乏无力而有意相陪者,情思深婉。
以下三句,写往日的欢娱。凤城即京城。北宋汴京寒食清明节日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 ,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东京梦华录》卷七)“拾翠侣”本于曹植《洛神赋》:“尔乃众灵(神)杂,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这里是指一同游春的一位歌儿舞女 ,“盈盈”是说她的风姿仪态美好。这两句只说得一件事,而诸般风流缱绻,已在言外。上片结末三句,词意陡转,由美好的回忆跌落到孤独惆怅的现实生活中来,仍接应“春愁 ”。一样逢春 ,不同滋味,对比强烈。词之上片,采用忆昔比今的手法,道出了春愁生发的原因。
过片四句,承上浓墨重彩地描绘春愁的具体情状。“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四个三字句,句句用韵 ,如冰霰降地,淅沥有声。此十二字四句,散则为四韵,合则为两组,总之为一意,以言愁,泪亦是愁的表现也。两组之中,“愁”的一组,“旋释”是虚,“还织”是实;用“织”字,是言愁似网困人,无可遁逃。“泪”的一组,“暗拭”于前,已藏“滴”字;“偷滴”随之,“滴”且不已;“暗”字“偷”字,又写出独自伤心无人与诉情景。总言愁不可解,悲不可遏,下字既精炼,又绵密。人此四句全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施辞采,不用典实,俞陛去《五代词选择》(按:俞书此首作南唐中主李璟词)评云:“转头四句皆三字一句,且多仄韵,节短而意长。论情致则婉若游丝,论笔力则劲如屈铁。
以下三句 :“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 ”。谩,徒也,空也。倚数远望,不见伊人 ,直至黄昏。暮云凝碧,用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而隐含其下句“佳人殊未来”。然而这不是有约而不来,也不是知其所在盼其或来而竟无有。两人的关系是已经离绝了的,所谓“拚则而今已拚了 ”,自己何尝不知道 ;之所以仍痴痴远望者,是又所谓“忘则怎生便忘得”也。两句中有多少追思,深海,失落感,牵惹意,在“暮云凝碧”这样典雅的句子之后 ,出此又白又浅的语言表述之 ,而又觉其甚为和谐 ,才人笔下,竟无所不可。明人潘游龙云:“‘拚则’二句,词意极浅,正未许浅人解得。”(《古今诗余醉》)结拍“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全词思如流水,至此水到渠成,符合人物感情发展的逻辑,使全词在情节上又进了一步。
全词抒写春愁,情感脉络十分清楚:因忆旧侣→苦于幽独→至愁且泪,于是寻思其人。整首词意脉相通,浑然天成,把春晚怀旧之情抒写得委婉动人。(类似词句)芳草碧色
【芳草梦寒迷碧色】《蝶》马臻·元
【芳草碧色黄河波】《短褐篇送沈子叔成出塞》徐渭·明
【芳草碧色兮萋萋】《画》朱朴·明
【芳草萋萋碧色】《画堂春》周翼椿·清
(类似词句)萋萋遍南陌
【萋萋碧草江南陌】《寄怀维扬诸子》谭吉瑄·清
(类似词句)海角逢春
【海角逢春足悲咤】《郡圃观酴醾》刘子翚·宋
【海角亦逢春】《西溪见牡丹》范仲淹·宋
【海角逢春仔细看】《和君仪感时书事》郭祥正·宋
【海角逢春知几度】《题宗室大年画二首》黄庭坚·宋
【海角逢春晓】《大连感遇》李景复·近现代
(类似词句)天涯为客
【东南为客各天涯】《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皮日休·唐
【迩来天涯倦为客】《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毁者》晁公溯·宋
【却天涯为客】《忆少年》曹组·宋
【天涯为客】《柳梢青》朱敦儒·宋
【年年为客遍天涯】《阮郎归 客中见梅》赵长卿·宋
【天涯万里同为客】《别留少微兼呈玉堂先生》陈元晋·宋
【天涯流落俱为客】《田器之燕子图 器之自叙云明昌丙辰予从军塞外合虏里山野舍荒凉难以状言春末有双燕亦巢此屋土人不之识屡欲捕之予曲为全护此燕昼出夜归予必开户待之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巧语移时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历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朝向芦陂知有为莫投茅舍重相依君怜我处频迎语我忆君时不掩扉明日西风悲鼓角君应先去我何归此诗以细字写之为蜡丸系之燕足上明年四月予受代归又八年泰和甲子任潞州观察判官四月十二日偶坐廨舍之含翠堂忽双燕至一飞檐户间一上砚屏予谛视之系足蜡丸故在乃知此鸟盖往年赠诗者也因请同年庞君才卿画为图求诸公赋诗》庞铸·金
【天涯海角长为客】《送冯赟》耶律铸·元
【天涯不堪为客】《拜墓发京柬张子鸣表弟》刘炳·元末明初
【天涯此日还为客】《秋夜纳凉》田登·明
【天涯为客久】《江南旅情》苏正·明
【流落天涯为客久】《龙城次玉峰韵》荪谷·明
【天涯为客久】《秋夕怀沈仲子未至》谢与思·明
【岁寒为客楚天涯】《题梅花》郑真·明
【频年为客滞天涯】《出固镇怀仲弟》陈经翰·明
【天涯为客不曾欢】《同周公瑕崇宁庵送张羽王之蜀》黎民表·明
【天涯去住总为客】《送赵棠溪归西江》毛奇龄·明末清初
【天涯为客负芳晨】《叠前韵答颖芝》丘逢甲·清
【天涯岁晏犹为客】《岁暮酬沈融谷见怀之作》彭孙遹·清
【漂泊天涯为客】《金缕曲 黄药林自兴安军营寄梅花小幅因题四阕于左方》杨芳灿·清
【倦向天涯为客】《无俗念 喜翁山移家白门》龚翔麟·清
【老天涯为客】《忆少年 题施肇曾松陵共证图》杨玉衔·清末近现代初
【拟诉天涯为客苦】《寄家书》刘玉璋·近现代
【已天涯为客】《好事近》王引·当代
(类似词句)试重寻消息
【待重寻行云消息】《声声慢 元夕》高观国·宋
【倚雕栏消息重寻】《高阳台 年年小池左侧秋海棠盛开,今花时过亦,红苞寂然,赋此寓感》钱湘·清
【试寻消息向真如】《赠老禅》沈与求·宋
上一篇:饮者为量无大小,要于醉焉而已矣;乃知一饮一石徒,醉乡欲到无几尔 | 宋·黄庶 送元伯西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