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持三尺绢,写此春山碧。却忆山中人,远在龙池宅。
惆怅不同游,白芒风雨夕。
--- 清·彭孙遹 雨中过白芒村寄高山人俨

(类似词句)春阴生骤寒
【春阴生晓寒】《送昭武蔡倅》韩淲·宋
【寒食生春阴】《留题时思精舍和韵》张雨·元
【春阴生薄寒】《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孙承恩·明
【春阴庭馆昼生寒】《春日杂兴》彭泽·明
(类似词句)溪上无人迹
【媚香楼上无人迹】《菩萨鬘》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潭上无人迹】《菩萨蛮》杨玉衔·清末近现代初
【溪壑无人迹】《杂诗十首》张协·魏晋
【废溪无人迹】《晚冬废溪东寺怀李司直纵》皎然·唐
【绝无人迹过溪桥】《玉蝴蝶 雪》查慎行·清
【溪上无人月一痕】《小醉》吴可·宋
【溪上无人月一痕】《梅花集句》郭豫亨·元
【溪上无人渡】《晚思》逯昶·明
(类似词句)欲持三尺绢
【牵衣我欲持三尺】《旧剑》郑用锡·清
(类似词句)写此春山碧
【偶研丹碧写春山】《李思训妙笔》邓文原·元
(类似词句)却忆山中人
【不忆山中人】《寄韦子春》王季友·唐
【坐忆山中人】《寄刘方平》皇甫冉·唐
【莫忆山中人】《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皎然·唐
【还忆山中人姓胡】《题汪水云诗卷》胡斗南·宋
【忽忆山中人白头】《次韵和酬》释契嵩·宋
【回忆山中人】《游牛首山三十韵》周瑛·明
【独忆山中人】《清音楼又次苏东坡韵》朱学熙·明
【独忆山中人】《寄尹伯宏兼柬陈克杰四首》陈琏·明
【忽忆山中人】《雨霁寄陈隐君》谢肇浙·明
【偶忆山中人】《访音图为沈丹谷作》邓承宗·清
【山中故人去却】《解连环 拜陈西麓墓》张炎·宋
【却问山中人】《禅僧福公寄惠牧牛图答以问牛歌》张舜民·宋
【却恐山中云笑人】《笑云》梵琦·元末明初
【山中却聘更无人】《焦山》李葂·清
【却忆社中人】《山中寄郡城诸生》王称·明
【游人却忆旧山归】《塞上》谭用之·唐
【却忆山人讽已无】《重午》韩淲·宋
【却忆山人读书处】《寄陈文举四首》贝琼·元末明初
【令人却忆故山云】《送友还剑上》王称·明
【却忆山人就薜萝】《哀宫保九峰翁》林俊·明
【令人却忆山阴言】《三月三日挈叶氏甥女约刘伯远、通叔兄弟、侯疑始游万生园》严复·清末近现代初
【却忆山中时】《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王维·唐
【却忆山中静】《山下泉》皇甫曾·唐
【却忆山中小儿女】《夜泊陈店舟中写怀兼柬云林高士时张孟肤同舟》成廷圭·元
【出山却忆山中好】《送迮士霖归天台》贝琼·元末明初
【却忆山中客】《题叔明灵石草堂图》刘铉·明
【画中却忆山中夜】《题梧竹》林鸿·明
【却忆山中寻石羊】《蚤春苦雨邦相明府见过留饮斋中竟夕走笔放歌为今雨行并怀燕社诸子》胡应麟·明
(类似词句)惆怅不同游
【老人惆怅不同游】《送李秀才游嵩山》顾况·唐
【不须惆怅郢中游】《送沈亚之赴郢掾》徐凝·唐
【惆怅来游不是时】《题苦竹寺后亭》李之仪·宋
【惆怅今番不似旧时游】《江城子 绳圃兄旧居》吴龙岗·清
【惆怅王孙游不还】《王叔明山水卷》姚鼐·清
【惆怅人间事不同】《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寄西岩警上人》卢纶·唐
【惆怅来时径不同】《榜曲》朱庆馀·唐
【惆怅不同尘土别】《江南送左师》杜牧·唐
【惆怅东篱不同醉】《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见赠》白居易·唐
【惆怅不同时】《读杜工部集二首》贯休·唐
【惆怅不同时】《对酒忆献臣二首》刘敞·宋
【惆怅不同时】《次知府府判二丈韵三首》朱熹·宋
【同乡惆怅不同归】《送龚燧宪使致仕》杨士奇·明
【惆怅不同归】《送吴掾郎礼归无锡省亲》王绂·明
【惆怅同袍不同国】《寿同年黎侍御乾兆六十》边贡·明
【惆怅同心不同往】《送汤义仍授南太常》游朴·明
【不须惆怅不同时】《读穆敬甫所选明诗七言律有感盖时辈之作在焉又多猥及余云》王世贞·明
【惆怅不同攀】《灵鹫看红叶期沈无回不至同吴伯霖邹孟阳方回严印持闻子与小饮冷泉亭解后邵古庵江邦申分韵得山字》李流芳·明
【惆怅不同攀】《洪光寺怀陈更庵》邓钦文·明
【终年惆怅不同科】《灵芝》程滨·当代
上一篇: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 唐·白居易 疑梦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