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 宋·晏几道 木兰花 其三

此词是作者为自己所眷恋的能歌善舞、色艺双绝的歌女小莲而作。词之上片写今宵幽会的欢娱,下片追忆当时初见的情景,而以一“狂”字贯穿始中,小莲的风韵和作者的钟情都真切地表现出来。
上片起首两句,起笔不凡,传神地描写小莲天真幼稚,还未懂得怎样跟人细诉衷情,而她的狂放,却像钿筝中发出的热烈的乐音。“狂”,是作者最为欣赏的,他在词中多次写道 :“天将离恨恼疏狂”(《鹧鸪天》)、“尽有狂情斗春早”(《泛清波摘遍》)、“殷勤理旧狂”(《阮郎归》),企图借这个“狂”字来发抒自己满腔的热情和积忿。而小莲也是“狂”的,她不直接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情愫,而借热烈而狂乱的筝声去表达出来。“柱”,即弦柱,可以想象到小莲在急弦促柱时着迷似的“狂”态。“未解论心素”,这是欲进先退的手法,次句才写出小莲的真实形象。她的真纯,她的柔情密意,她心中激烈的风暴,都凭着这“雁柱十三弦”传送出来。
上片歇拍 ,写小莲脸上的晕霞渐散,宿酒初醒;眉上的翠黛消残 ,人将归去。“霞”,指红晕、酒晕。
小莲借着一点醉意,在弹筝时才狂态十足。“月”,语意双关,既谓眉上额间“麝月”的涂饰在卸妆睡眠时残褪,也表示良宵将尽,明月坠西。两句实写欢会的情景,艳冶而优雅,没有一点儿庸俗低级的情调。小莲天真烂熳,一片柔情,音容笑貌,仿佛可以呼之欲出。
下片追叙小莲的身世。章台,街名,在汉代长安章台之下 。《汉书·张敞传》有“过走马章台街”之语,后世以之为歌楼妓院的代称。小莲旧时的家靠近“章台”居住,这里暗示她的歌妓身分。孟棨《本事诗》载 ,唐诗人韩翃有宠姬柳氏在京中,韩寄诗曰:“章台柳,章台柳 ,昔日青青今在否?”后世诗人,常以“章台”与“柳”连用。词中写春风吹絮,也许象征着小莲的飘零身世。小晏《浣溪沙》词“行云飞絮共轻狂 ”,当同此意。末两句说,最可恨的是杏子成丛,绿阴满树 ,正妨碍她在粉墙后边偷眼相窥呢!
收处回忆当日相见留情时情景,她主动地去偷眼相觑,正表现了小莲不受拘束的“狂”态。
此词词旨风流艳丽而无亵媟之失。词中突出地描绘小莲的“狂”态,把一位天真烂漫而又妩媚风流的少女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获得美的艺术享受。(类似词句)脸边霞散酒初醒
【酒醒霞散脸边红】《踏莎行》谢逸·宋
(类似词句)尽日东风吹柳絮
【日日东风吹柳絮】《应天长 湖上》王翃·明末清初
【尽日东风吹柳树】《蝶恋花·春暮和作》魏毓兰·近现代
【莫待东风吹柳絮】《用前人韵招山行以春为期》文天祥·宋
【剩倩东风吹柳絮】《出游四首》陆游·宋
【一阵东风吹柳絮】《蝶恋花 西湖感旧》叶森·元
【惊见东风吹柳絮】《春雪》张弘范·元
【满眼东风吹柳絮】《春晓》耶律铸·元
【东风吹柳絮】《送人东游》顾峵·清
【楼外东风吹柳絮】《蝶恋花 十五岁时作》朱庸斋·近现代末当代初
【不奈东风尽日吹】《剡溪书怀三绝》卢襄·宋
【尽日东风吹百草】《阻风野步有感呈子履》苏舜钦·宋
【杨柳东风尽日吹】《杨柳枝词二首》贺铸·宋
【尽日东风吹绿树】《蝶恋花 河中作》赵鼎·宋
【东风尽日吹】《帅节留先生两年粤服氓獠安之一日疏十宜归欲袖手板还丞相言者犹不之置上命以釐廷之禄解印东归门生临川陈元晋援后山送坡仙故事至惠之海丰而别作诗四章云》陈元晋·宋
【细雨东风尽日吹】《清明日冒雨再行南郭》彭孙贻·明末清初
【东风尽日香吹鬓】《疏影 探梅西碛,夜泊虎山桥,烟月空寒,花香积水,续赓此曲,侍儿以铁铜箫和之》郑文焯·清
【怪东风尽日吹人】《曲游春·己卯岁元夕里中张灯殊盛而风雪阻之》黄之隽·清
【尽日东风吹绿树】《归国谣·春暮,寄黄山友人》魏毓兰·近现代
上一篇:初秋积雨过,众绿光如濡;莎鸡啼高树,蟋蟀鸣阶除;时物巳改故,芳年 | 元末明初·刘基 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