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元稹 菊花

《能改斋漫录》:
李和文公作《咏菊望汉月》词,一时称美。云:“黄菊一丛临砌,颗颗露珠妆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栏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奠同桃李。”时,公镇澶渊。寄刘子仪书云:“澶渊营妓,有一二擅喉啭之技者,唯以‘此花开后电无花’为酒乡之资耳。”“不是花中唯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乃元微之诗,和文述之尔。《唐诗鉴赏辞典》: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丛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三、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阎昭典)(类似词句)秋丛绕舍似陶家
【秋丛绕舍似陶家】《菊花五首》史铸·宋
(类似词句)遍绕篱边日渐斜
【遍绕篱边日渐斜】《贻康兼善》释绍嵩·宋
(类似词句)不是花中偏爱菊
【不是先生偏爱菊】《恨菊》李贽·明
(类似词句)此花开尽更无花
【恨此花开后更无春】《木兰花慢 雨中荼》杨子咸·宋
【此花开后更无花】《菊花》史铸·宋
【此花开后更无花】《望汉月/忆汉月》李遵勖·宋
【此花开后更无花】《临江仙 腊梅》吴沄·清
【此花清绝更无伦】《赋潜庵墨梅》姜特立·宋
【此花之外更无诗】《梅花七律》张道洽·宋
【此花之外更无花】《谢少微兄惠牡丹》楼钥·宋
【叹此花飞后更无花】《满江红 杨花》陈策·宋
【此花除我更无邻】《一丛花 邻西一废园新种梅数十株,连日六禾来讯,余未有以应也偶出见花,喜报六禾》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此花开后无花了】《点绛唇 芍药》张炎·宋
【此花开尽】《玉蝴蝶 赋玉绣球花》张炎·宋
【百花开尽此花开】《郊园牡丹复花容往》李梦阳·明
上一篇:乌生八子今无七,猿叫三声月正孤;寂寞空堂天欲曙,拂帘双燕引新雏 | 唐·元稹 哭子十首(翰