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 宋·田为 南柯子/南歌子 其一 春景

此词借写景以抒春愁,词之上片写离情相思,下片写久别盼归。
词之开篇以对句起 ,点出“愁”字,开门见山,直抒愁怀 。“梦”和“醉”二字,则说明这位愁人借以消愁解闷、自我麻醉的方法唯此二者。他害怕梦醒愁也醒(断,指梦破),于是“终日昏昏醉梦间”,企图以此逃避愁闷的袭来;然而春天却从沉醉中悄悄地回来了 。面对阳春烟景,他却发出酸楚的自问:“凄凉怀抱向谁开?”他感到满怀的凄凉况味,一时既诉说不尽,更找不到可以诉说的人。凄凉怀抱,无可告语 ,可见知心人不在身边,因而感到格外孤寂难堪。这一句暗示愁闷难解的原因在于怀人,则梦断酒醒的惆怅也自然可以理解了。这三句已定下全词的抒情基调 ,于是在词人眼中所见的“春景”,无不染上这种“凄凉”的色调。歇拍一句写清明前后,正是春光大好 ,踏青游春之时 ,词人却意兴萧索,无心赏玩春光。“些子清明时候”,些子,唐宋俗语,少许,一点点的意思 。这里形容时间的短暂。在词人的感觉上,清明前后这春光的黄金季节,竟是如此短暂,匆匆即过 。少许春光,并不曾给愁人带来丝毫欢乐;相反,在他听来,枝头的百啭黄莺,不是在为春天欢唱,却是唱着催春速去的挽歌。这两句把莺花三月,化作短暂的心理时间,染上凄凉的感情色彩;春天从醉梦里悄悄而来,又在莺声中匆匆而去,外在的春景如梦幻泡影。春去春来,愁情依旧。以上,词人直抒胸臆,将离别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片寓情于景,以一组令人暗然销魂的物象道出词人的心声。过片两句,言柳絮纷飞,意味着春将归去 ,很自然地令人想到上片结处“ 被莺催”的那个“催”字,意脉的过渡毫不着力。栏干边的苔痕,则说明长久无人凭栏眺景了。春天对于愁人来说,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结尾两句写多情的燕子,依然记得旧时的主人,带着一身花雨 ,又来到主人的身边!“多情 ”二字 ,含着热泪脱口呼出 ,有如见故人之感。“独徘徊”三字,传神地写出燕子归来时因觉物是人非而产生的迟疑神态。这两句,含蓄蕴藉,深婉隽永,由旧时燕子的归来,暗寓对于当年欢聚的人儿的思恋,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类似词句)春从醉里回
【阳春醉里回】《答酒家王君惠酒》屈大均·明末清初
【醉里春回谁觉】《齐天乐》金天羽·近现代
【并觉春从殿里回】《紫宸赐宴》宋祁·宋
(类似词句)凄凉怀抱向谁开
【一生襟抱向谁开】《奉待严大夫》杜甫·唐
【只今怀抱向谁开】《怀子苍》吴则礼·宋
【异时怀抱向谁开】《次韵台守刘仲忱》吕颐浩·宋
【此生怀抱向谁开】《次韵次卿见寄》周紫芝·宋
【吟边怀抱向谁开】《寄玉溪林逢吉六首》戴复古·宋
【怀抱向谁开】《水调歌头 九日醉中》方岳·宋
【欲将怀抱向谁开】《山居寄友人》李弥逊·宋
【怀抱向谁开】《诗酒怀赵德庄》杨万里·宋
【老来怀抱向谁开】《晚兴》杨万里·宋
【拟将怀抱向谁开】《虞美人 代简督伯和借战国策》王千秋·宋
【怀抱向谁开】《谪居》王禹偁·宋
【当时怀抱向谁开】《赠张大夫》范纯仁·宋
【平生怀抱向谁开】《和刘公舒相访二首》范纯仁·宋
【半春怀抱向谁开】《画堂春 春思》王灼·宋
【感时怀抱向谁开】《和宋宰立春雨》虞俦·宋
【问君怀抱向谁开】《水调歌头 和赵景明知县韵》辛弃疾·宋
【怀抱向谁开】《遣兴》吴存·元
【怀抱向谁开】《四月十六寓玉环喜家童来住至》陈高·元
【不胜怀抱向谁开】《冬至和石翁》庄昶·明
【登临怀抱向谁开】《秋兴》梁绍震·明
【怀抱向谁开】《岁晏旅中寄故园诸子十二首 陈潜父》欧大任·明
【怀抱向谁开】《再赠三首用前韵》李东阳·明
【殷郎怀抱向谁开】《答近夫九日见寄》郑善夫·明
【一生怀抱向谁开】《乞归候旨集杜》王弘诲·明
【秋来怀抱向谁开】《秋日卧痾西音以诗枉讯次答》李流芳·明
【怀抱向谁开】《九日故城舟中》钱应晋·明
【茫茫怀抱向谁开】《留别活秀园叠前韵》刘绎·清
【怀抱向谁开】《对雪》李希圣·清
【毕生怀抱向谁开】《挽俞德渊联》林则徐·清
【百年怀抱向谁开】《寄秦按察滇中》胡思敬·清
【途穷怀抱向谁开】《九日偕虞裳登吹台》黎承忠·清
【此时怀抱向谁开】《临江仙》顾随·近现代
【独无怀抱向谁开】《夜抵威尼斯》吴世昌·近现代
【怀抱向谁开】《水调歌头》徐震堮·近现代末当代初
【问君怀抱向谁开】《问菊》陈庆和·当代
(类似词句)栏边半是苔
【半是苔边徒有感】《和圆机题草虫》晁说之·宋
上一篇:寤寐今犹怀赵子,眼看钱子又将行;同心良友匆匆去,不尽闲愁种种生 | 明·杨爵 送钱绪山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