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 宋·晏几道 临江仙 其七

①“梦后”二句:梦后、酒醒为互文。楼台高锁与帘幕低垂,写居处环境的冷落寥寂,隐喻往昔欢娱的消逝难见。
②“落花”二句:出自五代翁宏《春残》诗。
③小蘋:晏几道友人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歌女。
④心字罗衣:指衣领绣有心字图形。两重心字,重叠的心字图形。
⑤“琵琶”句: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本句由此化出。
⑥彩云: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此句由李白诗化出,喻指小蘋。
【评解】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伤离恨别之作,最能表现作者流连歌酒,无意仕途的心境及曲折深婉的词风。上片写今日之相思。先写景,后言情,即景抒情;下片补叙初见歌女小蘋时的情景。这首词,通篇用形象抒情,以境界会意,词人怀念歌女小蘋的难言的相思之情,寓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词尽而意未尽,蕴藉含蓄,轻柔自然。感情深挚,优美动人。
【集评】
谭献《谭评词辨》:“落花”两句,名句千古,不能有二。末二句正以见其柔厚。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小山词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前二句追昔抚今,第三句融合言之,旧情未了,又惹新愁。“落花”二句正春色恼人,紫燕犹解“双飞”,而愁人翻成“独立”。论风韵如微风过箫,论词采如红蕖照水。下阕回忆相逢,“两重心字”,欲诉无从,只能借凤尾檀槽,托相思于万一。结句谓彩云一散,谁复相怜,惟明月多情,曾照我相送五铢仙佩,此恨绵绵,只堪独喻耳。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旧怀人,精美绝伦。一起即写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其凄寂无人可知。而梦后酒醒,骤见此境,尤难为怀。盖昔日之歌舞豪华,一何欢乐,今则人去楼空,音尘断绝矣。即此两句,已似一篇《芜城赋》。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所作。词之上片写“春恨 ”,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全词在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上片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酒醒”二句互文 ,写眼前的实景,对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虚 。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 ,那时更是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了 。这里的“梦”字,语意相关 ,既可能是真有所梦,重梦到当年听歌笑乐的情境,也可泛指悲欢离合的感慨。起二句情景,非一时骤见而得之,而是词人经历过许多寥寂凄凉之夜 ,或残灯独对 ,或酽酒初醒,遇诸目中,忽于此时炼成此十二字,如入佛家的空寂之境,这种空寂,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写的是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在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美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 ,伤逝之情油然而生。燕子双飞,反衬愁人独立,因而引起了绵长的春恨,以至在梦后酒醒时回忆起来 ,仍令人惆怅不已。这种韵外之致,荡气回肠,令人流连忘返。“落花”二句,妙手天成,构成一个凄艳绝伦的意境。
过片是全词枢纽。“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原由。小蘋,歌女名,是《小山词·自跋》中提到的“莲、鸿、蘋、云”中的一位。小晏好以属意者的名字入词,小就是他笔下的一个天真烂漫、娇美可人的少女。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 ”,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与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同意 。“琵琶”句,既写出小蘋乐技之高,也写出两人感情上的交流已大大深化,也许已经无语心许了。
结拍两句不再写两人的相会、幽欢,转而写别后的思忆。词人只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又,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分。
结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这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它写的是小山词中最习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在艺术上,它表现了小山词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可以说,这首词代表了作者在词的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堪称婉约词中的绝唱。(类似词句)去年春恨却来时
【去年幽恨却来时】《思佳客 次江南韵》王蛰堪·当代
【去年来时春未归】《再游花山》郭祥正·宋
(类似词句)落花人独立
【落花人独立】《宫词》翁宏·唐
【从此落花人独立】《康园夫子艳歌行》张海鸥·当代
【落花微雨人独立】《九寨行》张海鸥·当代
【夜静看花人独立】《白秋海棠》朱受新·清
【看花人独立楼阴】《己卯迎春曲步凡翁韵》魏新河·当代
【日落断桥人独立】《太湖恬亭》王安石·宋
【落日人独立】《丁卯桥》张曾·清
【独立溪桥数落花】《寄孙南江佥宪》朱谏·明
【独立斜阳数落花】《山家》穆文熙·明
【雨中独立叹落花】《将进酒 敬贺蔡厚示刘庆云二前辈喜结千禧姻缘》张海鸥·当代
【倚赤阑休怨落花人独】《蕙兰芳引·鹤亭以赠畹华词属和,次韵答之》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微雨燕双飞
【微雨燕双飞】《宫词》翁宏·唐
【杏花微雨燕双飞】《暮春书怀》谢良牧·近现代
【一帘红雨燕双飞】《效香奁体》谢无竞·宋
【细雨燕双飞】《晚春閒思》陈亮·元末明初
【落花如雨燕双飞】《满宫花 和尹鹗》顾随·近现代
【隔帘微雨双飞燕】《菩萨蛮》李珣·唐
【半帘微雨燕飞归】《春晚》赵崇滋·宋
【微雨花堤燕飞】《河传 春思》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微雨珠帘燕飞】《转应曲》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绿阴微雨燕双双】《蒋树存招集绣谷交翠堂分得江咸二韵》查慎行·清
(类似词句)两重心字罗衣
【两重心字小蘋衣】《浣溪沙》郭麟·清
【衣中心字两重罗】《浣溪纱 效花间集》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类似词句)琵琶弦上说相思
【琵琶湖上说相思】《烈士词》徐震堮·近现代末当代初
【琵琶无梦说相思】《送王继学修撰马伯庸应奉分院上都二首》袁桷·元
(类似词句)当时明月在
【好在当时明月】《水调歌头 为寿》赵彦端·宋
【犹有当时明月在】《念奴娇十一首》史承谦·清
【犹有旧时明月在】《灵光寺晚眺》丘逢甲·清
【旧时明月在兰舟】《浣溪沙》严绳孙·清
【回首旧时明月在】《南浦 秋燕》邓嘉缜·清末近现代初
【明月当前人在侧】《中秋有怀》张煌言·明
【当时月在已】《经明成祖勒铭处指示扈从诸臣》玄烨·清
【念当时人归月在】《贺新凉》杨杏佛·近现代
【当时月在瑶阶】《临江仙 辛卯夏夜烦霜约赋《娇娜》》熊东遨·当代
【当时明月娉婷伴】《绛都春 燕亡久矣,京口适见似人,怅怨有感》吴文英·宋
【当时明月重生处】《杏花天 重午》吴文英·宋
【凝怨怀羞睹当时明月】《浪淘沙慢》方千里·宋
【祗应明月见当时】《五老峰》李纲·宋
【当时姓名比明月】《读黄诗》林希逸·宋
【当时明月巧相随】《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苏轼·宋
【当时挹明月】《和王晋卿,并引》苏轼·宋
【当时明月】《一丛花》秦观·宋
【唯有当时明月】《水调歌头 春野亭送别》赵师侠·宋
【当时明月下】《独乐园夜饮梅花下再赋》赵鼎·宋
【重见当时明月】《念奴娇 中秋携儿辈步月至极目亭,寄怀子云兄》韩元吉·宋
【当时明月】《人月圆》倪瓒·元末明初
【明月当时照三隐】《庐山吟一首》黄省曾·明
【当时罗帷鉴明月】《行路难》吴伟业·明末清初
【只有当时明月影】《卖花声》关锳·清
【当时明月按霓裳】《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鲍瑞骏·清
【谢庭明月似当时】《临江仙》陈家庆·清
【异当时明月】《石州慢·中秋夜游虎邱,适逢月蚀,时星稀露冷,万象泬寥,荟薄幽阴,疑非人境余呼茗坐千人石,云破月来,笛声发自林际,抚时感事,殊难为怀乃写此调,以寄其郁,仍用方回原韵》叶恭绰·清末近现代初
【除却当时明月没人来】《相见欢》沈尹默·清末近现代初
【当时明月鉴深情】《鹧鸪天》汪东·清末近现代初
【奈当时明月】《石州慢》詹安泰·近现代
【记得当时明月似泪光】《虞美人 错谱虞美人赠石人兄》卢青山·当代
【当时明月】《木兰花慢》秦鸿·当代
【匿当时明月】《惜红衣 花县独松岭干校》陈永正·当代
(类似词句)曾照彩云归
【月华空照彩云归】《又依《春节怀大陆》韵再和二首》陈章·当代
【彩云曾向月中归】《浣溪沙》黄侃·近现代
上一篇:少时所学苦,食檗日自强;壮岁从宦清,饮冰中刚肠;阳安百里地,邈在 | 宋·赵抃 赠阳安徐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